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vivo印度之旅:活下去和新戰役

蠶豆數碼 發佈 2020-01-13T07:48:43+00:00

在印度市場度過了第一個五年的vivo,在全球化上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more local more global」,即「只有本土化做得越好,全球化才能做得越好。」

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達到飽和,失去騰挪的空間,這是肉眼可見的事實。此外,我國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基本被分割完畢,以「華米OV」為代表的國產頭部廠商已牢牢占據著國內市場份額前四的位置,剩下的故事只是跑馬圈地。

於是,全球化成為了風潮。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全球化道路也要一個市場一個市場的深耕。在中國手機品牌向海外進軍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它們大都把目光率先投向了印度。如今,國產手機廠商已成功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IDC數據顯示,2019年Q3,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中國品牌霸占了四席,這其中包括小米、vivo、OPPO和realme,這四大國產品牌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總份額已達68%。

中國各大手機廠商紛紛出擊全球市場並不難理解,但為何都將重注壓在了比鄰的印度?

印度契機

人口基礎決定智慧型手機的潛在需求,經濟結構和經濟所處階段決定潛在需求的釋放程度。

印度市場的重要性和戰略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據悉,印度有13.7億人口,且58%的人口低於30歲,印度GDP連續多年以6%到7%的增速健康發展,人口和經濟都表明,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新增需求很大。

與此同時,2012年的印度市場,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在整個市場的占比僅12%,經過長達6年時間的增長,如今的智能機的出貨量已經幾乎與功能機持平。顯然,未來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替換需求很大。

目前,印度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423億部,同比增長14.5%。正是如此龐大的市場,使得印度以一國之軀撐起了中國四大智慧型手機品牌。

除了眾多的人口紅利和龐大的消費市場,vivo選擇印度作為開闢全球化市場的第一步,更在於該市場具有很高的挑戰性。眾所周知,印度相比中國市場,其在民族、宗教、風俗等本土化問題上都更為複雜,這就要求中國廠商對本土化理解和應變能力要更強。

因此,以vivo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廠商通過在印度市場練兵後,有利於積累經驗殺入其他海外市場,加強其在全球各大地區搶占市場份額的能力。

回過頭看,vivo從2014年登陸印度市場,隨後以此為據點布局東南亞,用了五年時間,vivo能敲開印度市場的大門,並發展成出貨量第三的品牌,在整個過程中可謂是經歷了重重考驗。

如今,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前五名所占市場份額已經突破了87%,顯而易見,該市場的競爭已發展到了貼身肉搏的階段,對於vivo而言未來的挑戰只會更大,因此,制定一條明確的戰略方向尤為重要。

近日,vivo提出了未來5年全球化發展方向:More Local More Global。

本土化戰略

一個企業進入異地市場的經歷,可以看作是兩種文化相互衝擊的過程。從vivo角度來看,其進入印度市場,一定會面臨自然環境、生活習慣、文化習俗與意識形態等壁壘。因此,實行本土化戰略是vivo入鄉隨俗的必經之路,也是加速全球化的不二法門。

本土化團隊

vivo印度CEO陳志涌對本土化的理解有兩個方面:一是中國人在印度要做到本土化,地理環境和生存習慣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文化習俗與意識形態。在陳志涌看來,在印度的中國人首先要尊重、理解和接受這個國家的差異。

此外,vivo在印度的中國員工在思維上面要跟當地人一樣去思考,通過自我改變去適應本土市場。比如在渠道模式上,vivo因地制宜地把國內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到零售商的模式,改變成印度的一級代理商到零售商的MD模式。

二是團隊的本土化。在印度,vivo十分重視本土化人才的培養,目前vivo在印度的員工95%以上都是當地人,不僅擁有一支包括製造、導購等專業人員的本土化團隊,越來越多的印度員工也進入到了高管團隊參與決策。

對於vivo而言,本土化團隊是其在印度市場發展壯大的基石。因vivo本土化團隊不僅能將企業文化和當地文化更好的融合,也更容易理解當地用戶的需求。同時,因當地員工深諳印度手機市場經營的獨特之處,還能快速應對印度市場的變化。

貼合的產品

從中國到印度去發展的過程,並不是把國內的產品簡單的「複製」到印度,想要征服印度當地的消費者,在產品方面就要真正貼近當地用戶需求。據悉,vivo投放到印度市場的產品,都是基於當地風俗文化、生活習慣和喜好進行的調整、設計。

