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的猴子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發佈 2020-05-16T15:26:21+00:00

猴子與人類的親緣關係最近,也是十二生肖中最有靈性的動物。「侯」是中國古代的爵位之一,《禮·王制》載:「王者之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猴子與人類的親緣關係最近,也是十二生肖中最有靈性的動物。猴子作為民間吉祥物,受到人們廣泛喜愛的原因是「猴」與「侯」諧音。「侯」是中國古代的爵位之一,《禮·王制》載:「王者之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自此以後,五爵雖有變化,比如漢代,只有王、侯二等。明代只有公、侯、伯三等。但是中國歷代都有侯爵。人們希望升官封侯,為表達這種美好的願望,中國民間便選擇了與「侯」諧音的「猴」為象徵。一些幽默詼諧以猴子為題材的吉祥畫也正是為迎合世俗心理運用而生。畫一老猴背上馱一小猴,寓意為「輩輩封侯」;畫一猴子在樹上摘取枝上所掛一印,寓意是「封猴掛印」;若畫毛猴跨一駿馬而行,則寓意「馬上封侯」;這些畫面表現了人們對封侯進爵的人生企盼和美好願望。

猴子形象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以多種形式出現。敦煌石窟的壁畫中就出現了許多猴子的形象。據統計,在敦煌壁畫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三十多隻猴子。這些猴子的形象從南北朝時期的西魏開始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末年,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

敦煌的氣候條件並不適合猴子生存,但在敦煌壁畫中卻出現了不少猴子的形象。敦煌位於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佛教經中亞傳入西域之後,又傳到敦煌,猴子形象是隨著佛教傳入敦煌的。

敦煌壁畫中的猴子主要以三種形式出現。一是壁畫裝飾圖案中的猴子;二是佛經里記載的猴子,隨著佛經故事畫出現在壁畫中;還有一種是唐僧取經圖中的美猴王——孫悟空的形象,是根據民間傳說故事繪於壁畫中。

裝飾圖案中的猴子

敦煌壁畫裝飾圖案中的猴子,大多不是獨立出現的,一般是在壁畫中扮演配角。猴子機靈活潑的形象給神秘莊嚴的佛教石窟增加了幾分生機勃勃的色彩。莫高窟西魏第249窟,窟頂四披繪有佛教與道教融為一體的神話題材,窟頂四周沿著連綿不斷的山巒中,描繪了各種神態各異的山林動物。窟頂東披,山林中一隻獼猴蹲在樹上,手搭額前正舉頭仰望巨大的開明神獸。猴子全身敷赭紅色,面部和手呈灰黑色。畫面簡潔明快,趣味盎然(圖1)。

莫高窟西魏第285窟窟頂西披,在禪修圖的山林間,畫了兩隻獼猴,分別處於蓮花和摩尼寶珠兩側,南側獼猴悠閒的坐在岩石峭壁上,望著不遠處攀登蓮枝的獼猴,一手高舉,似乎在與同伴打招呼。另一隻獼猴則在的蓮枝上行走,正側身回頭張望,畫工將兩隻獼猴的動作,神態有機聯繫起來。猴子的機智敏捷,躍然壁上(圖2)。

莫高窟北周第428窟人字披頂裝飾圖案中共畫了五隻猴子,其中有兩隻猴子在有摩尼寶珠的蓮花下面玩耍,猴子尾巴高高翹起,尖嘴大臉,似乎在在用手攀折蓮枝,畫面構圖簡練生動(圖3)。

東千佛洞西夏第2窟中心柱背面,涅槃經變中,畫了一隻與人相近的猴子,身上已看不出體毛,只是嘴、腳和手與猴子相似,拖著尾巴,張著大嘴,面部充滿哀傷,圖中將猴子的根部明顯描畫出來,這種猴子形象比較少見。畫師把猴子的好動,機敏、調皮,善於模仿的特性表現的活靈活現(圖4)。

佛經故事裡的猴子

成語「心猿意馬」比喻人的心思流蕩散亂,如猿馬難以控制。思維好像猴子在跳、意識像馬在奔跑一樣的控制不住。形容心裡有一顆浮躁不定、不平靜的心。表現心猿意馬的畫面早在莫高窟西魏第285窟的佛經故事裡就已經出現了。在第285窟南壁龕楣間繪製的《賢愚經· 沙彌守戒自殺品》因緣故事畫里,沙彌奉師父之命前去長老家乞食,長老家的妙齡少女獨自一人在家,開門看見英俊美貌的沙彌,頓生愛慕之情。畫工為了巧妙的表現少女見到沙彌後內心感情的衝動,沒有用嫵媚的形象表現,而是巧妙地運用了映襯的手法,別出心裁地在屋頂上畫了一隻作攀緣狀的獼猴,以此比喻少女見到沙彌,心猿意馬的激動心情。寓意含蓄深刻,耐人尋味。

