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工程暖人心 讓家更暖天更藍

鶴壁新聞網 發佈 2020-05-29T20:23:56+00:00

在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動,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區齊心協力攻堅,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參與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普及、農村低溫空氣源熱風機及數字智能化成型生物質取暖爐推廣、城鎮和農村既有建築能效提升改造、農村燃氣普及和電網改造六大工程積極穩妥推進。

農村天然氣普及工程讓廣大農民告別煙燻火燎的生活,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燃氣管網「村村通」工程讓廣大農民告別煙燻火燎、燒煤做飯的日子,實現天然氣做飯。

數字智能化成型生物質取暖爐取暖效果得到群眾認可。

為農房貼保溫材料。

安裝低溫空氣源熱風機後,冬季室溫可很快升到20攝氏度。

能做飯能取暖、煙氣少的數字智能化成型生物質取暖爐深受偏遠農村地區村民歡迎。

編者按

5月的鶴城大地,草木蔥蘢,一派生機盎然景象。歷時三載,我市清潔取暖試點建設將迎來終期驗收。

對於地處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鶴壁來講,紮實做好清潔取暖工作,成為我市既保藍天又保溫暖的有效措施。清潔取暖旨在滿足建築室內採暖熱舒適的條件下消耗最少的化石能源、形成最少的污染物排放。而實現清潔取暖需要從3個環節發力:通過建築保溫技術降低對熱量的需求;通過高效、智能的輸配系統降低輸配過程供暖損失;通過選擇高效節能清潔的熱源實現清潔取暖。

借試點之力,乘示範之勢。2017年,我市搶抓清潔取暖建設主動權,成功申報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清潔取暖率要達到100%,散煤取暖要實現清零,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向城市高質量發展吹響的嘹亮號角。

在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動,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區齊心協力攻堅,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參與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普及、農村低溫空氣源熱風機及數字智能化成型生物質取暖爐推廣、城鎮和農村既有建築能效提升改造、農村燃氣普及和電網改造六大工程積極穩妥推進。

汗水澆灌收穫,實幹篤定前行。3年試點建設成效顯著:生活散煤全面清零,城鄉面貌煥然一新;電取暖、氣做飯、房保溫、煤清零成農村地區「標配」,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秋冬季空氣品質主要指標「兩降一增」,PM2.5下降指標達到國家要求,城市天空更藍。

鶴壁敢闖「無人區」,勇爭「第一名」。2017年度、2018年度,清潔取暖試點城市考核成績位列全國第一、第三,是全國唯一連續兩年考核優秀的試點城市。鶴壁的清潔取暖建設者和參與者敢於嘗試、勇於創新,不僅使試點成效全國領跑,總結出的「鶴壁模式」廣受認可,還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今日起,本報重點從我市清潔取暖項目建設、清潔取暖「鶴壁模式」、大力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及清潔取暖成效領跑全國4個方面進行專題報導,以饗讀者。

□本報記者 王帥

鶴壁是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之一,2017年成功入選首批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3年來,我市始終把清潔取暖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堅持「企業為主、政府推動、技術創新、居民可承受、運行可持續」的推進方式,從「熱源側」和「用戶側」雙側發力,大力推進清潔取暖項目建設,全面完成各項既定目標。

冬季窗外寒風蕭瑟時屋裡暖意融融,在我市農村地區已是隨處可見。

通過一組數據,可以感受到城鄉居民過冬環境的顯著變化:新增集中供熱覆蓋面積2067萬平方米,全面完成散煤清零目標,清潔取暖率達到100%;城鄉建築能效提升改造662萬平方米,超額完成目標任務;農村熱源清潔化改造惠及農戶15萬餘戶。

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技術支撐

統籌推進清潔取暖試點工作

為保障民生、捍衛藍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頂層設計,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推進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全程引領工作推動;領導小組在市城市管理局設立辦公室,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農村地區冬季採暖現狀如何?為此,試點工作啟動初期,我市組織專人走訪100餘個行政村,發放問卷3000份,對全市尤其是農村地區取暖現狀、用熱習慣、住房結構、經濟承受能力等全方位調研,掌握了取暖現狀和底數。

