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發佈 2020-05-25T03:26:07+00:00

在很多地方,發起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啃下最後的「硬骨頭」,已並無懸念。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做到脫得了、穩得住、能致富,切實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

今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很多地方,發起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啃下最後的「硬骨頭」,已並無懸念。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做到脫得了、穩得住、能致富,切實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

據報導,到今年2月底,包括阜平在內的河北省27個環京津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數百萬貧困人口脫貧,環京津地區歷史上第一次擺脫了區域性絕對貧困。而隨著最後期限的到來,相信各地如期實現脫貧摘帽應不成問題。

根據國務院扶貧辦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有9300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占到全部貧困人口的97%。據各地初步摸底,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存在致貧風險。這表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防止返貧,才是真正的「兜底」保障。

具體而言,一是要做好脫貧摘帽後的政策銜接,做到「力度不減、政策不變、責任不松」,以有效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當下,很多地方為了完成脫貧攻堅的硬指標,可能採取了一些高強度的「輸血」政策,但一定要認識到,扶貧絕不是幫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應該是立足長遠的全面改善與提升。各地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在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之後,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繼續保持相應的扶持力度,讓剛剛脫貧的農民筋骨再強健一點。

對於很多貧困戶,可能一場大病或者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變故,就會重新返貧。這也提醒各地,在扶貧進入常態化之後,切實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十分重要。合作醫療、低保制度等等,都要持續夯實基礎,使之真正成為農民最基礎的保障。

再就是要持續夯實產業基礎,只有農村的產業發展起來,農民的生活才會真正好起來。目前很多地方發展起一些產業,不管是設施農業,還是養殖業、加工業等,這些產業的植入,讓冷清多年的鄉村多了些生氣,但也要注意到,這其中很多所謂的扶貧產業都存在市場化程度不高的情形。簡單說,這些產業就是為扶貧而專門發展的產業,其產品更多在幫扶單位內部循環,並沒有真正進入市場。

這樣的「內循環」「小循環」或許能一時救急,但卻並不能行之長遠。一旦前提不存在,則這些辛辛苦苦做起來的產業恐怕很難持續下去。這就要求從現在起,各地要完善產業規劃,提升市場化水平,讓農村的產業真正在市場中經風雨、見世面,茁壯成長。

此外,必須把教育放到更重要的地位,全面提升新一代農民的素質,這也是治本之策。教育的重要自不待言,當下很多農村也更加重視教育,但也有一些地方,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重打工輕教育,重即時性回報輕長遠人生規劃,長此以往,恐怕很難徹底擺脫貧窮落後的命運。

脫貧需要攻堅,防貧同樣也需要攻堅,某種程度上講,鞏固成果、防止返貧比實現脫貧還要艱難、持久。無論如何,讓農民生活得更好,讓城市鄉村一體繁榮,是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使命。

作者:胡印斌(媒體評論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