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戰爭之惑:清軍反敗為勝,為什麼還要與法國議和?

小院之觀 發佈 2020-05-25T21:32:54+00:00

戰事分兩個階段,持續了15個月左右,最後的結果是清軍在取得鎮南關到諒山戰役勝利後卻停止了攻勢,兩國最後達成《中法新約》,清政府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越南這個藩屬國。

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

戰事分兩個階段,持續了15個月左右,最後的結果是清軍在取得鎮南關到諒山戰役勝利後卻停止了攻勢,兩國最後達成《中法新約》,清政府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越南這個藩屬國。

脫開時代背景光看結果,很容易得出中法之戰「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這樣的結論。

不過,歷史是有局限性的,勝勢之下清軍為何不繼續進兵;法國茹費理內閣已垮台,為何還要和談。這些都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才能更清楚。



法國的行動和越南態度

中法之戰是在1883年,越南和法國卻早在17世紀末就產生了聯繫,阮福映向法國求援對抗西山朝起,越南的禍根就已種下。阮朝投入法國的懷抱,並開始擺脫中國的行動,法國也開始染指越南,以進行它的東南亞布局。

1874年,法國和越南簽訂《甲戌和約》,也就是《第二次西貢條約》,越南就承認了法國對南圻的占領。而且關鍵的是,越南和法國是撇開清政府簽訂的條約,越南的態度就很值得玩味了。

越南對大清這個宗主國是什麼態度呢?

簡單來說,就是朝三暮四,既不想做大清的宗藩國,又想要大清的保護。

越南無視清朝這個宗主國,未及時通報就擅自和法國簽約,等於是默認接受了法國保護,法國占領越南就有了依據。

條約簽訂後,越南覺得吃了虧,又要求清朝干預,朝廷中不少人覺得越南太不地道,越南已簽約,中國很難代它再反悔,李鴻章說「當日越王既未請示,此時中國實難代為反悔,似只有聽越之自為而已」。郭嵩燾也認為「安南目前救急之法,當由安南發之,非中國所能計議。」



開戰前的爭論

在開戰前,朝廷就是戰是和就展開了長期爭論,兵者國之重器,打仗不是嘴上一說,牽涉到無數方方面面,不能不慎重。

爭論有兩派,主和派和主戰派。

主和派自然主張不保越南,除了越南的態度,還有越南的實力。

當時的越南,處於阮氏王朝的末期統治之下,政治腐敗,軍事廢弛,已經達到不堪一擊的地步。清朝要保護越南,越南本身是指望不上的,得完全靠清朝自己,而越南遠在西南邊陲之外,以當時清朝的軍事制度,即使能與法軍一戰,一旦戰事陷入相持,依靠馱馬的後勤保障也難以支持。

中國本身也是實力有限,法強中弱也是人所共識,洋務運動在軍事上還沒有收穫成果,能否和法軍碰一碰誰也心裡沒底。

就算不計前嫌,要扶起越南這個阿斗,投入的資源必然巨大,一旦保越失敗,巨額投入打水漂不說,天朝威望又將受損,更加得不償失。

雲南布政使唐炯說:耗三省之力而為越南守土,在彼無 絲毫之益,在我有邱山之損。基本上能代表主和派的觀點。



有不保越南的說法,也有要保越南的說法,持這個看法的大臣們也有自己的理由。

他們從中國傳統的宗藩關係出發,認為藩屬國對中國意義重大,保藩才能固邊,如果不保護藩屬國,則腹地也要受到威脅。如果越南被法國控制,會成為法國的跳板,進而圖謀西南數省。

從大局來看,如果不救越南,等於向列強示弱,進而引起其他列強圖謀中國之心,如沙俄、日本,連葡萄牙也占據了澳門,放棄越南等於鼓勵他們進一步包圍中國。

所以中國不能坐視不救,不救越南,後患無窮。

也就是,「後患將無窮期,且環伺而起者不止一法國,相逼而處者不止一越南,此不特邊疆之患,抑亦大局之憂也」。

看上去,兩方面的說法都有道理。辯論之下,朝廷最終選擇保越,維護古老的宗藩關係,盡宗主國的義務。



鎮南關戰役後法國的態度

中法之戰的進程基本驗證了棄越派的觀點,清軍入越聯合黑旗軍作戰卻一路潰敗,水陸兩路都無法抵擋法軍,戰火延伸到了中國東南沿海。法軍威脅中越邊境,沒曾想卻在鎮南關折戟,清軍乘勝反推,收復了諒山,扭轉了開戰以來的頹勢。

