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寧示範推廣「稻蝦輪作」模式促進穩糧增效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水產養殖網 發佈 2020-05-25T03:22:02+00:00

近年來,浙江海寧市圍繞穩定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促進農民增收,紮實推動稻漁產業「強」起來、稻漁環境「美」起來、稻漁產品「優」起來、稻漁主體「富」起來,全面助力農戶增收和鄉村振興。

近年來,浙江海寧市圍繞穩定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促進農民增收,紮實推動稻漁產業「強」起來、稻漁環境「美」起來、稻漁產品「優」起來、稻漁主體「富」起來,全面助力農戶增收和鄉村振興。2017年、2018 年、2019年我市連續3年分別成為「全國稻田綜合種養現場觀摩交流會」、「全省稻田綜合種養培訓班」和「全省稻漁綜合種養推進會」的觀摩點。探索建立的稻田-小龍蝦共生「369」模式獲得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評選的2018年度全省「綠色發展好模式」稱號,累計推廣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500畝,實現畝均產值6927元,利潤3577元的高效益。

一是試點先行,高標準打造千畝示範基地。打造農業經濟開發區海昌街道穩糧增效示範引領平台,建成我市首個千畝稻田養小龍蝦示範基地,總面積1033畝。基地採用水稻-小龍蝦「369」共作模式,率先引進全餵入式收割打捆一體機,採用綠色防控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2019年基地實現畝產小龍蝦成蝦110公斤、蝦苗42公斤,輻射帶動周邊養殖3000多畝,小龍蝦產值4598元/畝,水稻稻穀畝產661.51公斤,稻穀和大米產值2329元/畝,畝均產值6927元、利潤3577元。通過生態種養及綠色防控,年均可減施化肥40公斤/畝、農藥80克/畝,肥藥減量50%以上,畝均肥藥節本300元。該模式入選浙江省「綠色發展好模式」。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助推多模式協同發展。堅持「穩糧增效」,探索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模式,形成了以稻-小龍蝦為主,稻-鱉、稻-魚、稻-青蝦等多種模式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出台《關於推進海寧市稻漁綜合種養試點建設的指導意見》,至 2020年底,各鎮(街道)建成稻漁綜合種養試點1至2個。完善落實種糧補貼,積極組織主體爭取各級財政資金支持,先後實施省級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1個、浙江省水產養殖節能減排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項目2個、海寧市級專家團隊項目1個、「三新」項目1個。

三是「產學研推用」結合,聚力推動產業發展。與省農科院、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校對接,積極推進院(校)企合作,為稻田為新技術創新和熟化應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組建農作、水產、植保土肥、農機、農能等技術單位聯合的專家團隊,開展聯合技術指導與服務。專家團隊組織申報海寧市重點科技項目1項,編寫制定海寧市稻漁綜合種養地方標準,發表相關技術論文6篇。連續4年對稻漁綜合種養模式開展水質監測工作,累計檢測水樣140多個,試驗篩選適宜水稻品種8個。組織開展培訓班4期、現場觀摩會3次、赴外省考察1次,總培訓人數600多人次。(出處:海寧市農業農村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