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轉型謀略,艱巨任務下的無畏蛻變

techsugar 發佈 2020-01-16T11:10:14+00:00

對於英特爾這家2018年營收破700億美元的半導體巨頭來說,這一次轉型需要非常大的決心和執行力,且比1985年那一次要艱難得多,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英特爾年銷售收入還未破一億美元。

轉型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隨意的事,需要打破本身固有慣性,強加一個外力,其所需力的大小與本身體量大小成正比。對於英特爾這家2018年營收破700億美元的半導體巨頭來說,這一次轉型需要非常大的決心和執行力,且比1985年那一次要艱難得多,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英特爾年銷售收入還未破一億美元。

「偏執狂」是第一次轉型,時任英特爾CEO安迪·格魯夫的稱號,如今僅僅靠「偏執」已經不夠了,畢竟時代變了。英特爾第二輪戰略轉型從2016年左右開始,如今轉型過半,從營收來看,2018年的708億美元收入中,傳統PC與新興的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占比幾乎達到1:1。。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上,英特爾為什麼要大動干戈讓這座700億美元的巨輪改變方向呢?


兩次轉型謀變

1970年,英特爾向世人宣布生產出了DRAM晶片——1103,這不僅吹響了半導體存儲器對磁芯存儲器挑戰的號角,更是開啟了一個存儲帝國時代。在存儲器市場,英特爾獨步武林,1971年公司銷售額達900萬美元,1973年就達到了6600萬美元,成為了存儲器最有實力的霸主,市占率近乎100%。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存儲晶片格局開始發生變化,日本公司在國家大力支持下,狠砸大量資金和人力,誓要在半導體業出人頭地。不僅如此,日本公司大打價格戰,一度蠶食英特爾以及一眾美國公司的市場。

進入80年代,英特爾在存儲器市場的市占率已低於20%,並繼續下滑。1984到1985年間,英特爾裁員7200人,存儲器銷售額只占公司20%,但卻獨享了公司80%以上的研究開發費用,大部分利潤都來自微處理器業務,轉型勢在必行。


1985年10月,英特爾正式對外宣布退出動態RAM存儲器市場,專心發展微處理器業務。此後至1986年,英特爾在格魯夫的統一調度下,開展艱巨的轉型工作,一方面關閉和處理掉生產動態RAM相關的7座工廠,一方面集中火力生產開發微處理器。轉型伴隨著「疼痛」,1986年英特爾嚴重虧損,虧損額高達1.73億美元,股票不斷下跌。直到出現了80386這款明星產品,力挽狂瀾,一舉奠定在微處理器市場的地位。

到20世紀90年代,英特爾在微處理器市場市占率已超過80%,1992年,英特爾的銷售額達58億美元,利潤首次突破1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企業。第一次轉型,英特爾打了一場漂亮翻身仗,找到了屬於自己方向的航線。

在2016年,這家半導體巨頭又謀劃新的戰略轉型,英特爾旋轉輪舵,將航線改道,瞄準了更為誘人的以數據為中心的市場。

「無論是對英特爾來說還是對於整個行業來說,產業變革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入一個轉折點,現在就是這樣一個激動人心的時間點。」 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數據平台事業部總經理孫納頤(Navin Shenoy)在一次媒體採訪中表達過英特爾對更廣闊世界的渴望。


這裡的廣闊指的是「3000億美元」的總體潛在市場,其中囊括PC及周邊、移動通訊、數據中心、非易失性存儲、物聯網和FPGA,目前英特爾整體只有25%的市占率,剩下75%都有待開拓。

如今戰略轉型已完成上半場,不論是2018年全年營收還是最新的2019年Q3財報,傳統PC與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持平,而五年前英特爾有70%的收入是來源於PC業務,30%是以數據為中心。其中今年Q3的營收中,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達到95億美金。

所謂以數據為中心,並不是放棄晶片設計製造,而是英特爾認為未來世界是基於數據的,計算將無處不在且多樣化。其次,英特爾還需要在滲透產業鏈更多環境,讓用戶更好的去處理、存儲、傳輸數據。

