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病毒病無藥可醫?要想避免損失,需要做到這三點

伊厘熱點 發佈 2020-06-03T08:55:19+00:00

最近幾年種植草莓的農戶越來越不賺錢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病毒病的爆發。病毒病和真菌細菌引起的病害不同,它的治療很困難,甚至可以說是草莓的「癌症」,一旦感染上就難以處理。

最近幾年種植草莓的農戶越來越不賺錢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病毒病的爆發。病毒病和真菌細菌引起的病害不同,它的治療很困難,甚至可以說是草莓的「癌症」,一旦感染上就難以處理。農戶如果發現了病毒病,也就只能放棄了,這塊地幾乎沒什麼效益。病毒病對於草莓的危害真的這麼大嗎,真的沒有根治的方法嗎?

一、草莓病毒病的特點和危害

草莓種植過程中,主要的病害都是真菌和細菌病害,這些病害較為常見也容易根治。因為細菌和真菌都是有細胞結構的,可以針對性的殺滅。但是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的個體要小的多,病毒結構也更加簡單,不存在細胞結構,只有核酸和外殼就可以生存了。而且病毒是寄生在植株細胞內的,和自主細胞是共生關係,因此很難用藥物進行處理,一旦殺滅病毒也會把植株同時消滅掉。不過病毒也很難離開植株個體生存,所以傳播途徑很單一,大多是通過害蟲或者種苗的方式來傳播,如果溫度高濕度大,植株存在外傷的話,傳播較為迅速。

病毒病侵染了草莓之後,首先會出現葉片變色的情況,葉片裡面的養分會被病毒逐漸的消耗掉,所以葉片慢慢失去綠色,變成枯黃色。也有的葉片是先出現黃色斑點,然後慢慢的向四周擴散,逐漸的靠近葉脈。因為葉片受到感染後失去光合作用,因此草莓植株的養分供應不充分,會導致植株出現矮化的情況。

病毒生活在草莓植株體內,最容易侵染的部位就是新生的葉片和果實以及新梢,這些比較嫩的新生組織是病毒最容易入駐的,而且這些組織對病毒的反應很敏感,一旦侵染後就會出現症狀。比如葉片和果實上出現壞死的斑點,新梢會出現褐色和乾枯的現象,特別是靠近頂部的新梢,最先發生枯死。嚴重的情況下,草莓植株會發生落花落果的問題,並且導致整個植株全部死亡。草莓病毒病還會影響到整個植株的新陳代謝,減緩新陳代謝作用,植株生長速度越來越慢,即便是結果,也會導致果實養分供應不充分,出現畸形果甚至脫落。如果草莓在苗期感染了病毒病,整個幼苗幾乎長不大,而且葉片明顯捲曲,新生枝條容易枯黃脫落,然後整個幼苗枯死。

草莓病毒病在大棚中發生機率高,而且很難控制,一旦發生後,就會快速傳播,如果管理條件跟不上,整個地塊有50%以上的植株都會浸染。被病毒病感染後,因為難以根治,所以草莓地的產量很難估計,減產會達到60%以上,嚴重影響到農戶的收入。甚至來年繼續種植草莓,一樣會發生病毒病的大爆發,繼續帶來損害。

二、草莓病毒病的發病原因和規律

草莓的病毒病發生速度快,傳播範圍廣,而且很難根治,在草莓種植業中是最讓人頭疼的病害。這種病害的發生也和管理有很大關係,許多農戶管理不規範,管理要求達不到標準,導致草莓植株沒有抗病性,也容易發生這種病害。而且草莓的病毒病在植株體內存活,很難脫離病株自己傳播,大多是通過種子和農業工具來侵染其他的植株。也可以通過害蟲來傳播,比如帶有口器的蚜蟲煙粉虱等等,這些依靠刺吸式口器來吸食植株養分的害蟲,會在吸食的同時,把病毒病也帶給其他的植株。所以當田間出現這種刺吸式害蟲的時候,病毒病就開始傳播了。因此要注意觀察這種害蟲的數量,一旦發現就要馬上處理掉這個傳播宿主。

經過觀察發現,草莓的病毒病和田間的溫濕度有很大關聯。在溫濕度適宜的情況下,病毒可以快速的繁殖和傳染。如果溫度低於10度,或者溫度高於35度,病毒一般很難複製,而在30度左右的情況下,病毒的活力很高,在植株體內會快速的複製和浸染。而持續高溫一段時間後,病毒的危害又會降低,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農戶閉棚處理一段時間後,病毒病有所好轉的緣故。但是好轉並不代表病毒已經被消滅,等到條件合適了,它又會大量的複製,一樣會導致草莓的發病。

