在新加坡,「範文」到底該抄不該抄?

新加坡眼 發佈 2020-04-26T17:47:02+00:00

這個發現讓我大吃一驚,我本以為大多數的寶媽應該跟我一樣,是不贊成用「抄」的方式來走捷徑的。我竊以為學習寫作的方法,就應該象我們小時候一樣,通過一天一頁日記來練筆,來積累,來沉澱。雖然這種練習的方式很慢,短期之內仿佛看不到成效,偶爾也有不知道該寫什麼時草草敷衍幾句的時候,但慢慢慢慢

範文到底該抄不該抄?

本著對學校的信任(其實之前的確是我偷懶了),過去兩年多對娃兒在學校的華文課上到底學了啥基本沒怎麼關心過,想著咱新移民家庭好歹還是有那麼點老本可以吃吃的。直到這次居家學習,真是讓我對新加坡的華文教育大大開了一次眼界,也進而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HBL(居家學習)期間,跟新加坡大部分政府小學的小三學生一樣,朵童鞋的華文學習主要完成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上部分通過教育部的SLS網站,根據老師上傳的教學視頻完成一些課後辨字,詞組選擇一類的作業。這周前幾天的安排都沒啥大問題,一直到周四。

朵一個同班同學的媽媽來自馬來西亞,華文不是太好,一早她在Whatapp上問我,今天的華文作業什麼意思呀?我看了一下日程安排,才赫然發現老師線上和線下的安排都寫著範文抄寫,打開電腦一看,老師上傳了範文在SLS系統里,要求學生進行逐字抄寫。我看了一下這篇所謂「範文」:

這不就是一篇典型的日記嘛,不明白到底「模範」在哪裡,值得逐字去抄寫。於是順手發到朋友圈,想聽一聽圈友的意見。讓我吃驚的是,不少寶媽都贊成這種「抄範文」的方式,她們認為抄寫是能夠快速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之一。而且自古以來我們不就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讀詩也會吟的說法嘛!

這個發現讓我大吃一驚,我本以為大多數的寶媽應該跟我一樣,是不贊成用「抄」的方式來走捷徑的。我竊以為學習寫作的方法,就應該象我們小時候一樣,通過一天一頁日記來練筆,來積累,來沉澱。雖然這種練習的方式很慢,短期之內仿佛看不到成效,偶爾也有不知道該寫什麼時草草敷衍幾句的時候,但慢慢慢慢的,我們通過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雞毛蒜皮,學會了如何觀察人事體味生活,學會了用記敘來刻錄心情,用詩歌來紓解情緒,用評論來表達觀點。

童言之所以可貴,不僅僅是因為無忌,更是因為無邪。如果每一個孩子提到出門都只會「浩浩蕩蕩」,想到開心都只會「興高采烈」,考試的時候所有的作文標題下都是「範文」式的標準寫作,那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像版權屬於其合法擁有者,對引用圖像不擁有任何版權。)

從標準化範文抄寫,聯想到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標準化畫畫。記得朵很小的時候,曾經報過一個社區中心的畫畫班,第一天把作品帶回家,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孩子的筆觸,一問之下,果然是老師代筆,因為孩子們動作實在太慢了,老師擔心沒有作品帶回家,所以乾脆大筆一揮,三下五除二,要是今天畫西瓜,全班小朋友都抱著圓得一模一樣的西瓜開開心心回家…

我後來堅持給朵報了一個遠程的創意畫網課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阻止老師的手伸到朵的畫紙上來。在她的畫面里,天空可以是黃色的,蝸牛也可以騎著魔毯飛上天,不管她畫成什麼樣子,這就是她自己的思想,她的表達,她的作品。而兒童創意畫課程只接收9歲以下的學員,可見兒童擁有創造力和想像力是階段是極其有限的!我不要她畫得象,她成年以後,有一輩子的時間去觀賞去臨摹,而拿起畫筆就能肆意塗抹的階段,轉瞬即逝。

我當然知道,「抄範文」的確是最能快速提高寫作水平的,因為範文之所以成為範文,自然是經過驗證的好文章。但試想一下,如果孩子們一路「抄範文」抄習慣了,久而久之,他們還有能力組織自己的語言,擁有自己的思維,秉持自己的看法嗎?看看中國每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好的作文絕不僅僅只是華麗辭藻的堆砌,千篇一律的引述,它必須傳遞思想,觸發思考,引起共鳴。

我明白,在新加坡,因為華語不是主要的交流語言,而淪為了一門實用工具。很多孩子學習華語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很多家長也只關心老師的教學是否可以提高考卷上的分數。但真心的希望,我們的教育方向,不要走上短視的道路,因為,教育代表的,不僅是現在,更是未來。我們的母語要實現的,不僅是語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傳承。

(感謝公眾號雞娃成長日記 ID:gh_0083766c4432授權新加坡眼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