「許多公司的轉型在一開始就失敗了,因為定位就很困難,充滿挑戰,我們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階段。」 孫納頤這句話算是英特爾轉型上半場的勝利宣言:「未來五年,英特爾70%的營收將來自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30%來自PC業務。」

顯然轉型還在持續進行中。


轉型過半,英特爾的成績與雄心

轉型需要非常堅定的信念和決心,近四年來,英特爾從組織架構、產品路線圖和市場策略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調整,例如,設立新設備和物聯網部門,並在隨後將其分別升級為事業群,提高在公司內部的地位。

與公司歷史上第一次轉型不一樣的是,英特爾並沒有出現虧損,經過長年累月的技術積累,英特爾的技術和生態護城河深不見底,其「六大技術支柱」——製程和封裝、架構、內存和存儲、互連、安全、軟體——穩穩地駕馭了這座在數據世界遨遊的巨輪。


具體來說,除了CPU之外,英特爾還涉足GPU、FPGA、存儲、軟體等,形成了最寬泛、最龐大的產品組合。英特爾的產品組合不局限於處理器,而是延展到存儲和網絡、軟體等更加廣泛的領域,這為英特爾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英特爾將重心從PC轉移到人工智慧、無人駕駛、5G、物聯網等數據暴增的領域,並大手筆收購FPGA廠商Altera、Mobileye等加速轉型。瞄準的客戶也從PC、伺服器廠商,擴大到所有數據處理需求旺盛的企業。

在不斷增長的數據中心業務中,英特爾重點關注三大趨勢:AI發展、5G技術應用、雲計算和邊緣計算方面的應用。

雲計算是英特爾最重要的增長動力。孫納頤此前說過,雲計算廠商之間的競爭不是零和遊戲。英特爾以定製化策略,幫助不同的雲計算廠商打造差異化的雲服務。

產品層面,英特爾為雲計算廠商提供標準化產品、調優產品、半定製產品及定製化ASIC晶片。例如,英特爾與AWS合作長達10多年的時間,為AWS提供高性能的CPU以及定製化產品。AWS EC2雲計算實例即基於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打造。

生態方面,Intel Cloud Insider Program在全球範圍內有數千家合作夥伴。英特爾工程師團隊與合作夥伴並肩作戰,幫助他們解決產品配置、解決方案搭建等等軟硬體層面的問題。通過這種緊密合作,英特爾與生態夥伴一起成長,合力共拓雲計算市場。

人工智慧部分,英特爾和合作夥伴橫跨整個人工智慧生命周期,以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滿足需求,將人工智慧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該部分的硬體方面,英特爾至強處理器作為通用型的處理器,是人工智慧的基石。英特爾不斷提升人工智慧訓練和推理性能。自2014年以來,至強處理器的性能提升超過200倍。面向未來,英特爾還將在下一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產品Cooper Lake以及Ice Lake中持續優化性能,通過整合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以及英特爾®DL Boost,更好支持AI工作負載。在最新的CES 2020上,英特爾宣布,2020年上半年推出的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代號Cooper Lake),將包含面向內置人工智慧訓練加速的全新英特爾DL Boost擴展指令集,與之前的產品系列相比,其訓練性能提升高達60%。


此外,戰略軟體部分,針對不同的硬體,英特爾優化軟體堆棧,為開發人員提供一致的使用體驗。英特爾支持MKL-DNN,nGraph編譯器等常見的框架和工具。生態方面,更是在醫療、金融、零售、交通、農業等行業得以充分應用。

網絡方面,在過去數十年中,英特爾圍繞網絡功能虛擬化、邊緣計算、5G、數據中心和雲不斷推進網絡轉型。

從核心到邊緣,英特爾提供了敏捷靈活的網絡構建解決方案,這其中包括處理器產品,即: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至強D系列處理器,凌動處理器等等。此外,英特爾固態盤、FPGA、乙太網控制器、3DXPoint、QuickAssist、快速同步視頻以及全新矽光光學收發器,支持從無線塔到基站、距離長達10公里的高速100Gbps帶寬,支持跨數據中心,核心網絡和邊緣的轉型。