鎮南關到諒山之敗給法國造成很大震動,法國茹費理內閣垮台,許多人認為這是這場戰役的功勞。

中越邊境的失敗對茹費理內閣確實有很大影響,但要追究根源,還不是根本原因,茹費理的下台是法國政治鬥爭的結果。

茹費理內閣是個長命的內閣,它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歷任總理中任期第二長的總理。茹費理本人在法國政壇上是個樹敵頗多的人物,克雷蒙梭、杜懷爾等都是他的反對派,經常在議會裡對其發難,中國戰場的失敗就為他的反對派提供了攻擊的口實。

茹費理內閣為了應對責難,制定了增兵、增加軍費等措施,準備通過軍事上的勝利挽回政治上的被動。



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有意思了,反對派堅決要求先進行投票表決再討論茹費理內閣的提議,投票結果是306票對149票,茹費理內閣被迫辭職。

內閣倒台了,議會開始談正事了,3月30日下午茹費理宣布辭職,3月31日議會同意增加軍費五千萬法郎,一星期後新內閣成立,又再次增加一億五千萬法郎。

也就是說,法國政府把戰爭打下去的目標並沒有變,戰場上的失敗只是為了把茹費理趕下台,「諒山的災難只不過是被政治家們利用的一個方便的藉口 , 他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方法以結束長命的茹費理內閣」。

當時代表中國進行秘密談判接觸的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看得很清楚:

我猜想無論是茹費理當權,或者另外一幫——即使是和平黨也罷——執政 , 都將決定從事於大規模的戰爭,和野心更大的計劃。

這就是法國的態度——鎮南關到諒山的失敗尚不足以讓法國打退堂鼓。增兵、撥款,要在戰場上擊敗清軍,否則投入這麼大的本錢就都打了水漂,落得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是法國無法接受的。

因此,除非清軍能勢如破竹,再打出幾場讓法軍損失慘重的戰役,把法國徹底打服,否則戰事還將膠著下去。

話說回來,即使清軍突然變身為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能不能打下去,還要看看別人的臉色,那就是列強的態度。



列強的態度

中法戰爭不止牽連到中、法、越三國,也牽涉到西方列強在遠東的利益,其中的代表是英國。

英國是最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在中國攫取利益最多的國家,它始終以霸主自居,中法戰爭這麼大的事,英國是絕不可能置身事外的。

中國勝利是英國不願意見到的,之前中俄伊犁事件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已被激發,如果再擊敗法國,必將持續高漲,威脅到英國在中國的既得利益。

同樣,法國的勝利也會排擠英國在暹羅和緬甸的利益,影響英國的出口貿易。同時法國還和英國在蘇伊士運河上有利益衝突,如果法國獲勝得到壯大,也會對英法蘇伊士運河問題產生影響。

權衡利弊之下,英國在這場戰爭里採取的對策是:一是儘量避免戰爭擴大而影響到英國的利益;二是儘量讓戰爭時間延長以消耗中法的實力;三是要保證戰爭結果無論是哪一方獲勝,都不能出現大勝和大敗的局面,以防止另一方坐大。

基於這樣的策略,英國為法國提供了不少幫助。比如:為法國提供港口;為法軍傳遞密碼電報;暗中為法國提供燃煤等物資;法國戰事吃緊時偏袒法國。

同時,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英國也對法國做了諸多限制,如:限制法軍的作戰範圍,避免戰爭擴大;反對法國把中國運往廣東以北的大米列入戰時禁運品的清單;製造一些小摩擦,如搜查法國船隻等來提醒英國的存在等。

