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張照片揭秘中國經濟70年巨變

清風擱淺的時光 發佈 2020-05-12T11:21:36+00:00

來源:文摘早知道 70年砥礪奮進,從滿目瘡痍到國泰民安,我們國家和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這部偉大的奮鬥史詩背後,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現在。讓我們回望這70年光陰,銘記這些非同一般的跨越。No.


來源:文摘早知道


70年砥礪奮進,

從滿目瘡痍到國泰民安,

我們國家和社會發生了

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這部偉大的奮鬥史詩背後,

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了解歷史,

才能更好地了解現在。

讓我們回望這70年光陰,

銘記這些非同一般的跨越。


No.1

服裝:從工裝到時裝


新中國成立之初,服裝色調以綠、藍、黑、灰為主旋律,且款式單一,「背帶褲」工裝、「列寧裝」以及「布拉吉」成為當時的時髦裝束。簡樸的著裝體現了當時人們裝扮的實用價值取向——方便勞動。圖為身穿列寧裝的新中國首位女拖拉機手梁軍。


從「縫縫補補又三年」到每季都有新衣服。如今,人們的服裝講究多樣化,款式趨向個性化,製作強調工藝化,面料趨向高檔化,從時尚的「洋布」,到如今「Made in China」的時裝在世界的舞台大放光彩。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2019年7月22日


No.2

年夜飯:從溫飽到「下館子」


解放前,廣大勞苦群眾有「年」難過。1948年春節,這一家在上海街頭流浪的難民,討來點殘羹剩飯,就算是一頓年夜飯。新華社稿,1965年1月20日發


如今,年夜飯的花樣越來越多,各種葷菜、素菜、海鮮等開始變換成各式各樣的花樣。人們對年夜飯的要求,也慢慢地從吃得好,向健康飲食而轉變。一家老小「下館子」吃「年夜飯」成為新潮流,既可以美餐一頓,又可以省下洗碗刷盤的麻煩,何樂而不為呢?圖為北京市民在飯店裡吃年夜飯。新華社發,2005年2月17日


No.3

送餐:從短途送餐到外賣時代


1995年,貴陽市的送飯業悄然興起。圖為一家餐廳的服務員正在為貴陽市烏當區人民醫院職工宋聚明家送餐。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後較早有攝影師拍攝的餐館外賣服務。新華社記者楊楹 攝(傳真照片)


現在,每天有幾百萬外賣小哥走街串巷,平均三個人里就有一個外賣用戶,加上大大小小數以萬計的線下門店,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外賣經濟體」。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2019年2月4日


No.4

住房:從草房到保障房


「50年代住草房」,這是當時大部分農民居住環境的真實概括。圖為1978年以前,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民居住的茅草屋(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如今人們的住房環境有巨大的改善,高檔住宅區、複式樓、公寓等多種類型的商品房雨後春筍般林立,各類保障房更是讓老百姓實現了從"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的跨度。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2015年3月6日


No.5

交通:從「自行車王國」到全球最大汽車市場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是世界聞名的「自行車王國」。圖為清晨,北京主要幹道長安街上潮水般的自行車隊。王文瀾攝(1983年8月6日發)


如今,私家車幾乎已成家庭必備。中國已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並且,據公安部交管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保有量2.5億輛,私家車1.98億輛。新華社圖片,2011年5月2日


No.6

道路:從第一條高速到發達的交通網


1988年10月31日,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新華社記者 張劉仁 攝


截至2017年底,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47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3.6萬公里,位列世界第一。圖為福建平潭綜合試驗區內的漁平立交橋(2016年3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No.7

鐵路:從一條到四通八達


1952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幹線——成渝鐵路建成通車。這是由成都駛往重慶的第一列火車出站。新華社發


中國鐵路已經構成一副四通八達的鋼鐵骨架。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經歷了從「騎著毛驢上北京」,到「坐上火車去拉薩」,再到3萬公里高鐵基本覆蓋80%大城市、「復興號」實現時速350公里「陸地飛行」的歷史跨越。圖為在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動車段的存車線上,一輛輛檢修完畢的動車組蓄勢待發。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2018年2月1日


No.8

生產線:從人工到自動化


圖為1973年投產的陝西省縫紉機廠裝備車間一角。新華社記者 安克仁 攝

傳統製造業如何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的時代命題?當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通過擁抱新技術、新理念。圖為焊接機器人在浙江臨海的吉利汽車生產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2019年3月1日


No.9

婚嫁:從「三轉一響」到「一動不動」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年輕人結婚講究「三轉一響」,即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手錶。


如今,「一動不動」成為眼下年輕人結婚的「標配」,即一房一車。


No.10

購物:從供銷社到網上購物


1971年12月10日 ,北京郊區蘆溝橋人民公社社員在供銷社選購日用品。


足不出戶,網上購物成為如今人們最熱衷的購物方式。2018年「雙十一」,天貓成交2135億元,京東成交1598億元,紛紛創下新高。圖為2018年11月5日,連城縣鷹巢眾創空間創始人陳忠偉(右)和員工一起設計「雙十一」農副產品電商銷售頁面。新華社記者 彭張青 攝


