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雲南3名科技工作者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掌上春城 發佈 2020-06-03T00:24:06+00:00

今年大會主題為「科技為民、奮鬥有我」,三代半導體創新團隊等10個團隊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牌,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丁健院士等28人獲授全國創新爭先獎章,上海交通大學丁奎嶺院士等258人獲授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掌上春城訊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當天在北京舉行。雲南3名科技工作者獲獎。

全國創新爭先獎由中國科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部、國資委於2017年共同設立,評選頒獎周期為3年。本屆評獎特別設立「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專題,表彰為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的科技工作者。

今年大會主題為「科技為民、奮鬥有我」,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創新團隊等10個團隊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牌,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丁健院士等28人獲授全國創新爭先獎章,上海交通大學丁奎嶺院士等258人獲授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其中雲南有3名科技工作者獲獎,分別為大理大學校長王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劉光華,迪慶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提布。

王華:創新是一座熔爐

王華是大理大學校長,兼任昆明理工大學省部共建複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等,是雲南省科技領軍人才和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主持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等38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

王華構建了閃速爐-頂吹爐-自熱爐三爐系聯動的高氧化鎂複雜鎳資源火法冶煉新工藝及冶金爐體系,突破了低品位高氧化鎂複雜鎳資源高效利用和銅鎳有效分離的世界性冶煉技術難題。提出了冶金爐窯動量-質量-熱量傳遞過程非線性協同強化的學術思想,研發了冶金爐窯強化供熱系列技術和加熱爐均勻精準加熱技術,相關技術應用到全國十餘家單位,部分技術出口美國、德國、日本等21個國家,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劉光華:播種希望的熱土

劉光華現任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兼任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副秘書長、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等。近3年來主持和參與各種科研、推廣和科普項目10多項,發表論文10餘篇,出版專著5部,獲科技獎勵2項(其中省部級成果獎1項、地廳級獎勵2項),獲實用新型專利2件。作為中國科協九大代表爭取承擔了九大代表調研課題「增加學會凝聚力調查研究」等。先後獲批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雲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和雲南省保山市產業建設領軍人才等人才稱號。

2019年2月受聘高原特色熱帶農業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以來,他積極搭建科普工作平台,服務熱區農業產業發展;組織實施中國科協和省市科協下達的科普相關項目,推動科普工作持久開展;大量舉辦創新理論和智慧財產權及熱帶農業技術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受眾人員的科學素質。此外,開展熱帶農業科學普及活動,助推精準扶貧脫貧及鄉村振興,努力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水平。為雲南熱帶農業科技發展和高原特色熱帶農業科學傳播作出了積極貢獻。

提布:特色產業致富藏鄉

提布是迪慶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榮獲2017年雲南省先進工作者,2018年迪慶州脫貧攻堅十大新聞人物,2019年雲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近三年來,他積極創新農業科技人員服務方式,深入田間地頭和合作社農業企業,指導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使中藥材產業變成迪慶藏區農民增收、精準脫貧和迪慶州重點推進的高原七大特色農業產業之一。同時,派駐維西縣葉枝鎮拉波洛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編制了利用山地資源發展山地農業的全村脫貧產業規劃,創辦種養合作社,建立集體經濟組織,創新和引領產業發展,走出一條發展集體經濟助推精準脫貧的路子。此外,培養和帶出一批貧困村產業領頭人,為當地培育起了中藥材、肉牛養殖、核桃藏香豬、肉兔養殖等特色產業,幫助一個集體經濟空殼村變成年收入20多萬元的集體經濟富裕村。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怡

責編:石敏

編審:周曉雪

終審:李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