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O國際研討會 四川受邀分享植保經驗

四川農村日報 發佈 2020-05-26T07:37:06+00:00

本報訊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5月19 日,聯合國糧農組織以視頻形式召開了應對新冠疫情確保亞洲糧食安全國際研討會。

本報訊(記者 闞瑩瑩)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5月19 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以視頻形式召開了應對新冠疫情確保亞洲糧食安全國際研討會。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以新冠疫情下如何為小農戶提供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防控的遠程數字化諮詢服務為主題,作了典型發言。

今年入春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省小春病蟲監測防治工作遇阻。為保障我省今年小春糧食生產,省農業農村廳利用網際網路手段,建立「1 + 1」聯繫指導制度,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小春病蟲監測防治「雙創」工作。「『1+1』聯繫指導制度採取一名省級專家聯繫一個市(州)的工作方式,在全省21個市(州),組建QQ群、微信群。專家可以通過視頻或者照片,進行在線識別病蟲害、在線診斷處方、在線提供病蟲監測防控技術指導。」作為這次研討會的發言者,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測報科副科長張梅告訴記者,「去年我省突發草地貪夜蛾入侵時,『1+1』聯繫指導制度就已在全省初步試用。此次疫情期間,我們再次對制度進行了升級,以此破解病蟲害識別難、防控技術『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此外,疫情期間,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通過收集數據、在線會商,多渠道發布病蟲情報。縣級植保部門將收集的病蟲害調查數據通過電子郵件、階段資料庫發送到省病蟲害監測預警平台,省農業農村廳植物保護站組織專家,通過騰訊會議平台,進行在線會商,研判病蟲害發生趨勢,通過電子郵件、四川植保信息網、四川植保QQ群、微信群以及四川電視台及時發布植保情報和防控警報,第一時間把病蟲監測防控信息送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和廣大農戶,破解新冠疫情下小農戶防病治蟲信息缺乏的難題。

據統計,該項遠程數字化服務通過「1+1」聯繫指導制度,已覆蓋全省21個市(州)、177個農區縣,採用網絡、電視、微信、簡訊等數字化手段發布電視預報408期,病蟲情報等信息34萬餘條,覆蓋全省50%以上的農戶,為夏糧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