依據佛經故事,繪製的「獼猴奉蜜」的畫面,在敦煌壁畫中共有四幅,分別繪製於莫高窟第76窟、第98窟;榆林窟第3窟、第12窟;獼猴奉蜜的故事是依據《賢愚經》繪製,故事講一位沒有孩子的婆羅門教徒邀請佛祖釋迦牟尼去他家,佛祖帶著弟子在去婆羅門家的途中,一隻猴子拿走了釋迦牟尼的缽,佛弟子看見後,想前去阻攔,但佛祖勸阻了弟子。這隻猴子拿著缽爬到樹上,將蜂蜜裝到缽里,然後把缽獻給了佛祖,佛祖沒有接受。猴子將缽里的蟲子取出後,再次把缽獻給佛祖,但佛祖還是沒有接受。當猴子把蜂窩用水洗乾淨後,再次將缽獻給佛祖時,這次佛祖收下了這個缽,猴子高興地跳了起來,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掉到井裡淹死了。後來,這隻猴子投生為婆羅門的孩子,但這個孩子長大後,還是出家為佛門弟子。

莫高窟北宋第76窟東壁窟門北側的獼猴奉蜜的畫面生動有趣,榜題清晰可見。佛塔正中墨書榜題:「吠舍城內獼猴奉蜜於世尊,佛即納之,身心歡喜而作舞,失足陷井,命終生天。此地興隆第七塔也。」畫面從塔左下角開始,用四個畫面描繪了獼猴奉蜜的情節。第一組畫面;塔外右側畫一隻猴子站在大樹下,全身長毛,兩腿彎曲,仰望著大樹,高高舉著手。象是想爬樹采蜜。第二組畫面;塔龕內佛祖釋迦牟尼坐於蓮花寶座上,一隻毛猴,雙手捧著缽,兩腿彎曲,正恭恭敬敬把缽獻給釋迦牟尼。第三組畫面;龕外右下角畫一隻人面猴身的猴子,手舞足蹈,彎著胳膊,單腿著地,極似跳胡旋舞,動作敏捷。猴子旁邊,有一四方井,在木頭做的井框裡畫一隻露出屁股和兩條腿的猴子,頭朝下像是要掉下去的樣子,正在拚命掙扎。榜題云:「獼猴獻蜜歡喜作舞陷井。」 第四組畫面;上部畫獼猴乘雲升天,飛天扔著花瓣正為可憐的猴子散花祭祀。榜題云:「獼猴命終得生天上散花供養。」壁畫中獼猴采蜜時的形象是猴,身上長著長長的毛。舞蹈和落井時已接近人形,人面猴身。畫師通過猴子這些微小的變化,暗示供奉佛前後的因果關係。同時古代畫工寥寥幾筆就把獼猴專心一意仰觀樹上的蜂蜜,虔誠向佛獻蜜。引佛受蜜而高興的手舞足蹈,失足陷井,兩腿朝天,拚命掙扎等一系列猴子特有的機靈天性,描繪的惟妙惟肖(圖5)。

玄奘取經圖中的猴行者

玄奘取經的故事因神話小說《西遊記》而家喻戶曉,書中以唐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為題材,結合民間傳說故事,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善於鬥爭,無所畏懼的叛逆者美猴王——孫悟空的形象,他是一個集猴性、人性、神性為一身的統一體。有七十二般變化、能呼風喚雨、神通廣大,深受人們的喜愛。《西遊記》中,唐玄奘西去取經,孫悟空就是除妖降魔、護送唐僧取經的重要使者。絲綢之路是玄奘西行取經的必經之路,後世民間的藝術畫師和當地的一些佛教信徒,為了表達對唐僧西行取經偉大精神的敬仰,他們就以當時流傳的唐僧取經的神話故事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畫中,創作了多幅《西遊記》還沒有成書前的《玄奘取經圖》。

敦煌壁畫中現存六幅《玄奘取經圖》,都繪製在瓜州境內西夏時代的洞窟里,榆林窟第2窟和第29窟各有一幅,榆林窟第3窟有兩幅,東千佛洞第2窟有兩幅,內容大同小異,畫面中的人物都只有身披袈裟的玄奘、人相似猴的孫悟空手牽白馬。六幅畫面象徵性地表現了玄奘西行取經17年的艱苦歷程。其中保存較好,具有代表性的是榆林窟第2窟、第3窟和東千佛洞第2窟的《玄奘取經圖》。

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側水月觀音圖右下角,身披袈裟的唐僧站在激流滾滾的岸邊,雙手合十,禮拜觀音。他身後的孫悟空毛髮披肩,頭戴金箍,一手牽白馬,一手舉額前遙望觀音,並不施禮,大為不敬之態躍然壁上,白馬僅露馬頭。畫家把猴子頑皮、機敏,野性未泯的性格特徵,刻畫的惟妙惟肖(圖6)。