為儘快縮小與其他地區差距,避免走彎路,由市長帶隊多次赴北京、河北、吉林等省市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增強清潔取暖工作的針對性和可行性。同時,我市科學謀劃、高位引智,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建科院、河南省建科院等院校開展技術創新合作,為打造「鶴壁模式」提供標準化、專業化技術支撐。

清潔取暖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系統性強的工程,全市上下一盤棋,聚力聚焦重點工程。

工程推進的背後,離不開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的鼎力支持。在中央財政資金引領、地方財政資金配套的同時,我市積極創新資金籌措途徑,吸引社會資本助力。截至目前,全市實際到位資金21.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3.5億元,地方財政資金8.3億元,全部用於支持項目建設。

熱源清潔化改造:

宜字當頭,花錢不算多,家裡也暖和

熱源清潔化是推進清潔取暖的重要一環。我市採取「宜電則電、宜氣則氣」的清潔取暖原則。利用3座熱電廠全部實現超低排放的有利條件,我市在城區及城鄉接合部、濬縣和淇縣城區大力推廣超低排放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在熱網覆蓋不到的區域,靈活選擇空氣源熱泵等清潔取暖形式,不斷消除供熱盲區。

農村地區是冬季清潔取暖難啃的「硬骨頭」。根據農村地區資源稟賦、用熱習慣、經濟水平等情況,我市在熱源選擇上主推低溫空氣源熱風機和數字智能化成型生物質取暖爐,實現資源用得好、財政補得起、設施跟得上。

淇濱區崗坡村是我市清潔取暖試點建設的首批村莊之一,以前村民過冬取暖主要靠燒煤,在清潔取暖補貼政策支持下,如今村民全部用上了乾淨又暖和的低溫空氣源熱風機供暖。

掛在臥室牆壁上,乍一看以為是暖氣片。「這是俺家2017年冬天安裝的熱風機。這機器冬天當暖氣、夏天當空調,接上電源,一鍵開啟,制熱製冷都很快,關鍵還省電。」韓同山說。

韓同山是崗坡村第一戶安裝這種新式採暖設備的村民,他說:「以前冬天都是燒煤,再通過暖氣片取暖,麻煩不說還髒得不行,火得一直燒著,要不然暖氣片就涼了。不像這個熱風機,乾淨衛生,而且隨用隨開就行。」

設備到底省不省電,他專門在20多平方米的臥室做過試驗:天不太冷的時候,1小時耗電0.8度到1度;天很冷的時候,1小時耗電1.3度到1.4度。

「開空調取暖,一天下來得30多塊錢電費,熱風機開一天電費只要十七八塊錢。而且買設備有補貼,一台熱風機只掏千把塊錢,加上電費有優惠,能給老百姓省不少錢。」韓同山說。

在偏遠山區和基礎設施較落後地區安裝數字智能化成型生物質取暖爐,也是我市推廣清潔熱源的另一重要途徑。

取暖爐點火、鼓風、送料等操作可實現智能化控制,操作簡單方便。鼠年春節前,淇縣高村鎮新鄉屯村牛玉芳家用上了我市試點推廣的第五代生物質取暖爐。

「一個這樣的爐具能帶熱兩間屋子,自動下料,一天都不用管它,爐灰和煙氣也很少。開小火,不耽誤做飯,室溫也能保持在18攝氏度。」牛玉芳說。為在山區推廣清潔取暖,我市對購買生物質爐具的農戶給予補貼,每台設備農民只需付1000元左右。

截至目前,我市已推廣安裝低溫空氣源熱風機13.13萬戶,安裝數字智能化成型生物質取暖爐2.13萬戶,實現了取暖方式接地氣」。

城鄉建築能效改造:

分類施策,建築「穿棉衣」,溫暖雙保障

除了熱源清潔化外,給房屋外牆、屋頂和窗戶「穿上」保溫材料,提升建築能效水平,是我市冬季清潔取暖「用戶側」改造的主推技術路線。而這種方式對解決供熱能耗高、採暖舒適性差、降低「返煤」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淇濱區大賚店鎮田辛莊村肖永梁家房子蓋起來已有20多年,磚混結構的房屋被周圍新蓋的房子包圍其中,顯得不僅破舊而且「單薄」。

