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史》上說,孫傳庭一死,則明朝就註定亡了

筆寫趣史 發佈 2020-05-26T04:12:16+00:00

孫傳庭是明末時期的名將,史書記載:「傳庭儀表頎碩,沈毅多籌略。」萬曆四十七年,孫傳庭考中進士,出任永城知縣。天啟年間入京任職,為吏部驗封主事,後升至稽勛郎中。不過隨著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愈演愈烈,孫傳庭漸漸對現下的社會失望,於是決心辭官隱居。

孫傳庭是明末時期的名將,史書記載:

「傳庭儀表頎碩,沈毅多籌略。」

萬曆四十七年,孫傳庭考中進士,出任永城知縣。天啟年間入京任職,為吏部驗封主事,後升至稽勛郎中。

不過隨著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愈演愈烈,孫傳庭漸漸對現下的社會失望,於是決心辭官隱居。既然如此,為何《明史》上還會說,孫傳庭一死,則明朝就註定亡了?

到了崇禎年間,農民起義活動猖獗,孫傳庭為了救國救民,便主動請纓出任陝西巡撫,負責剿滅農民軍。當時農民起義軍的第一代首領闖王高迎祥,率領軍隊從湖廣來到陝西,打算從漢中進攻西安。

孫傳庭主動請纓後,打算組建一支軍隊,到潼關鎮守,就上報朝廷請求撥軍餉。然而朝廷知道後,卻只給了他六萬兩軍餉。孫傳庭便拿著六萬兩軍餉,組建起一支3000人的軍隊,號稱秦軍,開啟了他的成名戰。

高迎祥一路打過來,途中先後與大將盧象升、洪承疇交手,但都損失不大。直到他率軍來到潼關,遇到孫傳庭。高迎祥無法攻克孫傳庭的鎮守,便想採取迂迴路線,從子午谷攻入。結果被孫傳庭料到,最後高迎祥被俘,農民軍又擁戴李自成為闖王。

這一戰,讓孫傳庭瞬間聲名大噪,農民起義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壓。之後,明朝便將孫傳庭當成是救星,哪裡有叛軍,就派孫傳庭到哪裡去,就連李自成都被其打得節節敗退。

《明史》記載:

「傳庭死,而明亡矣。」

這位一表人才,多有謀略的明朝大將,曾活捉過第一代闖王高迎祥,更是打得李自成只剩下十八騎,堪稱農民起義軍的剋星。然而他卻不能敗,他一敗,明朝就完了。

當時起義軍接連受到孫傳庭鎮壓,崇禎帝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起義軍已幾乎被平定,於是召孫傳庭進京受封。誰知孫傳庭剛入京,就被誣陷下獄了,怎麼回事呢?

原來,朝中的主和派楊嗣昌,以及中官高起潛,都與主戰派的孫傳庭有矛盾。聽聞崇禎打算封賞孫傳庭,他們便著急了,慫恿崇禎不准其進京朝見。不僅如此,楊嗣昌還提議讓洪承疇入京受封,最後洪承疇被升任為薊遼總督,楊嗣昌又提議讓陝西軍全部留下,用於薊遼守衛。

這下把孫傳庭氣得夠嗆,自己功勞這麼大,不能進京受封就算了,還想讓陝西軍全部用於薊遼守衛。於是他上書提出:

「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

可想而知,楊嗣昌根本沒有理會他,孫傳庭心中鬱結難舒,以致耳聾。

後來,孫傳庭又請求入京朝見,仍然遭到楊嗣昌的阻撓。這次他一氣之下,便引病告休。誰知楊嗣昌還是不肯放過他,還稱孫傳庭是借病推託責任。崇禎帝一聽大怒,隨即下令將孫傳庭貶為平民,然後將其囚禁。

在孫傳庭被囚禁期間,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捲土重來,楊嗣昌、熊文燦等人鎮壓無果,最終李自成的隊伍漸漸壯大至10萬人。當李自成率軍攻下洛陽,殺了福王之後,崇禎這才知道慌了,於是趕緊下令釋放孫傳庭,讓他去對抗李自成。

此時農民軍隊伍壯大,明軍已無必勝的把握,孫傳庭只好想辦法招兵買馬。然而國庫捉襟見肘,崇禎帝又是個摳門的皇帝,招兵進度十分緩慢。本來孫傳庭就很著急了,誰知崇禎還天天催著他出兵。最後他沒有辦法,只好帶著白廣恩、高傑等部全軍出師潼關。

結果在這樣倉促出兵的情況下,孫傳庭兵敗李自成於汝陽,明軍損失慘重。不久,白廣恩、陳永福紛紛投降李自成,李自成集結所有兵力圍攻孫傳庭,孫傳庭戰死,享年51歲。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崇禎甚至以為,孫傳庭是詐死潛逃了,所以沒有給他任何表彰。孫傳庭一死,李自成很快就攻陷了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就這樣亡了。

(參考文獻《明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