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縣】縣長帶你「雲上品茶」

科創太湖 發佈 2020-05-25T15:23:51+00:00

太湖縣地處大別山南麓,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安徽省優質綠茶產地,非常適宜茶葉生產發展。

怡情山水間,細味太湖茶。5月21日,為了慶祝首個「國際茶日」,當晚,太湖縣縣長朱小兵來到縣融媒體中心直播帶貨,推介太湖茶葉。

在直播現場,朱小兵走進現場直播間,為太湖茶直播代言帶貨。朱小兵做了茶產品的介紹,並與主持人共品共享制茶工藝,與黃梅戲演員對唱黃梅戲,開啟帶貨直播,現場免費派發茶葉,朱小兵還與粉絲們開展線上互動活動,引得大量網友紛紛下單購買。伴隨著茶葉製作、茶藝展示以及黃梅戲演唱等文藝表演,整個直播活動精彩而熱烈,網友們紛紛留言、點讚和轉發。

太湖縣地處大別山南麓,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安徽省優質綠茶產地,非常適宜茶葉生產發展。為充分發揮這地域資源優勢,縣委縣政府盡力做好茶產業這篇文章,將茶產業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按照「綠色、有機、生態」的要求,大力發展茶產業。截至2019年底,全縣茶園總面積達12萬畝,年產干茶3740噸,茶葉總產值達4.03億元。目前全縣涉茶鄉鎮11個,產業輻射帶動8萬人,其中涉茶貧困戶1.1萬戶、貧困人口32000人;有茶園貧困人口19000人,貧困人口每畝0.85畝茶園,茶園收入2550元/人;茶園務工貧困人口13000人,年平均務工60天,年務工收入6000元。茶產業為我縣「戶脫、村出列、縣摘帽」提供了產業支撐。( 劉 燦)

編後語:安慶古稱舒州,舒州太湖縣茶文化歷史悠久,「茶禪一味」思想源自太湖縣(宋代僧人克勤在太湖縣白雲山海會寺參學),「和敬清寂」茶道真諦也出自太湖縣(「和敬清寂」最早見於太湖縣海會寺白雲守端弟子劉元輔)。


宋代設立榷茶制度以來,全國有十三個收茶山場,舒州有太湖場和羅源場(今岳西縣溫泉鎮湯池畈),太湖場收茶量一度為全國居首。至明、清時代,太湖芽茶為貢茶。
近代以來,趙朴初有詩云:
「品遍錫蘭和宇治,清芬獨賞我天華。」、「閱世但當開口笑,舉杯相勸太湖茶」。錫蘭為今斯里蘭卡,宇治為日本茶鄉,朴老在詩中盛讚:太湖茶清芬甘香超出斯里蘭卡和日本的茶葉。
今天,茶產業做為脫貧主導產業,天華谷尖、二祖禪茶、天柱劍毫、天柱弦月、岳西翠蘭等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新時代,茶產業與文化旅遊產業、服務業等融合發展,成為了脫貧致富的「黃金葉」。

2020年5月21日是首個國際茶日,第7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5月21日設為「國際茶日」,大會決議表示:茶葉生產和加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家庭的主要生計來源,也是若干最不已開發國家數百萬貧困家庭的主要謀生手段。茶葉生產與加工有助於應對飢餓、減少極端貧困、增強婦女權能、可持續利用陸地生態系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