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西這十幾個奇異景觀,大家見過幾個?

二三里資訊太原 發佈 2020-02-13T07:48:33+00:00

寧武石門懸棺頗具神秘色彩的石門懸棺,環顧石門內的石壁,並非危岩高聳,而僅有10至20多米之高,皆上下陡直光滑,壁頂覆蓋著綠樹灌叢,石壁上懸掛的木棺,有嵌在岩洞裡的,也有露在石壁外的,有用木樁支撐,也有用鐵鏈吊捆的,既有一棺獨懸,也有雙棺並列的,距地面高度不一,但皆能看得非常清晰,

山西大大小小的風景數不勝數,見過的沒見過的應接不暇,另外還有很多大自然賦予的奇異景觀,這些景象很多科學家都沒辦法做出合理解釋,所以也就成就了山西乃至全國獨一無二的奇特景觀,成為山西奇異風景的標誌,接下來一起看看吧!

寧武石門懸棺

頗具神秘色彩的石門懸棺,環顧石門內的石壁,並非危岩高聳,而僅有10至20多米之高,皆上下陡直光滑,壁頂覆蓋著綠樹灌叢,石壁上懸掛的木棺,有嵌在岩洞裡的,也有露在石壁外的,有用木樁支撐,也有用鐵鏈吊捆的,既有一棺獨懸,也有雙棺並列的,距地面高度不一,但皆能看得非常清晰,數數竟有11具之多。

除此外,在石門周圍一帶的山壁上,還有零星的懸棺分布。懸棺多在石崖石洞等避水陰涼乾燥處,距地面高度高低不一,有近百米,數十米,十數米高的不等 。

如果說四川珙縣麻塘壩懸棺群以200多具的規模在數量上穩居全國第一,而石門懸棺則因包含了棧道、崖縫、樁崖、懸吊、洞穴等多種類型,在品種上名列華夏第一。

五台山佛母洞

佛母洞又被人們稱為千佛洞,按佛經說,釋迦牟尼亦名千佛,千佛洞是供奉釋迦牟尼的洞。佛母,是指釋迦牟尼的生身之母,叫摩耶夫人。她是古印度天臂國善覺王的女兒,迦毗勻衛國凈飯王的第一夫人。千佛洞之洞,分內外兩洞,外洞大而明,內洞小而幽,中間有一個扁圓形孔穴相通.內洞中,可以容納五至七人。內洞的洞壁上,山岩經水溶化,產生許多乳石及石筍,夾有各種色質,猶如人體心肝五臟,洞形又呈葫蘆形狀,後人便稱之為母腹。佛教宣揚進入小洞就是投胎佛母,受其恩育,復出小洞就是洗掉人生一切煩惱,獲得無上歡樂幸福。

大同火山群

大同土林位於山西省大同縣杜莊鄉,在當地,人們經常稱這裡為石板溝、狐狸溝。方圓一公里,南北綿延3千米,在附近河流的侵蝕和風化作用下,形成千姿百態的土台、土柱、土崖、土嶺等地貌,是目前華北地區唯一的土林景點。行走其中,如同走進了千姿百態的「雕塑」世界,有的犬牙交錯壁立千仞,有的連綿不斷,如遠古長城再現;有的獨居單處,好似隱士休閒;有的三五成群,有如古堡森嚴,仿佛置身於「魔鬼城」中。

太行龍洞

太行龍洞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蟠龍鎮石泉村,是一個大型溶洞,洞內大廳宏偉,溫度宜人,空氣新鮮,各種造型奇特的鈣華景觀攀沿四壁,流光溢彩。洞內溶石錯落有序,洞中套洞,晶瑩透明,千姿百態,景觀奇特。石花、石柱、石鐘乳、石瀑布、石筍叢、石蘑菇群、石簾、石塔、石鐘、石葡萄、石慢、石獅、鵝管等各種造型奇特的鈣化景觀攀沿四壁,流光溢彩,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洞外群山環繞,森林茂密,鳥語花香,景色優美。

寧武萬年冰洞

寧武萬年冰洞在山西寧武縣城西50公里處的春景畦鄉境內,海拔2300米。經中科院地質研究所洞穴專家現場考察認定:此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它的奇特在於以本地洞外的氣候條件論,根本構不成結冰的環境,而洞內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處冰愈厚。它是全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凍土層以外發現的罕見的大冰洞。

洞內大大小小的景致或玲瓏剔透,或晶瑩奪目,或婀娜多姿,或雄偉壯麗,無不令人驚嘆。堪稱一個冰的世界。更使人們奇嘆不已的是:與冰洞相距不到二百米處,有一處千年不熄的地火,當地人稱千年火山。這一冰一火,本是相剋,卻奇妙地共存於同一山上,可謂世界奇觀,中華一絕。

運城鹽湖

運城鹽湖,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以南,中條山北麓,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此地古代為解縣和解州之地,故又名解池,也稱「河東鹽池」。運城鹽湖自古以產鹽著名,所產之鹽稱「解鹽」、「潞鹽」或「河東鹽」。運城鹽湖是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鹹水湖,地質研究表明,運城鹽湖誕生於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距今約0.5億年,它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千米,寬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

