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植物對枝幹的造型要求,這樣構思,起到「藏」與「隱」的作用

家之居盆景 發佈 2020-06-03T23:51:31+00:00

盆景的枝主要由側枝(主幹左右兩側的樹枝)、後枝(主幹後面的樹枝,也稱為射枝) 和遮干枝(在樹木觀賞面能夠起到遮掩樹幹,使樹幹「時隱時現」的樹枝)三部分所組成。

樹木盆景造型中,側枝常落位於有利位置,外展構成樹形,而後枝和遮干枝常落位於不 利位置,起點綴與修補作用。從樹木正面來看,側枝的落位一般是在主幹彎曲的頂部(凸起 部)伸出,這樣既蒼勁有力,又符合自然樹態的面貌 ;後枝與遮干枝是在彎曲的途中落位, 要布局巧妙,穿插自然,才能起「藏」與「隱」的作用。

枝條造型要講究前後錯落,層次分明,避免重疊落位。在正面布局時,應注意儘量避免 側枝、後枝、遮干枝三者之間重疊落位,以體現「露中有藏」的藝術表現形式。

在造型中,一般是側枝最長,後枝次之,遮干枝最短。從上下來說,底部枝條最長,自 下往上漸短。

枝的造型是由枝的外展方向和曲直來決定的。其表現形式有上升、下垂、橫生、逆行、 挺直和蟠曲,姿態多變,各有特色,對樹木的整體造型有著重要影響。

平行中稍向下飄,其主脈迴旋跌宕,次脈小枝揚起,曲節自然流暢,從而 使樹勢蒼勁飄逸,富有動感,多用於飄逸的斜乾式樹形或直干樹的一側,左飄或右飄。

樹枝由樹幹橫生而出,主脈平中微曲,次脈分展,細枝鋪開,外廓平 行,顯得寧靜飄逸。有「雲片」形和自然形兩種,常用於直乾式樹形。

主脈節曲向外擴散,伸延到足夠的空間才生出次脈,次脈明顯彎曲回頭向 上,或向相反一側延伸,形如雞爪,蒼勁有力,在製作時注意枝條走向的協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