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正手要跑到,反手忌跑過,步伐最高境界,是移動中有節奏感

羽毛球必看 發佈 2020-05-30T01:01:55+00:00

打羽毛球時,正手要跑到,反手忌跑過,正手跑不到位,一是擊球點低,二是擊球時候很難藉助到身體的力量,三如果大力擊球還容易傷及肘部,反手則相反,忌諱跑過了,力矩變小不說,球還擊不到甜區,另外就是夾著大臂或肘部彎曲過大,不利於發力,還容易受傷。

打羽毛球時,正手要跑到,反手忌跑過,正手跑不到位,一是擊球點低,二是擊球時候很難藉助到身體的力量,三如果大力擊球還容易傷及肘部,反手則相反,忌諱跑過了,力矩變小不說,球還擊不到甜區,另外就是夾著大臂或肘部彎曲過大,不利於發力,還容易受傷。

後場擊球後退最後一步要大,右腳要蹬住,向前上蹬,瞪起瞬間,快速引拍擊球,節奏感最好,擊球之後,則左腳要蹬住,向前方蹬,蹬住瞬間,根據對手主被動狀態選擇回動速度,節奏感非常重要,步伐的最高境界不是移動快,而是移動中有節奏感,而節奏感不是孤立的,是和身體協調律動,和上身擊球動作協調配合的。

混雙不要勉強用頭頂擊球,否則很難回到正手位,男雙沒關係,因為同伴也許可以補防,另外就是混雙男準備姿勢最好右(腳)前左(腳)後,男雙則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和對手打法選擇左前右後、右前左後或者左右腳平行站位,場上左腳最好時刻小墊步移動,調整重心,平衡身體,利於下一拍獲得更好的身位。

接發前,雙腳不能站得很實,要穩定而靈活,重心下降,身體略微前傾,對方擊球瞬間之前,身體還可以左右或前後適度晃動,參看很多網球運動員的接球準備步伐。

我有時在想,羽毛球擊球瞬間有重心在一隻腳的時候,也有重心在兩隻腳的時候,是否把這兩種情況區分開來重點體會、研究一下,結果是,身位與擊球點合理、相對大力量擊球的情況下,一隻腳重心的情況偏多,相反救球夠球和網前小球的情況下,兩隻腳重心稍微偏多些,於是我把這種偏重一隻腳重心的命名為"T「重心,而偏重兩隻腳重心的命名為」∏「重心。

步伐的連接、交換、轉折極其重要,不僅僅需要靈活、迅捷,更要自然、流暢,很多人單純跑步伐快得很,似乎一點問題都沒有,但一上球打球,就顯得十分吃力、生硬,關鍵就是步伐的連接與交換生疏、生硬,因此,整體移動的速度也會大打折扣。

步伐中,兩隻腳最重要的三個維度是左前右後,右前左後和左右腳平行站位,一般情況下,左前右後,上網相對慢,但後退相對快一些,防守的時候,右側球順手,左側相對差點,右前左後則相反,上網很快,但後場因為要轉身,所以稍微慢點。

防守的時候,偏身體左側的球順手,偏身體右側的球要墊步,左右腳平行站位,一般接追身球、右側球和前場球要快一些,好處理一些,但處理左側球和後場球相對慢點。

其實上述還可以做這樣的歸納與總結,你的身體偏向哪一邊,則接那一邊的前場球順手,相反方向的球因為要調整步伐所以相對就慢些,此外,因為我們說的是右手執拍,所以,右腳在前就適合網前球的處理,右腳在後就適合後場球的處理。

而平行站位,右側相對於左側球自然也更有優勢,這就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一般人反手都差的原因,有一個特例,即喜歡用反手的人,右腳一般在前,因為這樣既上網快,又退反手比較快,唯一不足的就是右後場的球處理起來比較慢一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