太行山大峽谷天生橋

天生橋是太行山大峽谷中獨特的景觀之一,它位於壺關縣鵝屋鄉東約兩公里的山峰之間,是迄今我國北方發現的最高、跨度最大的天然石拱橋。

天橋飛跨於南北兩座危崖之間,跨度 50米,高百餘米,寬5米,厚度10米以上的特大天然懸空石拱橋。遠遠望去頗似一座巨大的山門洞開。傲然雄踞於高差達200米至300米的深澗峽谷之上,有鬼斧神工,天造地設之妙,蔚為壯觀。其形狀、構造與古今中外人造磚石拱橋有異曲同工之妙,真乃鬼斧神工、天造地設的世間奇觀。

恆山懸空寺

享譽世界的艾菲爾鐵塔高300米,以4個重達2500噸的水泥塔墩依託而起。一個建築沒有地基會怎麼樣?懸在空中可以嗎?艾菲爾鐵塔不可以,但懸空寺卻可以。2010年的《時代》周刊,將懸空寺納入「全球十大奇險建築」,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齊名,引起全球的廣泛關注。懸空寺,一座漂浮在懸崖上的寺廟,沒有千噸地基,只有數根木頭支立。歷經1500多年的風雨、地震各種match災害侵襲,懸空寺依然巍峨不倒。在這裡,你只會聽見震驚後的尖叫。

綿山包骨真身

包骨真身像是我國的一種獨特的宗教造像方式。所造的偶像不是神像,而是具有極高修行的,修煉成功的僧人。這些高僧通常在生命將盡時,禁食禁水。在坐化圓寂之後,如果其身體不壞,形神不散,則被視為修成正果,便由弟子們請來彩塑藝匠,以其肉身為胎,包塑成像,供人信奉。包塑真骨像或包塑真身像在佛教界又名真身舍利,是中國獨特的一種舍利文化。

現存綿山雲峰寺、正果寺的乾坤塔有十六尊包骨真身像,近及元明,遠至唐宋。不僅有佛教僧人,還有道教道士,經過民間高手的包塑,神態各異,宛如活生生坐在面前,令人心生敬畏。有些塑像年久失修,在泥皮的脫落處,還可以看見頭蓋骨和僧衣。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位於山西省吉縣西部的黃河,黃河自青海源頭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在內蒙古托克托河口受呂梁山脈阻擋,轉南入晉陝峽谷,到龍王辿處,斂水成束,瀑布寬達30米,深約50米,滾滾黃河水至此,500餘米寬的洪流驟然擠進窄小的石槽,聲勢如同在巨大無比的壺中傾出,故名壺口,是我國第一黃色瀑布,也是中國的第二大瀑布。這裡是一幅壯美的畫卷,春夏時節激浪滔天,排山倒海,而到了嚴冬,那滔天巨瀾竟然會被堅冰封蓋。在隆起的堅冰上行走,會抵達彼岸,真是奇景呀!由於長時間水流的沖刷,給美麗的壺口形成了多處迷人的自然奇觀。

支鍋奇石

在距寧武縣城30公里處的東寨鎮西樓子山南麓半坡,有一座峭岩矗立於溝側溪畔。這峭岩高約兩丈余,頂部巍巍托起一塊巨大奇石。這奇石以兩塊小石作支腳,立於約三四十度的峭岩斜坡頂部。奇石高約3米,闊約2米。雖立斜坡,風吹似動,但數干百年來,它卻一直屹立在那裡。 由於奇石狀似加蓋的鍋,支撐它的兩小石形若鍋腳,故而人稱「支鍋奇石」,成為古寧武府和寧武縣八大奇景之一。

抗戰時期,老百姓曾親眼看到過日本人用小鋼炮對支鍋石輪番轟炸,但支鍋石卻鐵骨錚錚,「任爾狂轟亂炸,我自巋然不動」,堅決不向侵略者低頭。60年代修建兵工廠,賀龍元帥怕支鍋石滾落下來砸傷修路工人,也曾派人用鋼絲繩套住它,用兩輛大噸位卡車使足了吃奶的勁往下拉,而支鍋石卻「咬定青山不放鬆」,又一次奇蹟般的經受住了生與死的考驗。

晉祠侍女像

晉祠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懸瓮山中,晉水的源頭。晉祠始建於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晉祠的侍女像是著名的國寶,而有一尊左右臉不同表情的侍女像,更是國寶中的國寶。這位歌舞侍女,紅色扇形包髻,從正面看,她含羞帶笑,美目傳神,幽情凝眸,表現出深得主人的寵愛;然而,從她側面的眼角看,她眼睛紅腫,眼角含淚,緊握絹巾的雙手似乎在努力壓抑心中的哀傷,一副憂傷的神情。

山西這十幾個奇異景觀,你見過幾個?

來源:太原在線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