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強群變弱種種

中華蜜蜂養殖學習間 發佈 2020-02-27T03:26:56+00:00

作者:黃世俊,黃革強群才能高產,但是強群不是「永久牌」,稍有不慎強群即變弱群,不但取不到蜜,甚至還可能蝕去老本,蜂逃脾毀。

作者:黃世俊,黃 革(湖南省永興縣教育局,湖南 永興 423300)

強群才能高產,但是強群不是「永久牌」,稍有不慎強群即變弱群,不但取不到蜜,甚至還可能蝕去老本,蜂逃脾毀。我們飼養中蜂多年,現據我們的經驗教訓,歸納出幾點,供初學飼養中蜂的朋友參考。

1、取蜜過度

流蜜期大膽取蜜,是飼養者獲得高產的主要手段。但是, 「大膽」必須把握一個「度」,就是根據當時蜜源植物花期 (初期、盛期、末期) 以及當時的天氣和下次流蜜期的遠近綜合評估來判斷取蜜的程度,即全取還是抽取。例如,1 種大面積植物剛剛開花,天氣預報近幾天天氣晴好,那就全取,或有王的脾不取;若是花開完則搶好天氣抽取,每群取 2~3脾。要有「愛蜂如子」的情感,留足飼料,保證蜜蜂不被餓肚子,切不可把蜜蜂當財奴,不管它的死活去掠奪它的「救命糧」。我們地處城區,蜜源稀缺,6月份取蜜千萬要小心,有的年份根本就不取,因為接著就是七八九 3 個月的度夏期,氣溫高、敵害多,如果缺飼料,非垮蜂不可。

2、 失察分蜂

保持強群,措施之一是不分蜂或控制分蜂。不分蜂的主要辦法是割除雄蜂房和摘除王台。摘王台,看似簡單,做起來卻非易事,因為摘多次之後,工蜂會「躲貓貓」,把王台造在邊角之處,加之在春天這樣的分蜂季節,脾上的工蜂、雄蜂堆得二三層,要找盡王台非常吃力。要是養幾十上百群蜂,就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找蜂王。一旦留下王台 (或台基),有強烈的「分蜂熱」時,蜂王在台內產下卵即會發生分蜂,而且一旦分蜂工蜂則失去小半,群勢會陡然下降。要是遇上流蜜期或接近流蜜期,則減產無疑。

3、 無王怠工

取蜜或檢查,有時會失王。失王大概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抖蜂傷王。強群蜂多,取蜜找王很困難,於是提起蜜脾便抖蜂。殊不知用力一抖, 蜂王會被重重地甩到箱底上, 可能受傷或致死。二是大意墜地。提脾有震動,蜜蜂受驚亂竄,要是蜂王被剪翅,則有可能墜落地上。筆者曾戴上老花眼鏡找王,看清了脾 上卻看不清地上,待收場時才發現地上有個小蜂團,蜂王在地上,已被無意踩死。三是驚飛喪命。提脾蜂王受驚,有時會飛出箱外,只要保持現狀,過幾分鐘蜂王會飛回箱內。但是,往往難以被人發現,一旦蓋好箱蓋,蜂王難以從巢門回箱。有位蜂友告訴筆者, 在 1 次查蜂后發現箱後紗窗上有蜂王,他立即把蜂王抓在手心裡,然後開箱,經過 1 min 左右才把蜂王放回箱內,然而下次檢查時,發現失王已久。原來他手有異味,時間久了,蜂王身上也有異味,再返箱時被工蜂視為敵人而被處死。蜂群無王,則混亂不堪,採集力會急速下降。

4 、換王停產

飼養中蜂必須每年換王,但換王卻有損失。因為1 只新王從出房、產卵到第一批新工蜂羽化要 40 d 以上,萬一第一隻處女王交尾失敗,再培育 1 只蜂王出來,勢必還要 20 d 以上,有這麼長的斷子期, 加之流蜜期的工蜂死亡率高,群勢就會出現「塌方式」下降。為了縮短這個「斷層期」,我們常常採取一些補救措施,儘量讓蜂王「站好最後一班崗」。最好辦法就是組織若干個小交尾群,例如把成熟王台割下來,將其頭部插入王籠,掛在母 (關王) 群的二脾之間(可多可少),待處女王出房後,再割小子脾加少量工蜂組織若干個小交尾群,新王交尾成功產卵後再介入需要換王的蜂群。

5 、缺飼停產

飼養中蜂令人最苦惱的事就是蜜源植物銳減。我所居住的城區, 20 世紀末,每年還有幾個大蜜源,現在都沒有了,有的只是 4 月份的柑橘, 還有 2 個小蜜源:6 月的女貞、9 月的鹽膚木。在這樣蜜源奇缺的條件下,如不注意補飼,則會造成蜂王停產,群勢很快變弱,甚至整群逃之夭夭。

6 、失管招敵

中蜂的天敵主要是巢蟲。筆者曾仔細觀察過蠟蛾產卵,它尾部伸出 1 條產卵管,十分靈活,可以伸到箱縫裡去,即使它不進箱,也可以把蠟蟲「送」進箱去。初學者對此容易忽視,一經二三代繁殖則不可收拾。

對付巢蟲,書刊上介紹了很多,我們都試過,有效但不理想。我們認為關鍵在於防,例如撲殺蟎蛾、加固蜂箱、經常換箱等。如果巢蟲上了脾,出現大量白頭蛹,最好的辦法是分批放入冰櫃冷凍。所謂「分批」,是指被凍過的巢脾放入蜂箱有了幼蟲時再換另一批。廢脾要清除乾淨,徹底消滅害蟲繁衍。

當然,中蜂強群變弱,還可以舉出許多例子,但 歸根結底就是管理不善。管理是一門科學,要掌握這

門科學我們體會主要是 2 字:能、勤。「能」就是學習飼養中蜂的有關知識,具備管理的能力; 「勤」就 要有「愛蜂如子」的情感,時刻關照它, 保證它有充足的飼料。正所謂「蜂家富豪萬事興」。請記住:管理就是生產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