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肉類加工業周產量同比下降36% 超1萬名工人染疫

人民日報海外網 發佈 2020-05-07T09:23:40+00:00

【海外網5月7日|戰疫全時區】自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該國的肉類加工業受到嚴重損害,不僅產量暴跌,導致全美持續存在現貨短缺的現象,工廠工人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目前也仍在持續增加。

來源:海外網

美國肉類加工業已有超1萬名工人染疫。(圖源:今日美國)

【海外網5月7日|戰疫全時區】自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該國的肉類加工業受到嚴重損害,不僅產量暴跌,導致全美持續存在現貨短缺的現象,工廠工人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目前也仍在持續增加。

據今日美國報導,自疫情大流行以來,全美已有至少40家肉類屠宰場和加工廠在幾天或幾周之內倒閉。4月28日以來,在不到一周時間裡,又有至少7家肉類包裝廠相繼關門。

報導稱,雖然紅肉產量在過去一周顯示出一些改善的跡象,但自疫情暴發以來,周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至少36%,全美快餐連鎖集團溫迪餐廳不得不因此更換菜單,大型連鎖超市好市多(Costco)也開始對肉類限購。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肉類加工廠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仍在持續增加。根據今日美國和美國「中西部調查報告中心」的追蹤,工人感染人數在本周達到了嚴峻的程度,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了1萬例。全美共有29個州至少170家工廠有工人確診新冠肺炎,至少45名工人死亡。

此外,美國疾控中心(CDC)還存在確診和死亡數據更新過時的情況。日前CDC報告稱有1名肉類包裝工人在喬治亞州死亡。但事實上,4月中旬,泰森食品公司的發言人就曾向美聯社證實,在其喬治亞州的一家工廠內有4名工人死亡。

為了緩解肉類加工業目前面臨的壓力,美國政府和相關機構近日出台了不少措施予以應對,但行業內對此卻有不少質疑。CDC和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4月26日發布了肉類包裝指南以確保工人安全,該指南建議工廠採取社交隔離措施,例如讓生產線和休息室的工人保持間隔,以及在地板上標出「保持6英尺距離」的提醒。

但作為美國最大肉類包裝公司之一的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卻表示這樣做很難。「這是我們行業不可避免的現實,我們是以勞動密集型流水線式生產為特徵的,並非為了社交隔離而設計。」

為了確保向美國消費者持續供應牛肉、豬肉和禽肉等產品,當地時間4月28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令,動用《國防生產法》授權要求美國肉類加工廠在新冠疫情期間繼續運營。

不過,美國國內的法律專家卻對這麼做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葉史瓦大學法學院的教授珀爾斯坦(Deborah Pearlstei)認為,「政府只能呼籲工廠開放,而不是命令他們這樣做」。德克薩斯大學的法學教授托馬斯·麥加迪則表示,「雖然聯邦政府希望能重新開放這些工廠,但工廠會對此再三考慮」。(海外網 魏雪巍)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