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全球發現不足50個,卻沒有上熱搜

魚羊秘史 發佈 2020-04-13T00:15:03+00:00

到目前為止,國際上發現的自然鯨落不足50個,而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鯨落,並且該鯨落尚處於第一階段,擁有非常高的長期觀測價值。

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任務,在科學家們返回碼頭時,他們得到了一個重大發現: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到目前為止,國際上發現的自然鯨落不足50個,而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鯨落,並且該鯨落尚處於第一階段,擁有非常高的長期觀測價值。

01

什麼是鯨落

眾所周知,鯊魚在海洋中死亡後會慢慢掉落到海底,這個過程叫做「鯊掉」。而鯨魚也同樣擁有一個這樣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則稱作「鯨落」。但鯨落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鯨落也可以是個統稱,鯨在海洋中死去,而在鯨的屍體沉入海底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個獨特的海洋生態系統,這個系統以及鯨的屍體、屍體墜落的過程,就統稱為鯨落。

大自然有自己的生態循環系統,萬物生存都依賴於此,海洋生物自然也不例外。而一條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生態系統達百年之久。

死亡的鯨魚屍體就像是荒漠中的綠洲,為海洋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補給。因為深海里能量缺乏,生物稀少,所以鯨落可以為深海生物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

02

揭開我國科學家發現的鯨落面紗

鯨是所有鯨目動物的統稱,可分為齒鯨和鬚鯨。齒鯨包括各種小型海豚和大型齒鯨,小型海豚體型長度一般為2米-3米,大型虎鯨的體型長度在3米-5米,最大的齒鯨,抹香鯨更可長達20米。

這次我國科學家在南海發現的這一個鯨落,鯨的屍體大約3米長,科學家們推斷為齒鯨。而鯨落位於南海中部的海山上,根據形態特徵,科研人員進一步估計,這應該是一頭小型海豚,從骨骼形態判斷,具體應是熱帶斑海豚。

鯨落被科學家發現時,屍體上的肉已經幾乎被其他海洋生物吃光,只有尾部少量肌肉還有留存。鯨的屍體附近有幾十隻白色鎧甲蝦、紅蝦徘徊,鯨的尾部有鼬䲁魚在撕扯肌肉。

所以科學家們估計,這頭鯨應該是剛死亡不久,屍體分解正處於第一階段,也就是移動清道夫階段。

03

盛大而漫長的鯨落過程

生於海,死於海,反哺于海,鯨落是一個唯美而又悲壯的過程。當鯨預感到自己的死亡時,會找一片海域,靜靜地等待自己的最後時刻。而當那個時刻來臨,它們龐大的身軀就會沉落到漆黑的海底,以鯨落的形式回饋大海。

鯨落過程包括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移動清道夫階段,從鯨魚氣息斷絕開始,在它下沉到海底的路上,鯊魚、鰻魚,還有一些甲殼類生物,會以鯨屍中的柔軟組織為食。這個過程將持續4-24個月,鯨屍被不斷分食,幾乎九成都被其他海洋生物吃掉。

之後,就到了第二階段,機會主義者階段。在這個階段,海生蠕蟲和一些體型較小的甲殼類生物,會寄生在殘餘的鯨屍身上或體內,啃食鯨屍上的軟組織,直至最後一絲血肉也被蠶食精光,一般持續3-4年。

第三個階段則是化能自養階段,這時的鯨屍已經只剩下骨架,大量的細菌會進入鯨魚的骨骼,分解其中的脂類,並產生硫化氫,為細菌提供能量來源,從而又能養活一大批小型海洋生物,這個過程可持續長達50年之久。

最後的階段是礁石階段。鯨屍中的有機物質已經被海洋生物們榨乾,只剩下殘骸,而殘骸又能在海底化作礁岩,為大批海洋生物提供了居住地。至此,鯨落過程才可以畫上圓滿的句號。