如果遇到了陰雨天,或者是大棚內光照不充分,也會導致病毒病的發生。因為在陰雨天氣下,或者是大棚遮光問題,光照條件不好,植株自身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體內的營養成分減少,植株的抗病力也會減弱。時間久了病毒就容易入侵植株體內了。特別是在重茬嚴重的大田中,施肥措施不合理的大田中,營養元素不均衡,植株更加容易發生病毒病。

三、如果防治草莓的病毒病

因為病毒病是病毒傳播的,所以和細菌真菌病害不同,它很難根治,一旦爆發後,幾乎難以挽回。因此我們主要的精力應該放在如何預防上面,而不是等到發病之後再來根治。預防的思路也很清楚,那就是切斷傳播途徑,減少傳播源頭,提升植株抗病能力,從這三方面入手,草莓的病毒病就會得到很好的預防。

1、選用無病種子或種苗

病毒病在自然條件下,離開了宿主的話,幾乎難以傳播,所以在土壤里一般是不存在的。因此我們選擇種苗和種子的時候,要注意檢查和判斷,一定要避免種子種苗帶入病毒。而在大部分的情況下,病毒病都是從種苗和種子傳播來的。購買種子種苗要選擇正規的部門,並且注意檢疫問題,在育苗期間也要多進行檢查,發現有病毒苗,應當馬上拔除,並且把周邊的苗土一起鏟掉,減少病毒的殘留。

2、切斷病毒病的傳播途徑

病毒病在傳播過程中,主要通過害蟲來傳播,比如蚜蟲煙粉虱和薊馬等等。所以農戶要掌握這些害蟲的特徵,並且明確這些害蟲的爆發期,在害蟲爆發之前,就要使用藥物進行殺滅,避免大面積的出現,以免病毒在田間的傳播。對於這些害蟲有什麼方法來處理呢,針對這些刺吸式害蟲,常用的藥物有蚍蟲林、啶蟲脒等等,只要做好害蟲的預防和殺滅,病毒病就缺少了主要的傳播途徑,很難在田間爆發了。平時沒事的時候,農戶要做好巡查,觀察田間的害蟲種類和數量,對於常見的害蟲,要掌握它的外觀特徵和生存習性,如果不了解的話,可以購買相關的圖冊,對於害蟲各個階段的外觀特徵掌握熟練,才能及時的發現病蟲害的出現,作出準確的應對措施。

3、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草莓植株的抗病力由兩方面決定,一方面是品種,一方面是管理水平。抗病性的品種的確可以增加植株對病毒病的抗病能力,但是抗病品種並不是萬能的,如果植株自身的免疫力不高,同樣會發生病害。所以管理水平更加關鍵。比如有的農戶常見使用化肥,導致了草莓田的土壤過於板結,不利於根部對養分的吸收,而且連年輪作的情況下,土壤中也出現了缺素的情況,部分微量元素極度缺乏,沒有及時的補充,也會影響到草莓植株的抗病力,一旦出現病毒,就會爆發病毒病。所以要加強管理,提升植株的抗病力。比如定期的翻耕田土,保證一定的透氣性。減少化肥的使用,重視有機肥的添加,給草莓根系提供疏鬆透氣的環境,有利於根的吸收,並且帶來豐富均衡的營養成分。有條件的話也要適當的補充一些菌肥,可以改善根的生長條件,增強抗病力。

4、使用藥物處理

雖然病毒病很難用藥根治,但是對於已經發病的草莓植株,我們也不能放任不管,那樣可能會讓病毒病快速爆發和傳染,對其他的植株帶來更多的危害。所以出現病毒病後,可以嘗試使用藥物來提升作物的抗病力,減少病毒病對植株的危害。常用的藥物有病毒立克、抗病威、病毒殺星等等產品。使用這些藥物一般是剛剛發病,病毒病症狀還很輕的情況下,可以減少病毒病對植株的危害,如果使用晚了,病毒病症狀已經嚴重了,這些藥物也沒什麼作用了,用和不用沒什麼區別。

結語

對於草莓的病毒病,現在的技術條件下依舊是以防為主,不具備完全根治的條件。症狀輕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藥物來處理,一旦症狀嚴重了,藥物也是無效的。所以我們的管理水平要跟上,主要思路就是這三點:一是提升植株的抗病力,讓它自身來抵抗病毒,二是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減少病毒病在田間的蔓延,三是避免帶病苗種的進入。關於草莓的病毒病問題,危害和預防方法已經告訴大家了,大家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嗎,可以留言告訴我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