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別人的成功拖垮的年輕人:是我站得不夠高嗎?

職場 發佈 2020-05-25T05:02:25+00:00

朋友A,工作三年,外企財務類崗位,兩周前接到裁員通知。Ron Hall和Denver Moore在《世界上的另一個你》這本書里寫道:

最近,有位朋友發生的真實故事挺觸動我的。


朋友A,工作三年,外企財務類崗位,兩周前接到裁員通知。


A的大學同學B ,工作一年後選擇出國讀碩士,轉專業念了信息管理,畢業後在美國就業,進了一家名氣一般的遠程會議軟體服務公司。


結果碰上這次疫情爆發,公司Q3營收同比增長85%,在別人降薪裁員的時候,迎接B的是升職加薪。

A感慨萬千:同樣的年齡、本科相同的專業,結果工作三年後的一場意外讓彼此拉開了巨大的距離,裁員後的她承受著巨大的peer pressure(同輩壓力)。


同輩壓力的痛苦,讓你看不慣又干不掉

說起peer pressure,我總是想到《我的天才女友》里的莉拉和埃萊娜。


倆人有著比至親還親的感情,相互交換布娃娃、共讀一本《小婦人》到書籍殘破。但這種深刻友誼並非只是愛與支持,還有著互相攀比和嫉妒的複雜感情。


埃萊娜搞不懂拉丁文的用法,輟學的莉拉卻輕而易舉就能完成。


青春期的莉拉變得日漸耀眼、令異性著迷,埃萊娜不肯示弱,交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男友以示魅力。


莉拉設計了自己的鞋子,埃萊娜「無以為報」,只有自己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高中。

我相信埃萊娜是真摯地愛著自己的好友莉拉,苦口婆心勸她不要輟學、甚至願意為她出錢讓好友繼續求學。


但埃萊娜的嫉妒也是真的。她始終努力,卻好像只能跟在莉拉的身後。長大後試圖在生活中抹去莉拉的身影,卻無時無刻不在被她左右。

「她是不是一直在做一些我應該做的事情,而且做得比我更早、更好嗎?我一跟上來,她就會逃開,她總能踩著我,超過我?」


埃萊娜的這句話其實也道出了莉拉的內心。看上去她是矚目的一方,但在莉拉心裡,埃萊娜才是那個值得被羨慕的人。

拋開好友這部分感情,莉拉和埃萊娜身上有著同輩壓力最典型的特徵:相互攀比、較勁兒、羨慕與嫉妒雜糅在一起,與性別無關。即便在進入成年世界後,這種複雜的體驗也不會減輕。

在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同輩壓力在14到18歲之間會急劇增加,但從18歲到30歲之間對同輩壓力的抵抗和影響是不會隨著年齡而改變的。

但當你站在不同角度去看待同輩壓力這件事時,它展現出來的影響力是完全不同的。


橫向看待同輩壓力,是動力也是阻力

同輩壓力未必都是消極的。


尤其是成人世界的同輩壓力,大多與追求「正常」有關: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才是對的、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的、多少歲結婚是最理想的……


一些人會因為被迫追求這種「標準答案式」的人生而倍感壓力。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標準答案」至少對我們的人生起到指引作用。


當你覺得它們讓你有壓力,而內心又覺得這種壓力其實是在促進自己,那就接受這份來自同輩的壓力,去追求你們一起定義的「正常」、「成功」,也沒有什麼不好。

所以,健康的同輩壓力是一種追逐→成就的關係:找到一個值得付出的「對手」,相互用力追逐,然後逼迫自己成為更好/更靠譜/更「正常」的人。此時的同輩壓力其實是一種動力。

但有些同輩壓力會成為阻力。

比如,你想在工作中做出些成就,有人勸你:「工作嘛,能交差差不多就得了。」


你想去大城市闖闖,有人嘮叨:「你看你的同學xxx都留在了父母身邊,你跑那麼遠幹嘛?」


你不想生二胎時,有人說:「你發小就生了一兒一女,多幸福。」

這種你不認可卻又很難反抗的的同輩壓力會形成一種阻力,妨礙自己發揮出真正的潛能,而抵制這種壓力對提高自尊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至關重要。如何抵制?

