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中秋說文化

可讀一二 發佈 2021-09-20T09:59:52+00:00

人們在感慨,中秋的節日味越來越淡了。你確定,以前的中秋節日味很濃嗎?也有人感慨,中秋的文化意味越來越少了。你確定,以前的中秋文化意味很多嗎?我到懂事的時候,已經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個時候,村子裡也是家家戶戶過中秋節,幾乎沒有人會遺忘中秋節。可是,當時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呢?

人們在感慨,中秋的節日味越來越淡了。你確定,以前的中秋節日味很濃嗎?也有人感慨,中秋的文化意味越來越少了。你確定,以前的中秋文化意味很多嗎?

我到懂事的時候,已經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個時候,村子裡也是家家戶戶過中秋節,幾乎沒有人會遺忘中秋節。可是,當時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呢?一般是買一封月餅,那種用紙包的十個一封的月餅。這種月餅,外面有芝麻,裡面有糖餡,但是,咬起來很硬,味道嘛,當時是認為很好吃,現在想起來,口味肯定不怎麼樣。然後,到晚上會儘量炒一些好吃的菜,一家人在圍坐在一起吃。所謂儘量炒一些好吃的菜,這菜品是根據不同的家庭條件,有很大的差別。條件好的家庭,會有兩三個葷菜,如豬肉、雞蛋、乾魚。條件差的家庭,有時就只能有一個葷菜,蔬菜會儘量多做兩碗。總之,中秋節這天,飯菜會比往常要好一點,表示一下過節的意思。

一般來說,中秋節這天想到玩樂,那是小孩子的想法,大人們在中秋節這天,還是要到田間地頭勞作的。當然,如果是學生,中秋節如果不是恰逢星期天,那也是要上學的。當時,根沒有中秋放假的說法。當然,中秋時,如果恰逢晴天,夜晚月色正好,孩子們在一起玩樂,那是常有的事。大人們在晚飯後,走出家門,跟鄰里鄉親一起閒聊,也是常有的事。如果說,這也叫賞月,那就算賞月吧。

只是,當時的中秋節,要說有多麼濃的節日氣氛,我是感覺不到的。如果要說,當時的中秋節有多麼濃厚的文化氣息,那我更是感覺不到。當然,大人們在月色下,跟小孩子們講一講嫦娥奔月或吳剛伐桂的傳說,那也是有的。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大人們講的傳說,其實很簡略,也很粗淺,要說有多深刻的文化意味,也是談不上的。

當然,現在的中秋節,確實也沒有多少節日味,文化氣息也不濃。但是,對比之下,並不能說,中秋的節日味越來越淡,也不能說,中秋的文化氣息越來越少。因為,中秋節的節日味本來就很淡,文化氣息本來就很少。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大傳統節日中,中秋節的存在感最低,一直就如此,現在也是這樣。

要說中秋節的文化,月餅作為中秋節的特定食物,也可歸入到飲食文化,除此以外,真正的中秋節文化,現在已經完全被人遺忘,或者說,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們拋棄了。比如,中秋拜月是中秋節習俗,現在還有誰會玩這個?

現在,我們常說的中秋節日文化,很多都是古代詩詞中尋找,找來找去,最多的就是關於月亮的詩詞。中秋節當然與月亮有關,但不能將月亮文化等同於中秋文化。古代寫月亮的詩詞特別多,對月亮抒發情感,似乎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國文化具有陰柔的一面,探尋月亮文化是求解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觀察中國傳統的一個重要視角。可是,將中秋文化等同於月亮文化,也是不對的。

真正要說中秋的節日味和文化味,其實真不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