比如,印度消費者偏愛金色、喜歡唱歌跳舞、語言種類較多,尤其是注重自拍功能,他們喜歡在Facebook和Insgram等社交平台上曬照片,因此希望拍出來的照片能更白更亮,為此,vivo的影像工程師會根據這些需求開發出最優的美顏算法。

V系列是vivo在印度市場推出的首個本土化產品,因十分注重本土化設計,V系列很快獲得了當地消費者的喜愛。公開數據顯示,V系列連續幾年的增長都達到了40%到50%,並成為2K-3K價位段的銷量冠軍。

可見,深入洞察消費者需求,並通過創新技術進行有效結合,適用於全球任何市場。

除了本分做手機,vivo還是印度唯一一家由自己公司把控售後服務中心的品牌,相比其他廠商,vivo帶給當地的售後服務更為優質,不僅能提升用戶對vivo產品和品牌的滿意度、忠誠度和美譽度,長遠來看,vivo優質的售後服務還會成為其未來的增長點。

Made in India

在印度設立工廠進行本土化生產,也是vivo在全球化布局裡非常重要的環節。

早在2015年,vivo就在印度大諾伊達地區開始生產智慧型手機,實現了在當地生產製造和銷售,以滿足vivo印度市場的需求。目前,vivo在印度的工廠月產能已經達到300萬台,印度工廠的員工也已達到上萬名。

近幾年,印度為鼓勵國內產業生產的本地化,將整機的進口關稅提升至20%,此舉大大提升了國外品牌智慧型手機出口到印度的成本。如今看來,vivo當年在印度進行本土化生產極具前瞻性。

此外,為了進一步踐行印度現任領導人提出的「印度製造」工業強國計劃,2018年vivo在印度購買了169英畝的土地,計劃建造其第二座工廠。據悉,該項計劃總投資額超過了39.3億元,屆時,vivo在印度的製造基地將會與中國的兩座工廠一樣大。

整體來看,vivo在印度進行本土化生產,不僅避開了關稅壁壘,還能對用戶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為渠道、營銷等環節的本土化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印度作為vivo布局東南亞的中心點,該市場地理位置優異,是聯通東方與西方的必經之路,vivo在印度擴大生產規模,有利於vivo更好地服務印度周邊國家,加速全球擴張。

占領制高點

另外,vivo進入印度市場後,做的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拉起品牌建設的大旗。

據陳志涌介紹,印度永遠都離不開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板球,一個是寶萊塢。對於一個剛進入印度市場的新品牌而言,vivo要想跟消費者快速地建立聯繫與溝通,就要占領這兩個制高點。

與大多數成功的企業家一樣,陳志涌在廣告方面敢於下重注。

2015年底,vivo拿到了印度板球聯盟IPL的冠名權。憑藉IPL在印度的超高人氣,vivo在迅速提升了合作夥伴和消費者的信心。2017年,vivo和印度板球超級聯賽再次達成了5年的贊助續約協議,而此次vivo的續約金額高達3.3億美元。

另一方面,vivo還找來《三傻大鬧寶萊塢》和《摔跤吧爸爸》的主演,寶萊塢國寶級的明星阿米爾·漢擔當品牌宣傳大使,具有極高的號召力和信賴度的阿米爾·漢,能夠給印度消費者提供信用背書。

除此之外,為了在印度市場迅速建立起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價值,vivo甚至冠名了一座地鐵站,這座地鐵站也成了vivo和當地人建立情感聯繫的「橋樑」。從深層次看,vivo品牌能被印度消費者感知,還在於vivo「本分」價值觀的「變現」。

加大文化、價值觀等軟實力投入,是品牌全球化成功的關鍵。很多企業不缺技術,如何讓當地消費者感知你的產品很重要。在筆者看來,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vivo能從一個不起眼的外來品牌一躍成為前三的品牌,是因消費者相信它所帶來的價值遠比同類產品多。

結語:more local more global

毫無疑問,本土化是vivo實施的很正確的戰略。它向vivo印度的消費者、合作夥伴發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vivo不止是對賺錢感興趣,而且還想成為當地社會、當地生活的一分子。

眼界決定世界,思路決定出路。

在印度市場度過了第一個五年的vivo,在全球化上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more local more global」,即「只有本土化做得越好,全球化才能做得越好。」此次全新戰略意味著,vivo將從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上同時著手,將重心放在聚焦和深耕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