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落花落果,及時預防、合理管理是前提,科學施肥才是高產基礎

農人顧流芳 發佈 2020-05-07T14:54:18+00:00

番茄種植地塊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植株上明明花芽很多,開花也不少,可坐果後卻發現植株上沒有幾個果,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又該如何防治呢?

番茄種植地塊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植株上明明花芽很多,開花也不少,可坐果後卻發現植株上沒有幾個果,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又該如何防治呢?番茄落葉、落花、落果,現在也是番茄保護地和露地生產上的重要問題。前期有的先是花蕾脫落,有的是落花,有的是果梗與花蕾連接處變成鐵鏽色後落蕾或落花,有的果梗變黃後逐個脫落;有的在生長中後期落葉,這讓番茄在生產上遭受嚴重損失。

番茄在農村屬於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在市場上也有很高的評價,不過在種植番茄的過程中卻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明明番茄已經開花非常多,但卻果不實,大部分的花和果實還開始就結束了;那麼,番茄種植戶應該如何來預防這種嚴重的落花落果現象呢?



流芳根據自身實踐和借鑑當地種植番茄大戶,分享有效植保措施如下:

我們都知道現在隨著菜籃子等惠民工程政策的措施,保護地種植面積大幅增加,市場對番茄的需求也在日漸旺盛,品種日益豐富。不過近年來,由於種植戶生產水平技術不高,番茄發生落花落果的現象日益突出,直接影響番茄生產的經濟效益。

一、番茄落花落果的原因


①、品種自身原因

1. 番茄植株開花過程中,在自身特性以及外部環境影響下,花器部分產生缺陷,發生脫落現象,常見的是部分番茄品種短花花柱現象,因無法正常授粉導致落花落果。

2. 番茄植株先天性營養不良導致胚珠退化,這種情況多為遺傳性的,常見的是胚珠退化後,子房無法膨大,發生脫落現象。

3. 植株無法進行授粉或受精導致落花落果,常見原因是配子不育、子房中激素含量過高或者過少,導致落花落果現象。


②、植株水分失調

番茄植株葉片繁密所需的水分較多,水分蒸發速度也隨之加快,尤其是果實在迅速膨大生長期的時候水分所需量越來越大。因此,在生長過程中,土壤過於乾旱,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果肉變粗,果實變小,降低質量。最後造成番茄成熟過早並且落果。

1、番茄開花期和坐果期會消耗大量養分,尤其是植株勢弱,根系吸收能力差,即便土壤有充足養分,也會因為吸收不足而引起幼果養分供應不足而脫落。


2、如果幼果期養分出現缺乏番茄幼果得不到充足營養,就會大量脫落。元素失衡過多施用複合肥,只重視氮、磷、鉀大量元素的補充,忽視了鈣、硼、鋅等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卻不知番茄落果與硼、鈣等中微量元素密切相關,不注重中微量元素使用的果園也會出現落果現象。

3、幼果期是番茄對水分需求的敏感時期,水分不足,養分不能正常的運輸,從而影響幼果的生長,導致芒果落果現象。


③、施肥不科學

番茄種植戶在施肥時都選擇單一施肥,這樣非常容易造成植株吸收其他營養元素障礙,而番茄植株的良好生長是需要各種營養均勻吸收。

a. 番茄植株缺氮,花序分化數會減少,前期果型尚正常,但果實橫徑變小,成熟期會提早且品質良好。但因缺氮葉片中許多養分向果實轉移,葉片褪色明顯,結果枝上部果實落果嚴重。追肥後,枝條生長會恢復,但果實容易褐變並落果。


b. 番茄植株嚴重缺鉀,會出現葉燒現象、枝梢停止生長,常有瓢型果出現,缺鉀會導致根系生長不良,出現發黑、脫皮和腐爛現象,進而導致落果發生。

c. 番茄植株對鈣的需求很大,缺鈣時最上展開葉突然白化並出現褐色斑點,導致落葉,下部葉片生長正常,枝幹則成黑褐色並萎縮,嚴重時,根系伸長明顯受阻,容易腐敗並有特殊強烈的有機酸臭味,果實變黑提早脫落。

溫馨提示:在番茄植株生長敏感時期,用藥不當,同樣也會造成落花落果的。例如在花期,種植戶在使用農藥、葉面肥,作物生長調節劑時,因使用錯誤,濃度過大,甚至假藥劑的話,也是會造成藥害、花朵異常,最終出現落花落果的現象。



