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掌控軍隊3萬餘人的毒梟,建立獨立王國!毒品只賣歐美日

王鋼sssss 發佈 2020-06-13T23:57:53+00:00

曾掌控軍隊3萬餘人的毒梟,建立獨立王國!毒品只賣歐美日!坤沙,中文姓名張奇夫,著名毒梟,亦是緬甸軍閥,前撣邦解放軍(MTA)總指揮,因海洛因而聞名世界。他曾主宰世界四大毒品產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區,1989年金三角毒品貿易達到最高峰時,坤沙控制了整個金三角地區毒品貿易的80%。

曾掌控軍隊3萬餘人的毒梟,建立獨立王國!毒品只賣歐美日!


坤沙,中文姓名張奇夫,著名毒梟,亦是緬甸軍閥,前撣邦解放軍(MTA)總指揮,因海洛因而聞名世界。他曾主宰世界四大毒品產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區,1989年金三角毒品貿易達到最高峰時,坤沙控制了整個金三角地區毒品貿易的80%。但他一生毒品絕不賣給中國,只賣歐美日!美國曾懸賞200萬美元捉拿這位曾經的世界第一毒梟!

從「毒品小販」到「世界毒王」

坤沙於1933年出生於緬甸撣邦萊莫山弄掌大寨,其母是中國人,父屬緬甸撣族。他有三個名字,中文名字叫「張奇夫」,緬甸名字為「關約」,「坤沙」則是泰國名字。坤沙5歲時母親去世,他由祖父母撫養成人,從小未讀過書。上世紀50年代初,坤沙混跡於流竄撣幫的國民黨殘部中,學會了一些軍事常識和技術。後來,他組織了一支毒品的小小販毒武裝。

1962年,坤沙向緬甸政府宣誓效忠。獲得合法身份後,他一方面在自己的控制區大力發展罌粟種植,建卡徵收毒品過境稅,建立嗎啡和海洛因提煉廠,直接生產和銷售毒品;另一方面他擊敗和收編各小股販毒武裝,擴大自己的勢力。1967年坤沙販毒集團與大毒梟羅興漢大戰一場,得勝後他控制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產和大部分販運業務,因此,他曾得意地自稱為「鴉片大王」。

「治軍有方」創立「獨立王國」

上世紀80年代,坤沙控制了長達400公里的泰緬邊界線,緬甸撣邦東部與泰國清邁、清萊、夜豐頌三府接壤的狹長地帶都成了他的「獨立王國」。坤沙在泰國清萊府夜莊縣麥開區選擇了萬欣德村(又名「滿星疊」)作為其「王國」的「都城」。

在大約10年的黃金時代里,他身邊有3000名精兵,總部霍蒙駐兵6000人,撣邦從南至北還有約兩萬人的武裝也由他指揮。他本人住在離霍蒙大營約10公里處一所稱為「白宮」的豪宅里。

坤沙治軍威恩並重。他本人像個白面書生,並不凶神惡煞。雖識字不多,卻頗尊重「讀書人」。據稱他對其同伴講義氣,對撣族人重感情,待人隨和,甚至常噓寒問暖以示關懷,頗有些草莽英雄的氣概。儘管坤沙販毒無數,卻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作為表率,並規定任何人發現其部下吸毒均可當場處決。

更名「撣邦革命軍」變成「名族英雄」

坤沙軍隊實行供給制,每個士兵每月還發給津貼。中隊長以上官員按職務大小在海洛因提煉廠占有股份,按股分紅,經濟十分寬裕,因而大多死心塌地為坤沙賣命。坤沙能在「金三角」崛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巧妙地利用了「金三角」長期存在的民族問題和民族矛盾。

坤沙1969年被緬甸政府誘捕後,他的得力助手張蘇泉立即在政治上來了個180度的轉彎,把其販毒武裝更名為「撣邦革命軍」。並宣稱:要為撣族同胞的「自由獨立」鬥爭到底,他們製造和販運毒品是為撣邦的獨立「革命運動」籌措必要的「經費」。這樣,坤沙轉眼之間就由「鴉片大王」變成了「民族英雄」,把一場從事毒品活動的骯髒勾當,化為「神聖」的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鬥爭。因此,坤沙雖然遭受到緬甸政府軍的圍剿,但卻博得撣邦反政府人士的擁戴和讚譽。

「鴉片王國」的覆滅

1993年11月,緬甸政府軍開始對坤沙領導的蒙泰武裝發動攻勢,先後占據了坤沙的一些據點。此時的坤沙年事已高,開始無心戀戰。61歲時,坤沙曾表示願意向緬甸政府投降。他說,自己想隱居鄉里,養雞種菜,安靜地度過餘生。當時,美國正懸紅200萬美元緝拿他。1995年12月,政府軍對坤沙採取新的軍事行動。1996年1月5日,坤沙領導的蒙泰武裝開始向政府投降,到18日,共有9749人向政府繳械,共交出輕重武器6004件,其中包括地對空飛彈。當天,他出席在他總部洪孟舉行的受降儀式。此後,坤沙便隱居於仰光,2007年10月26日,在寓所病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