英國如此,德、美等其他列強也差不多,它們都戴著「中立國」的帽子為自己的利益在盤算。

因此,清軍雖然反攻諒山,但如果要再繼續深入,甚至想把法軍趕回老家,收復越南全境,那也必然引發其他列強幹涉,因為這不符合它們的利益。

列強們會拉偏架,會出兵威懾,必要時也會使用武力手段,他們的目的還是在於保護自己的利益,但另一個強鄰卻是真會要你命的——日本。



日本的威脅

除了西方列強,還有近在咫尺的威脅,那就是日本。

當時的日本在亞洲還稱不上老大,對日本來說,明治維新接近完成,國力日漸強盛,上下蠢蠢欲動,迫切想挑戰一下老牌封建主義大哥大清帝國的東亞老大地位。

並且,日本真的動手了。

地方不是在越南,而是中國另一個藩屬國——朝鮮。

1884年12月4日,朝鮮發生甲申政變,開化黨在日本公使和的支持下刺殺守舊派大臣發動政變,成立新政府,宣布斷絕與清朝的宗藩關係。

甲申政變最後被袁世凱強力鎮壓,但日本也藉口公使受到攻擊,使館被焚燒等理由與朝鮮和中國各簽訂條約,撈到了一些好處,並成為十年後甲午戰爭爆發的禍根。

甲申政變後,日本通過《天津會議專條》,實際上確立了在朝鮮半島與清朝對等的地位,中日在朝鮮已成均勢。假使這時在越南和法國僵持下去,戰事遲遲不能結束的話,既影響洋務運動的進展,又牽制清朝軍事力量,萬一日本在朝鮮突然發難,清朝將左右為難。

中日必有一戰,這是當時許多人的共識,從防備日本的角度考慮,中法戰爭結束需要儘早結束,如果法國受挫,轉而聯合日本或沙俄,南北同時發難,是清政府不能承受之重。

有了以上種種,即使在陸地取得了勝利,和談也始終在考慮和接觸之中,那麼主和派的表現如何呢?



李鴻章的考量

李鴻章是主和的代表人物,分析李鴻章從始至終的考量,就能了解主和派的意圖和決策。

早在1882年,李鴻章就提出越南太弱,無法保全,建議終止和越南的宗藩關係。當然,朝廷還是決定保越,主和建議被否定。

雖然朝廷一度主戰,李鴻章卻以主和為主,對於不喜李鴻章的人來說,無論生前身後,這都是被作為他妥協投降的一個實錘。

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在晚清政壇叱吒風雲,要是沒點能力,早就被政敵拉下馬,那麼李鴻章為何在中法戰爭中表現得這麼慫呢?

需要說明的是,李鴻章主和不假,卻也不是沒有為戰事出力。在戰事已開後,李鴻章也積極參與籌劃,替台灣的劉銘傳籌兵措餉,授潘鼎新以作戰方案等。主和歸主和,李鴻章為戰事的贊畫也不應被有意省略。

李鴻章的考量,實際代表著洋務派的考量,也就是「外須和戎,內須變法」,這是二鴉之後洋務派的決策。

中法戰爭之前,除了從來主戰的清流派,洋務派中一部分成員也成為了主戰派,如張之洞、彭玉麟、劉銘傳等。他們主戰的主要理由在上文已經有過交待,而李鴻章主和的理由,除了上面提過的內容,還有他對於局勢的認識。

如果要說晚清誰最懂洋務,那還是李鴻章,這點上「鬼子六」恭親王奕訢也比不上。李鴻章長期經辦洋務,在外交過程中對「和戎」和「變法」有深切體會。



李鴻章的考量主要有三點。

一是戰爭爆發的時間段。

19世紀80年代中期,洋務運動正在關鍵階段,北洋水師未成,海防炮台未固,興建的軍用和民用工廠還沒到收穫時節。在這個時間點用兵,洋務運動在環境和資金上都會受到影響,影響它的發展。

二是清軍實力不足以擊敗法軍。

法強中弱,這是人所共識,就算主戰的張之洞、左宗棠也承認這點。

李鴻章對此有過具體分析,他認為法軍共計一萬數千人,清朝在越南戰爭能派出的軍隊有三萬多人,人數似乎能夠匹敵。但法國的海軍可以碾壓清朝水師,水陸可以呼應,清軍無論在海岸還是水面都無力抗衡法國艦隊,制海權對清軍來說是不存在的。