No.11

支付:從糧票到條碼支付


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除了糧票,當時實行的票證種類還有食用油票、布票等。圖為1968年的布票。新華社圖片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移動支付和網絡支付應用工作委員會發布的《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顯示,條碼支付已為大多數消費者接受,並在零售、餐飲、公共運輸等場景廣泛應用。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 攝,2018年12月26日


No.12

讀書:從紙質書到電子書


上海市科學技術圖書館的專門閱覽室一角。許多大學教授、工程師都來這裡研究和閱讀材料。新華社記者 范傑 攝,1956年3月26日發


近年來,以電子閱讀器為代表的閱讀產品,逐漸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和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廣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新華社發 (陳君清 攝),2014年4月22日


No.13

檔案:從實體庫到資料庫


中國唯一的只存不借的出版物檔案庫——中國版本圖書館。分類目錄室的工作人員在編寫圖書目錄。新華社記者鄭書福攝(1989年3月31日發)


這是貴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內的「時光隧道」。展示中心是貴州、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微縮景觀。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2017年9月18日


No.14

勞作工具:從鋤頭到電腦


「一人一把鋤頭」搞生產。這是第二生產隊社員用綁了草把的鋤頭鋤麥,防治鏽病。新華社記者 時盤棋 攝,1965年3月29日發


當初的「一人一把鋤頭」早已成為歷史,如今工作標配已經變成「一人一台電腦」。新華社發(孫瑋彤攝),2018年5月16日


No.15

鎖:從老鎖到指紋鎖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友誼牌鎖。


隨著近些年電子產品越來越發達,各行業逐漸和電子科技接軌。傳統的門鎖也陸續被電子指紋鎖替代。方便的指紋鎖走進了千家萬戶。新華社圖片,2004年11月26日


No.16

燈:從煤油燈到護眼燈


在解放初期以及20世紀六七十年代沒有通電的農村地區普遍使用的還是煤油燈。煤油燈成為無數人黑夜中生活、工作、學習的陪伴記憶。這是女工在檢查煤油燈燈罩的質量。新華社記者 肖野 攝,1963年2月26日發


檯燈早已普及,不僅具備照明功能,還兼具多種功效。工藝檯燈、護眼檯燈、聲控檯燈、可摺疊檯燈,甚至各種「黑科技」檯燈,總有一款讓你滿意。圖為2013年6月22日,參觀者在2013北京國際頂級生活品牌(奢侈品)博覽會上觀看玉石檯燈。新華社圖片


No.17

計算機:從大型機到筆記本


1958年8月1日,103機完成了四條指令的運行,中國人製造的第一架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正式誕生。這台規模「一室一廳」的計算機內部結構複雜,機體內有近4000個半導體鍺二極體和800個電子管。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網際網路、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筆記本電腦越來越輕薄化、智能化。新華社/路透,2019年7月31日


No.18

收音機:從「話匣子」到智能音箱

 

國營上海第一百貨商店供應的收音機的品種增加到63種。圖為顧客在購買當時最新式的「上海」牌收音機。霍生聯攝,1960年6月29日


伴隨5G、AI、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音箱是目前市場上可能複製智慧型手機的設備,開啟語音搜索時代,全球科技巨頭紛紛爭奪智能音箱市場。一份分析報告2019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990萬台的規模。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2018年5月24日


No.19

相機:從膠片到單反


「海鷗」相機曾有的響亮清脆的「咔嚓」聲曾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最牛」、「時髦」的聲音。圖為上海照相機廠的工人正在測定一批「海鷗」DF型相機的快門速度。新華社記者 徐義根、夏道陵 攝,1973年8月27日


隨著電子信息的發展,照相機更新疊代,膠片相機已被淘汰,小巧輕便的單眼相機層出不窮且帶有多種拍攝功能,此外手機等多種電子產品早已有高清的拍照功能。 新華社圖片,2017年4月25日


No.20

通訊:從接線電話到5G手機


全國先進生產者、貴陽市市內電話科話務員王淑琴創造了「一靈三快、閘內交叉、雙手同時並用」等先進接話操作方法,以每小時接線1276次的新成績,再次刷新了她自己的全國最高紀錄。 這是王淑琴(前)正在向同伴們示範表演雙手阻燈的經驗。 新華社記者 王正雄 攝,1960年8月5日發


接線電話早已成為歷史。從座機到手機,如今中國通信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先進的通信科技產品也走進了千家萬戶。2G、3G、4G、5G……隨著技術進步,手機也在迅速更新疊代,從按鍵手機、觸屏手機,到全面屏、曲面屏,無不印證著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圖為2019年7月26日,華為發布的首款5G商用手機。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新中國成立70年間,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事業繁榮進步、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創造了一個個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蹟。


國內生產總值由679億元增長到900309億元,

工業增加值由120億元增長到305160億元,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10.64%增長到59.58%,

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9.7 元增長到28228元,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由35歲增長到77歲,

……

正是這一個個數字上的躍升成就了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引擎,世界第一製造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實現了領跑全球的現代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世界歷史之最的城鎮化進程,躍居世界中上行列的教育水平,優於中高收入國家的居民健康水平,生動反映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來源:經濟參考報(jjckb-wx)

整理:王皓然 李會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