二、預防番茄落花落果的植保措施

番茄植株從開花到坐果期,遇到陰雨天氣,溫度過低導致花器官缺陷,從而引起大量落花,不易坐果,就算坐果後期也因病害落果。同樣在澆水後,也會引起落花落果現象。番茄落花落果嚴重時,可使產量低下,並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①、選擇適宜品種

1. 種植戶應知道大果型品種易落花,小果型品種不易落花。因此,在生產的過程要注意選擇不易落花的果型。對於棚內種植應加強大棚溫調節。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超過30℃應及時通風;夜間溫度在16-17℃最佳。

2. 落花落果與蕃茄的品種有直接的關係,應當保證果與花之間的適應性,根據種植的需要制定重點防控政策。



②、植株調整

(1) 、適時抹去側芽並及時疏花疏果,保持果大均勻。一般每穗果先留5至6個,當果實長至直徑約2厘米時,再將畸形果、病蟲果除去,保留4至5個果實即可。但番茄的前幾穗果切不可留果過多,以防營養集中供應果實的膨大,導致上部落花落果嚴重。

(2)、合理密植,及時調整植株。並在植株生長過程中要除去分枝以下的側枝,摘掉老葉、病葉,及時整枝打杈,形成合理的植株結構,同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

(3) 、疏果時注意植株和果實的比例來選留,對病果、畸形果一律清除掉,集中營養減少落花落果的幾率。在花期過後,由於天氣溫度過高或過低,或一些災害性天氣所致,影響了果樹的受精或受精質量異常,也是導致落花落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必要時,種植戶還要採取人工輔助授粉,或放養蜜蜂等措施,提高果樹授粉質量,減少落花落果。



③、科學用肥

① 種植戶應加強田間管理,科學合理施肥,建議重施有機肥,配施速效肥,和植株必須的微肥,使植株營養均衡全面。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並結合搭配使用複合肥、鈣肥。能較長時期地供給植株所需的養分,不斷地補充營養,恢復樹勢。也為翌年生長結果準備物質條件。

② 在番茄的種植過程中,分為前期追肥和後期追肥。在施基肥的基礎上根據各個時期的需肥特點進行補給肥料,以調節植株生長與結果的矛盾,保證高產、穩產、優質。追肥的具體時期和次數,應根據植株生長狀況和土壤肥力而定。在雨季及近熟期一定要控制水分,注意排水。

③ 番茄植株前期澆水管理以控為主,尤其是開花期間土壤水分不能過高,並在開花前噴施菜果壯蒂靈提高花粉質量,增強循環坐果率,減少落花落果發生,使番茄連連穩產優質。同時注意磷鉀肥配合施用。並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養肥有效成分利用率,灌水時採取晴天早晨灌和隔溝灌水法。

④、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

對使用生長調節劑,能夠明顯的改善因低溫與光照不足而導致的落花落果現象,現在也在各個農村大面積的普及與應用,能夠有效提高番茄的品質與產量。


注意事項:番茄生長調節劑不可使用金屬容器噴塗。應注意控制藥液,當天使用當天配置,如果有剩下藥液要密閉妥善保管。使用多種藥劑時,要用顏料進行分類標記,避免重複噴塗。注意全開花與半開花的時效性,多在開花前 3 天到開花後 3 天。注意噴洒時間,儘量避開中午操作,防止發生植株畸形。


⑤、病蟲害防治

1、病蟲害防治的關鍵在於主要是防控為害蕃茄花情況的根源,具體應當加大對灰霉病、潰瘍病和條斑病等問題,應當採用藥劑防治的方法,具體可以採用百菌清、四基托布、或者多菌靈等藥劑。為了提高藥劑預防的有效性,流芳建議可使用農用鏈黴素或銅製劑。

2、在防治病蟲以預防為主,加強檢查,及時針對性的進行防治的前提下。種植戶也需要及時收穫,以防病害侵染。在採摘的同時去除病、爛、蟲果,攜出園外深埋,以防人為傳染。


以上就是番茄在開花之後,落花落果嚴重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方法的植保介紹。番茄植株的坐果率直接和番茄的產量掛鈎,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在坐果的階段不管是營養方面還是水分管理都需要種植戶格外重視,爭取多掛果,將番茄生產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