裝備上,滇軍和桂軍的槍枝和法國的後膛槍相差甚遠,訓練也不足,大炮差得更多,兵員素質又不如法軍,很難依靠他們去取勝。

因此,李鴻章認為中國軍隊在陸地或許可以憑指揮、勇氣和人數抵擋住法軍的攻勢,但在海陸立體攻勢下無法抵擋,更無法抵擋法國艦隊的碾壓。

三也是險惡的國際形勢。

這點在上文已有說明。越南固然又想脫離宗主國清朝,又想要清朝的保護,事實上朝鮮有這樣想法的人也不少。

古老的宗藩制度走到這時候已經不合時宜,難以維繫,如同雞肋,棄之又可惜。如果一定要棄,那也是選擇棄越南而保朝鮮,李鴻章警惕於日本在朝鮮的活躍,相比越南,朝鮮的戰略地位對中國更加要緊,日本的威脅也遠大於法國,因此他主張「棄越固韓,緩法抗日」。

基於以上考量,李鴻章主堅持「慎戰」,以主和為主,到清軍在邊境上取勝以後,他也主張「乘勝即收」。



「乘勝即收」是否合理

清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反攻到諒山後,海路的孤拔同時也率艦隊攻占了澎湖,威脅台灣。這時候,朝廷就面臨著選擇,是在陸地跟法軍死磕到底,代價是台灣可能被占領;還是停戰議和,換取法軍撤出澎湖。

這個天平的兩邊重量其實並不相等。清軍可以繼續進攻,但無法保證能擊敗決意增兵的法國陸軍,而在法國艦隊圍攻下,台灣的失陷卻是大機率事件。

況且,還要考慮到列強幹涉的可能性,日本在朝鮮的動作以及還要投入多少財力、資源才能結束這場戰爭的問題。

「乘勝即收」可以爭取談判的最大利益,清軍取得的勝利可以成為談判桌上的砝碼,這個時間段也就成了和談最好的時機。

從條約的簽訂來看,《中法新約》固然還談不上一個平等條約,但相比之前的條約,損失小了許多。在談判過程中,法國提出的索賠要求被駁回,台灣和澎湖也如願收回,在外交上也不算是一次大的失敗,能有如此底氣,也是拜陸路取勝所賜。



清軍在鎮南關到諒山戰役中的取勝換來士氣大振。但具體到戰果,法軍損失的只是少量部隊,並未受到毀滅性打擊,在越法軍仍有戰力,且法國政府已決定增兵增餉。另外在海上,隨著澎湖被占,台灣已孤立無援,險象環生。

法軍陸路失利,海路取勝;清軍陸路取勝,海路失利。對雙方來說,其實不存在絕對的不敗與不勝,清軍的「不敗」和法軍的「不勝」其實並不準確。

因此,乘勝即收可以說是委曲求全,但如果說「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則失之偏頗。

基於多種考量,只有舍越保台,才能最大限度保全自身。因此在法國舊內閣下台、局勢尚未穩定之時選擇和談,「乘勝議和」成為不失明智的選擇。



綜上所述,主戰未必利國、主和未必害國,形勢不容浪戰時,適當的妥協能換來更大的利益。

當然,寫下此文,並不是說主和就無比正確。過分小心謹慎的主和也束縛了自己,如馬尾海戰福建水師的全滅,就因害怕觸怒法國艦隊而不敢起錨脫離以保全艦隊,派系之爭也是主和的一個原因,這些都是消極的方面。

光看中法戰爭結果,很容易得出「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結論。但結論要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里去看,宗藩制度已經行將入土,中國無法永遠當宗主國,也沒有力量在近代始終保護越南。

後人也不必對此義憤填膺,真要繼續打下去,誰勝誰負實在不好說,中國的損失反而可能會更大。「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這句話是脫離歷史局限性看問題,一意主戰而不顧其他是為不智。

所以答案其實很簡單,把你放到當時的清朝,是選擇保全固有領土台灣萬無一失,還是冒著失去台灣的風險保護宗藩國越南?

最後以清政府在條約簽訂前電諭前線官兵休戰的電文結尾:

現在桂甫復諒、法即據澎,馮、王署不乘勝即收,不惟全局敗壞,且孤軍深入,戰事益無把握...越地終非我有,而全台隸我版圖,援斷餉絕,一失難復,彼時和戰兩難,更將何以為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