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心再大,也頂不住BBC一而再地「醜化」

打逗逗豆 發佈 2020-05-24T06:13:33+00:00

據報導,一部剛剛獲得BBC預定的情景喜劇《Living With The Lams》遭到了近200名華裔與亞裔編劇、導演和演員的抵制。

在大部分觀眾心中,BBC一向以優質的紀錄片和名著改編劇聞名,「BBC出手必屬精品」的招牌深入人心 。

然而, BBC最近在中國觀眾心中的形象有些翻差。一則「BBC被質疑醜化中國奶奶」的新聞,鋪天蓋地湧上各大網絡平台熱門搜索榜。

BBC新聞

據報導,一部剛剛獲得BBC預定的情景喜劇《Living With The Lams》(《和拉姆生活在一起》)遭到了近200名華裔與亞裔編劇、導演和演員的抵制。有看過劇本的相關人士稱,其中部分情節令人感到不適,尤其是其中把「中國奶奶」醜化為「無賴」、「成天吐痰」的形象。

在中國社交網站任意打開相關的新聞評論,來自中國網友的憤怒都難以忽視。

對少數族裔持偏見

是歐美大眾文化的常態

瀏覽各大評論區,除了部分人的怒氣,還出現了另一種聲音,那是對於網友的「義憤」感到不解的質問聲。

「有必要這麼敏感嗎?」「其實BBC表現出來的也是事實啊。」「人家又沒有說是所有的中國奶奶,沒有必要以偏概全好嗎?」

一些網友指責另一批網友過於敏感,另一些則認為BBC以偏概全:中國奶奶的形象多種多樣,卻偏偏在影視作品中表現出如此素質低下的一面。更有人將此事上綱上線到了「種族歧視」的層面。

其實,國外的影視作品,涉嫌「歧視亞裔」的不在少數。

《破產姐妹》Han

2011年首播的美國情景喜劇《破產姐妹》,在網際網路上受到不少中國觀眾的追捧。歡笑之餘,有觀眾將關注點放在了劇中的亞裔男子Han這一角色身上,認為Han在劇中作為一名亞洲人,卻成為了「美國土著」嘲諷的對象,從身高、智商、行為都遭到了打擊和調侃,這是顯而易見的「種族歧視」。

《廢柴聯盟》Chang

與《破產姐妹》類似,美劇《廢柴聯盟》有一名亞裔演員常駐,扮演的角色為Chang。Chang在劇中除了是所有主角群嘲的對象之外,更是集落魄、自卑、狡猾等缺點於一身,劇中的主角團不帶他玩,他卻「陰魂不散」,不斷攪和別人的生活。在前5季中是個十足的負面角色。

在好萊塢,亞裔角色通常在影視作品中逃不開這三個刻板印象:「聰明」、「呆板」、「學習好」。當一種特質加上戲劇效果被放大,若沒有把握好分寸,總是容易陷入「種族歧視」的質疑中。

《逐夢魔女》

BBC此番並非首次涉嫌「歧視亞裔」。2017年,一部以三位生活在倫敦的華人女性為主角的喜劇《逐夢魔女》(Chinese Burn)出現在觀眾面前,三位主角在劇中刻意打破亞裔女性在西方「順從、甜美、擅長桌球」的刻板印象,但表現方式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講髒話、刻薄意、毀三觀。

豆瓣上,有網友對此劇憤怒地表示:「你們可以羞辱自己,但不要代表其他華人女孩,她們不需要你們這樣的羞辱!」

雖然這次《和拉姆生活在一起》還未播出,但有這樣的「前科」在,聽聞類似新聞的中國網友難免神經緊張。

需要被尊重,也需要貼近現實的作品

面對西方影視作品的「醜化」,明明應站在同一個戰壕的中國人,為何沒有統一戰線,反而出現了分歧?

其實,所有的事都是見仁見智。部分觀眾並非毫無緣由地敏感,另一部分觀眾也並非是平白無故地寬容。

《破產姐妹》厄爾

在《破產姐妹》和《廢柴聯盟》中,亞裔並非是唯一的「笑料」。《破產姐妹》中黑人厄爾將黑、白種族之間的矛盾擺在明面上,幾乎每一集都對此有過調侃。《廢柴聯盟》中,常駐角色Pierce作為一名腹黑老年人,出場便帶著「種族歧視」的屬性,在劇中對各個族群進行攻擊——當然,劇外也被大量觀眾選為最討厭的角色。

美國南加州大學曾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之前的兩年里,一半以上的電影、電視和流媒體劇集裡都出現過沒有台詞或者沒有名字的亞裔角色,他們基本都不是主要角色。

吳珊卓

而近兩年,這樣的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今年年初,第76屆金球獎將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頒給了亞裔演員吳珊卓,這是史上第一個亞裔視後。亞裔人群參與好萊塢的影視作品的比例正在逐漸增大,也開始獲得主流獎項的青睞。

對於這一進步現象,立場不同的亞裔共同為之喝彩。所以,無論是敏感還是寬容,都要講究一個分寸感,不能過於極端,也不能毫無底線,同時,有一個核心問題不能被忽略。

亞裔演員在好萊塢地位的提升,也代表著將有更多與亞裔相關的作品產生。2018年11月,中國上映了一部亞裔主演的電影《摘金奇緣》,這部電影在北美票房與口碑雙豐收,然而在中國卻有些水土不服。

這部電影雖然講述了亞裔人群的故事,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這卻是一部無法產生共鳴的好萊塢作品,縱然有華麗的畫面與劇情搭配,也難以打動觀眾。所以,在中國觀眾希望獲得尊重的背後,還有一份對真正能夠表現民族文化特性的作品的渴望。

《初來乍到》

2015年,一部以華裔家庭為主題的美劇《初來乍到》播出,這部劇講述了華裔家庭面臨不同的文化衝突史,努力融入異國的種種經歷。憑藉對華人群體的理解和尊重,《初來乍到》在中國獲得了不俗的口碑。

反觀BBC這兩次造成的觀眾不適感,不能真正代表亞裔亦或是華裔人種的作品,難以讓觀眾買帳。倘若從善意的角度出發,客觀表現真正的中國奶奶形象,或許也不必造成現在的情形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