04

鯨落研究登上歷史舞台

早在1987年,國際上就開始了對鯨落的研究,夏威夷大學的科考人員首次發現海底的鯨落生態系統。在這之後,科學家們開始了對這一生態系統之謎的探索。

1998年,科學家在太平洋的深海中發現,至少有43個種類和10000多個生物體,也是依賴於鯨落生存的。

2009年,加州蒙特利灣的海洋研究人員,親眼見證了一次鯨落後,鯨魚屍體被分解的過程。

當時在一具10米長的鯨魚骸骨底下,有科研人員發現,有不少海膽和海星。一群水母穿過鯨屍的胸骨,還有一隻芒鰻被科研人員的潛艇嚇得往遠處逃竄。

鯨屍骸骨上有一團團的海藻和微生物群,上方不時還有銀鱈滑過。

有海洋專家表示,鯨落對深海生命和生態過程以及海洋有機碳循環產生的長遠影響,一直是海洋科學家們關心的國際前沿的科學問題。

而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仍是起步階段,但這次科學家們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無疑是對我國的深海生態系統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05

「人造鯨落」可悲又可嘆

能找到一個自然的鯨落真的非常難得,因為各種原因,發生鯨落的次數似乎開始減少,在茫茫大海中尋找自然鯨落,真的如同大海撈針。有的科學家,為了研究鯨落的奧秘,只能無奈地「人造鯨落」。

對比起自然鯨落,人造鯨落現象同樣一點也不簡單。美國海洋生物學家格雷格·勞斯,將一頭數十噸的擱淺死亡的鯨魚綁到船上,再將之運出大海,沉入海底。

但是擱淺而死的鯨魚和在海中自然死亡的鯨魚不一樣,擱淺後的鯨魚體內會迅速產生氣體,使鯨魚變得鼓鼓的,難以沉入大海,所以科學家們要在鯨身上多綁幾噸的金屬配重。

而且鯨魚會分泌大量油脂,科學家們在船上會經常被油脂滑到。

鯨魚本已在海灘上暴曬了好幾天,屍體已經開始腐爛。經過一天的努力,格雷格團隊終於將鯨屍沉入大海。

而這頭鯨魚的屍體,被格雷格命名為「花蕾」,因為當它沉入海底成為鯨落後,它就能為其他海洋生物帶來生機。

四年後,格雷格的學生到海底探訪「花蕾」,發現曾經醜陋又腐臭的鯨屍身上,附著了各種生物,它真的成為花蕾,在海底開除了一朵朵絢爛無比的花。

06

人類應竭盡全力,去守護世界上最浪漫的奇蹟

為什麼自然死亡的鯨魚越來越少,科學家只能利用擱淺的鯨魚做鯨落?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和人類活動人類活動的影響,近年來海洋中鯨類的數目開始急劇減少,鯨落自然隨之減少。

然而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人類身上。

人類不斷對海洋環境造成破壞,有的鯨魚除了吸收過多的海洋垃圾,還飽受人類活動的干擾,而這對鯨魚的聲吶系統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鯨魚是靠聲吶系統獲取方位的,如果系統遭到破壞,它們就會失去方向四處亂游。這就是它們集體擱淺的原因。

還有的人,為了利益,乘著捕鯨艇出海,用裝著炸藥的捕鯨槍捕捉藍鯨。捕獲獵物後,他們對鯨魚進行肢解、切碎、剝取油脂、加壓蒸煮,將其製成各種鯨類產品。

鯨是哺乳動物,無法大量繁殖,因為人類活動的干擾,它們面臨著種群滅絕的危險,自然鯨落顯得異常珍貴。

鯨落不是死亡,而是鯨的另一種形式的「重生」,它以自己的血肉,為海洋新生貢獻自己。每一頭鯨魚只有完成鯨落的過程,才算度過了完整的一生。

人的生命有限,但生命力是無限的,人類的智慧和精神可以無窮無盡地延續下去。

鯨也是一樣,一鯨落,萬物生,如果沒有了鯨落,那些隱藏在深海中的生命,又何去何從。

死亡與新生不斷輪迴,鯨落是值得人類去守護的奇蹟。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