此外,英特爾的矽光創新技術,將雷射集成到矽片中的獨特能力打破了連接和網絡性能的瓶頸,最終實現最低成本和每比特功率以及最高帶寬。同時,英特爾Cascade Glacier的創新SmartNIC產品系列,進一步豐富網絡連接產品。

憑藉網絡和雲領域、端到端 5G 戰略和生態系統方面的大量投資,以及基於標準的開放的英特爾架構,英特爾將在推動企業網絡轉型方面取得成功。

過硬的技術護城河,更離不開另一個致勝法典,也是戰略轉型下半場中,英特爾的不敗秘籍。


下半程的致勝秘籍

不管英特爾怎麼去表達自己的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已經能與傳統PC平起平坐,背後總逃不開最關鍵的部分,那就是客戶。關係到技術價值的真正落地,就像當初英特爾第一次轉型時所推出的明星產品80386晶片一樣,康柏公司就是英特爾夢寐以求的客戶,成了轉型路上的「貴人」,康柏的大力支持,讓這款80386迅速占有更多市場。現在看,英特爾的這一次轉型,仍然離不開「貴人」客戶,這也是下半程的關鍵所在。

不難發現,英特爾已經為下半程開了一個好頭。

剛過去沒多久的CES 2020上,英特爾展示了許多應用案例和合作項目,比如,英特爾與美國紅十字會及其「缺失地圖」項目(Missing Maps project)的合作,利用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上集成的人工智慧加速技術,英特爾正在協助美國紅十字會及其「缺失地圖」項目,為偏遠地區繪製高精度的路橋地圖,當災難發生時,能為應急響應提供幫助。

比如,英特爾和Netflix的合作,推動開源高性能編碼器(SVT-AV1)的開發,並在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上進行了優化,顯著地提升了質量和性能以實現商業部署。

比如,3D「運動員追蹤」(3DAT)是業內首創的計算機視覺解決方案,它利用人工智慧提供接近實時的數據洞察和可視化,可大幅提升觀賽體驗。其使用英特爾DL Boost優化並由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驅動的算法,從生物力學機制的角度對運動員動作進行分析。該技術將應用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100米及其它短跑項目的視頻回放中。

比如,英特爾 True View技術能夠合成出體育場館的全部空間,提供全方位無死角視野,讓球迷可以選擇從任何有利位置和運動員視角,以流式傳輸的方式在其設備上觀賽。英特爾和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NFL)以克利夫蘭布朗隊與亞利桑那紅雀隊的比賽為例,展示了「體三維」視頻的衝擊力。僅在一場NFL比賽的第一節,所產生的數據就超過了3TB/分鐘,這種指數級的數據增長,需要超強的計算力才能實現。

以上僅僅是一場CES中所展示的合作案例,在2019年里,英特爾與客戶之間的聯動早已深入人心,將英特爾技術一一落地,賦予現實價值。

這也解釋了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此前在公開場合所說的那句簡短的話:「有需求就會有創新。」英特爾的創新並不是閉門造車式的,而是客戶真正需要的。

王銳說,英特爾是水,其他企業是萬物,而水潤萬物。這就是在擁有強大技術的同時,賦能整個生態鏈。 「因為英特爾懂得如何去搭建一個生態,這個強大的生態,不管你是OEM、ODM、SI、ISV,所有的人在這裡都有一個角色,大家可以一起幫我們的最終用戶構建解決方案。」

第一次轉型,英特爾從傷痕累累中爬了出來,這一次似乎做足準備,技術、產品、生態,一場勢在必行也似乎勝券在握的轉型。

但英特爾的核心使命始終如一,正如英特爾CEO司睿博(Bob Swan)在接受採訪時所說:「我們正在重新定義和發展『Intel Inside』的真正含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