  • 反思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並基於這些價值觀思考你將來想要的東西。
  • 反問自己的內心感受,做出某種選擇內心覺得合適嗎?是否忠於自己的想法和態度,並與核心價值觀一致。
  • 少介意旁人的批評。如果你是按自己真實的想法行事,就要學會忽略旁人的批評和抨擊,哪怕對方是溫柔地、善意地judge你的選擇。你的選擇也許讓他們有了不安全感,所以才引起了批評,這是對方的問題,不是你要解決的問題。


  • 和肯定你價值觀的人一起玩耍。「三觀」這東西會隨著時間和經歷調整、改變,當曾經合拍的人無法再次並肩同行時,要學會let him/her go.


縱向看待同輩壓力,是壓力更是聯結


MIT教授、Futureof Life Institute創始人Max Tegmark在《生命 3.0》這本書里猜測了未來人工智慧精進後這個世界可能出現的12種結局:


以及在各種結局下,人類是否存在?處在何種位置?是否幸福?

看上去人類的「幸福指數」不太高。

從更長遠的縱向視角去看待同輩壓力這件事,它不再是簡單的動力、阻力,而是在變遷的洪流里、在被替代的可能性面前,我們唯有形成更深刻的聯結,才能讓自己成長、體現出作為人的先進性。

正如日本著名出版人Matsuura Yataro說的:「今後是體現人性之力的時代。要增強作為人的力量。」

在職場上,「增強作為人的力量」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在一些「小事」上下功夫。

  • 經常表示感謝-Show thanks often


  • 激勵團隊-Motivate your team


  • 認可和表揚他人的工作-Acknowledge andaward hard work


  • 以身作則-Lead by example


  • 向團隊其他人學習-Learn from yourteam as much as you teach

這是Forbes Coaches Council提出的加深職場同事間聯結的S.M.A.L.L.模型。

第二,提供更有效的反饋。

作為職場人你能為別人提供的幫助、有效反饋越多,別人更願意與你建立deep bonding。


但根據Gallup調研顯示,僅有 26% 的員工認為他們所得到的反饋對於改善工作表現有助益。


維也納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LifeLabs Learning聯合創始人LeeAnn Renninger對如何提供有效反饋給出了四個很棒的建議:

(1)用「微同意」(micro-yes)開始。

擅長給予反饋的人會以一個簡短但重要的提問開頭。比如,「你有五分鐘的時間可以聊聊上次會談的事嗎?」、「為了讓事情更趨完善,我有一些想法能跟你分享嗎?」


這個舉動功能有二:第一,讓對方知道自己即將接收到反饋,調整好大腦和心態;第二,讓對方有可以接受或拒絕的權利,感受到自主權,從而不抗拒溝通。

(2)用數據替代「模糊的說法」。

「你答應11點前給我材料,但我現在還沒收到」比「你不靠譜」的說法更證據確鑿且不冒犯人;「你可以在面試完當天給面試官寫封感謝信、過兩天再發郵件問問結果」比「你該更積極一些」要有針對性。

用詞越模糊、寬泛,對方越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符合需求。

(3)陳述所造成的影響。


「沒有收到你的材料,我無法開展接下來的工作」、「因為你之前給我的那些補充建議,這份方案才能做成功。」「陳述影響」不僅是講清楚事情的邏輯、發展,更重要的是這種形成「影響」能加深當事人之間的聯結。

(4)以提問結束反饋。

擅長給反饋的人會用一個問題包裝反饋訊息。比如「你對這件事看法如何?」、「我認為我們可以這麼做,你有什麼想法嗎?」這種做法鼓勵對方投入共同解決問題的情境,而非單方面服從。

Ron Hall和Denver Moore在《世界上的另一個你》(Same Kind of Different as Me)這本書里寫道:


「事實是,無論我們是富是窮,或是介於中間,這個世界都不是我們最後的安息之地。所以就某方面來看,我們大家都是流浪的人——就只是一步步走回家。」正因如此,相互聯結、攙扶才尤為重要。

文章來源於LinkedIn ,作者思小妞。本號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