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師敵軍猛撲過來,是我軍兵力三倍,粟司令:後撤三十里必勝

林美倩 發佈 2020-06-10T22:18:11+00:00

15個師敵軍猛撲過來,是我軍兵力三倍,粟司令:後撤三十里必勝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加緊了對新四軍蘇浙軍區部隊的進攻,多次派部隊進攻我解放區。有一次,15個師的國軍猛撲過來,是新四軍兵力三倍多,粟司令說:後撤三十里必勝,後來果然取勝。

15個師敵軍猛撲過來,是我軍兵力三倍,粟司令:後撤三十里必勝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加緊了對新四軍蘇浙軍區部隊的進攻,多次派部隊進攻我解放區。有一次,15個師的國軍猛撲過來,是新四軍兵力三倍多,粟司令說:後撤三十里必勝,後來果然取勝。

1945年2月12日,國軍集中5個團從孝豐向新四軍三縱7支隊發起攻擊。天目山第一次反頑戰鬥打響,三縱7支隊奮起反擊,一縱日夜兼程至孝豐以北支援,至18日第一次反頑戰鬥勝利,殲敵1700餘人。

隨後,國軍又出動12個團分左中右三路,成馬蹄形向孝豐分進合擊新四軍,雙方在孝豐周圍的山地反覆爭奪,激烈戰鬥後,新四軍以少勝多,完全占領天目山,並解放了臨安,第二次反頑戰鬥又勝利結束。

1945年6月19日,國民黨第3戰區集中15個師共7.5萬人,向新四軍蘇浙軍區部隊發動第三次全面進攻。而新四軍迎戰部隊只有2萬餘人,不到敵人的三分之一,敵眾我寡的態勢非常明顯。

新四軍蘇浙軍區的粟司令員提出:後撤三十里必勝。他認為,新四軍兵力不足,不宜和敵軍進入消耗戰,新四軍應該大舉機動,讓敵人孤軍深入產生脫節,這樣新四軍再乘機破敵,必能取得勝利。

於是,粟司令員下令部隊全面後撤三十里,放棄新登、臨安,集中於孝豐地區,新四軍的主動撤退使國民黨軍隊產生錯覺,以為新四軍是潰逃,國軍立即分批冒進。新四軍乘敵軍立足未穩之機發起新登戰役,並占領了新登。

隨後,新四軍又主動撤出孝豐城,將國民黨軍右翼兵團主力四面包圍。1945年6月23日晚,新四軍發起全面總攻,經兩晝夜激戰,將國民黨軍第79師及突擊第1、第2縱隊大部殲滅,新四軍乘勝追擊至黃湖鎮。

新四軍連續作戰各個擊破兩路頑軍,經過5晝夜惡戰,最後擊潰國民黨軍隊,取得天目山第三次反頑鬥爭的勝利。此次戰役,共殲國民黨頑軍6922人,新四軍傷亡指戰員820人。粟司令員在指揮天目山三次反頑戰鬥中勇於創新,因時而變,因地而變,因敵而變,突破新四軍一貫以分散式打內線的游擊戰術傳統,體現了他高超的指揮藝術和才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