現在,房子穿上了一層「外套」:厚度七八厘米的「保暖衣」。遠遠看去,外牆粉刷一新,走近一看,是厚厚的一層擠塑聚苯板。就是這種保溫材料讓他家的老房子冬天室內不再滴水成冰,即便冬天不開熱風機,屋裡也明顯比以前暖和多了。

同村的田貴成家房屋「待遇」更高級。除了安裝低溫空氣源熱風機、外牆粘貼具有保溫性能的擠塑聚苯板,房齡超30年的老房子瓦制坡屋頂、木質窗也被分別安裝了保溫吊頂和保溫窗簾。

我市清潔取暖技術支持團隊成員、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單明向記者介紹,鶴壁農村地區房屋普遍存在牆體薄、窗戶老化且縫隙大、房屋過高等現象,房屋保溫性能差。要想降低冬季取暖能耗,根據房屋施工條件和村民家庭經濟狀況,可對外牆、屋頂和窗戶等圍護結構進行保溫改造。

「外牆保溫主要採用粘貼擠塑聚苯板。窗戶改造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更換成雙層玻璃窗,但成本高,1平方米造價約200元;另一種是安裝保溫窗簾,成本要比雙層玻璃窗便宜一半以上。」單明說,屋頂改造主要有3種途徑:坡屋頂使用帶熱反射材料的保溫棉做吊頂;平屋頂刷保溫砂漿;已做過普通吊頂改造的屋頂,在吊頂上方鋪設裝有輕型保溫顆粒的保溫袋。

經第三方機構測評,經過外牆保溫改造的房屋能效提升在30%以上;對外牆、屋頂、窗戶同時保溫改造,能效提升40%以上。

農房能效提升改造後被粉刷一新,村莊顯得乾淨整齊。清潔取暖不僅「刷新」了村容村貌,也「刷新」了農民的生活方式。

與農村相比,近些年,我市城區大力推廣建築節能改造。新建建築嚴格執行75%節能標準,爭取最大限度降低居民取暖負荷和支出。試點建設以來,全市完成城鄉建築能效提升改造達到662萬平方米。

配套改造:

電網升級,燃氣進村

電取暖、氣做飯更可靠

按照國家提出「宜電則電、宜氣則氣」清潔取暖原則,我市結合實際,確立了「電取暖、氣做飯、房保溫、煤清零」的技術路徑。為保障清潔取暖效果,把電網改造和天然氣管網鋪設等清潔取暖工程納入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的重要內容。

我市確定「煤改電」為主推技術推廣路線,高度重視「煤改電」配套電網升級改造工作。試點建設以來,「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累計投資4.64億元,涉及22.1萬戶,共計575個村莊(社區)實現電網改造。「煤改電」村莊的電網供電能力大幅提升,「煤改電」用戶戶均容量由改造前的1.83千伏安提升到4.36千伏安,有力保障了冬季居民取暖安全可靠用電。此外,執行「電代煤」居民峰谷分時電價和打包交易電價優惠政策,進一步降低居民的用能成本。

農民告別燒煤、燒柴做飯取暖的生活,用上了乾淨方便的天然氣。我市自清潔取暖試點建設以來,以「氣做飯」為主的餐炊清潔化基本形成。除了天然氣雙氣源供氣保障有力,我市天然氣基礎設施完善,燃氣管道基本覆蓋全市城區、縣城和城鄉接合部,平原地區農村基本實現管道天然氣「村村通」,丘陵和山區等偏遠地區建設燃氣瓶組站,實現天然氣覆蓋。

實踐證明,推進清潔取暖、加快散煤治理,對改善北方地區大氣環境具有積極作用。2019年至2020年秋冬季,我市PM2.5濃度較2016年至2017年秋冬季由每立方米103微克下降至80微克,3年降幅達22%;重污染天數由36天下降至19天,降幅達47%。同時,節能減排效果突顯,每年直接節省燃煤7.9萬噸、替代燃煤41.8萬噸,相當於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30.2萬噸、二氧化硫2000噸、氮氧化物500噸,我市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綠色發展貢獻了應有的力量。

策劃、統籌:尹新婷 王帥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由張志嵩、王帥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