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被稱為最能打仗的帝王?

天涯何處不識君 發佈 2020-04-11T02:51:22+00:00

就功業來說,李世民具有卓越的文治才能,造就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而其遠征漠北的進取精神更是被毛澤東盛讚為:"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雖然李淵是隋煬帝表親,李世民亦屬於皇親國戚,但是他從小便無頑固子弟習氣,習文挑燈夜讀,習武聞雞起舞。

唐高祖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但是打天下的頭號功臣卻是他的次子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就功業來說,李世民具有卓越的文治才能,造就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而其遠征漠北的進取精神更是被毛澤東盛讚為:"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雖然李淵是隋煬帝表親,李世民亦屬於皇親國戚,但是他從小便無頑固子弟習氣,習文挑燈夜讀,習武聞雞起舞。18歲時促使李淵舉兵反隋,李世民任前線指揮。在擒獲王世充、竇建德等戰役中顯示了他高超的軍事才能,為唐朝一統江山立了頭功。

唐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突厥經常越過長城劫掠,李淵定都長安後因覺受到突厥軍事威脅,一度要燒毀都城南遷。李世民力阻其父懦弱之舉,並且親率騎到陣前示威突厥。李世民登基後,便將"突厥利在擄掠,專靠防守不能制止,須將其消滅"之言宣布於朝臣。而後唐軍由之前防守轉為進攻,直搗東突厥腹心之後,又擊潰和收降了西突厥各部。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足夠的物質基礎才能確保戰略戰術的確立與實施。唐朝初期百廢待興之際,李世民日日親率御林軍與衛隊練習騎射,就連皇家禁苑都設成馬場。僅到唐初40年,官馬便已經繁殖到70萬匹,,史料記載"秦漢以來,唐馬最盛"。

630年,唐將李靖曾率3000精騎在寒冬中千里夜襲,直搗突厥老巢,斬敵騎萬名而自身僅損千名,並生擒頡利可汗,幾十萬突厥人馬就此崩潰。唐軍越野、耐寒和騎射能力都不弱於在北方遊牧中成長的突厥兵在這場中國古代罕見的戰例中顯示的淋漓盡致。大唐這一雄風不下於強漢,引後世無數英雄敬佩。

李世民的"能打",不僅體現在他打敗隋軍,建立唐朝;操練騎兵,擊潰匈奴,還體現在他以民為本的思想,唯才是任並虛心納諫廣開言路的胸襟上,體現在他依法辦事,鐵面無私的氣度上。正是他所具有的這些品格精神,這些文治武功,才成就了歷史上繁榮的"貞觀之治",以此為基礎,武則天才能做到"政啟開元"。李世民在歷代君王中獨領風騷。"最能打仗的帝王",除他無人可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