榆林窟第3窟西壁《普賢變》南側,畫面中一條波濤洶湧的河流,擋住了玄奘師徒前進的路,身披袈裟的玄奘、雙手合十,站在高高的岩石上虔誠遙拜普賢菩薩。人相猴面的悟空,頭長毛髮、大嘴露齒,正雙手合十,抬頭仰望普賢菩薩,向菩薩致禮。師徒身後的白馬馱大蓮花,花中現經袱,光芒四射。這是模仿漢代白馬馱經的故事繪製,描寫玄奘師徒歷經艱險,取經歸途的畫面(圖7)。

東千佛洞第2窟水月觀音圖中的悟空造型獨特,已經接近人形,面部無毛,頭髮散披,頭戴金箍,扁平的臉頰,短而突出的下頜,大嘴露齒,身著武士衩衣,腰系布帶,左手舉額前眺望,右手牽白馬,他對觀音菩薩也不禮拜,表現了猴子頑皮的天性。馬背上沒有馱經卷,表現玄奘西行取經途中,路遇危難求助觀音的畫面(圖8)。

玄奘取經圖為什麼只在瓜州境內西夏時期的石窟壁畫中出現,壁畫中的孫悟空又是從何而來呢?

玄奘取經圖出現在西夏時期瓜州境內的石窟壁畫中,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玄奘,俗姓陳,名褘,法名玄奘,通稱三藏法師。他13歲出家,27歲立志赴印度求學取經,請求西遊,但未得到朝廷的允許。貞觀元年,28歲的玄奘下定決心,偷越國境,孤身從長安潛入了河西。涼州都督李大亮奉敕逼玄奘回京,當時有慧威法師從中相助,送玄奘行至瓜州。瓜州刺史獨孤達對玄奘違旨放行。州吏李昌撕毀捕牒,暗中相助,秘送玄奘渡葫蘆河,出玉門關。玄奘歷經磨難,到達印度後,刻苦拜師學道,抄寫了大量佛經。於貞觀十九年回國,前後歷時十七年,帶回了大量的佛教經典、佛像等。成為了唐代著名的佛學家、翻譯家,他為佛教文化的弘揚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自從唐玄奘歸國之後,民間就以他赴印度取經的史實及西去途中艱險傳說為題材,創作了多種不同類型的文藝作品。在南宋末年已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其後又有金院本《唐三藏》,元代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劇本等。明代吳承恩總結前人著述及民間傳說,以豐富的想像力加以再創造,撰著成古典名著《西遊記》。

敦煌藏經洞出土文獻中有關玄奘西遊取經的事跡也多有記載,西夏時期,玄奘西行取經路過瓜州、得到了瓜州地方官吏和人民的冒險幫助,因此在瓜州留下了一段傳奇的歷險故事,受到了瓜州人民的廣泛流傳。畫師們發揮了藝術的想像力,把玄奘不畏艱險的取經故事畫上了牆壁。瓜州石窟壁畫中出現「取經圖」具有強烈的地方民眾自豪感和地域文化特色。

玄奘取經圖中的猴行者即悟空,俗姓車,名奉朝,是唐玄宗時代京都章敬寺沙門。天寶十年隨張光韜出使西域,在犍陀羅國出家,先後遊歷印度、中亞、西域諸國,後居上都章敬寺譯經。《西遊記》中的悟空,正是以晚於玄奘約40年的「從安西來無名僧悟空」加以想像神化而來。悟空化為猴相,大約在晚唐五代時期,流行於宋。猴行者之名最早見於《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和《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詩話》中的「白衣秀才」就是猴行者,他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他幫助玄奘在取經途中剷除妖魔,歷經艱險完成取經任務。因此,敦煌壁畫中6幅取經圖都是以玄奘與悟空兩個關鍵人物刻畫的。

敦煌壁畫中的六幅《玄奘取經圖》的內容和表現手法基本一致。大都不是獨立畫面,而是穿插在觀音經變和普賢經變中的插曲。這跟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描述唐僧師徒路遇險惡,求助觀音菩薩的內容相符合。敦煌壁畫玄奘取經圖中的悟空多為猴相,或似人似猴。既具有人的恭順、智慧,又具有猴的頑皮、機敏。正如學者所言:「敦煌的玄奘取經圖,是造就騰雲駕霧、本領超群孫悟空的土壤。」

敦煌壁畫中的玄奘取經圖,是目前全國最早的玄奘取經圖,也是研究《西遊記》最為珍貴的形象資料。《西遊記》中,神通廣大孫悟空的形象來源,既受到了中國傳說故事與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的影響,也受到印度神猴的影響,這也說明猴文化是多元文化影響下的產物,也體現了猴子文化的豐富多彩。

猴子文化意蘊深厚,淵源流長。在中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對猴子的信仰各不相同,但十二生肖中的猴子,無論是在石窟壁畫、寺廟建築、民間百戲、還是神話小說中都倍受青睞。敦煌壁畫中的猴子形象更是豐富多彩,栩栩如生。充分體現了中國民間對機靈活潑、聰慧敏捷猴子的喜愛之情。

來源:敦煌研究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