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窯講堂」呂成龍:《明清官窯瓷器》(七十四)仿其他材質釉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發佈 2019-12-30T14:26:25+00:00

把其他材質的藝術風格移植到瓷器上,是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的一項絕技。這些以瓷為之的各種工藝品,往往能準確地表現原物的色彩和質地,做到仿什麼像什麼,仿製技術達到了隨心所欲的高度成熟階段,說明當時制瓷藝人已充分掌握了釉料的配製方法,以及對燒成溫度和燒成氣氛的控制技術。

把其他材質的藝術風格移植到瓷器上,是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的一項絕技。這些以瓷為之的各種工藝品,往往能準確地表現原物的色彩和質地,做到仿什麼像什麼,仿製技術達到了隨心所欲的高度成熟階段,說明當時制瓷藝人已充分掌握了釉料的配製方法,以及對燒成溫度和燒成氣氛的控制技術。正如乾隆年間朱琰撰《陶說》所云:「戧金、鏤銀、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諸作,無不以陶為之,仿效而肖。近代一技之工,如陸子剛治玉、呂愛山治金、朱碧山治銀、鮑天成治犀、趙良璧治錫、王小溪治瑪瑙、蔣鮑雲治銅、濮仲謙雕竹、姜千里螺甸、楊塤倭漆,今皆聚於陶之一工。」

仿古玉釉是雍正時由景德鎮御窯廠創燒的高溫顏色釉。所見有赭色釉地上顯露不規則的黃白色斑點,或灰白色釉地上顯露青綠色斑點,極似古玉色澤,故也有人稱之為「仿舊玉釉」。採用吹釉法施釉。雍正時仿古玉釉瓷的造型有弦紋瓶、綬帶耳瓶、橄欖瓶、缸、洗等。外底或署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或陰刻「雍正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款,也有不署款的。乾隆時繼續生產仿古玉釉器,見有橄欖瓶和板指等。

景德鎮窯仿古玉釉瓶

清·雍正

高27.2厘米 口徑8.8厘米 足徑11厘米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仿木紋釉也創燒於雍正時期。作法是在高溫燒成的瓷胎上,以各種色釉鉤描出木材的年輪紋理、枝杈疵痕及色質,經低溫燒成後,呈現酷似天然木材紋理的藝術效果,若只憑肉眼觀察,往往瓷、木難辨。乾隆時的仿木紋釉瓷品種增多,而且常與粉彩或其他色釉合用於一器。

景德鎮窯仿木紋釉碗

清·乾隆

高4.6厘米 口徑14厘米 底徑9.3厘米

現藏景德鎮陶瓷館

雍正、乾隆時仿木紋釉瓷器的造型有筆筒、花盆、臂擱、淺碗等,還有一種與茶葉末釉連燒在一起的仿木紋釉罐座。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雍正仿木紋釉盆,盆內施白釉,外壁施仿木紋釉,而且將木板拼裝的接痕以及兩道竹編箍圈也一絲不苟地摹仿出來,外底中心有一圓餅形凹臍,臍內施白釉,有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盆是清代仿木紋釉瓷器中的上乘之作。

仿石釉的仿製方法是:在燒好的澀胎上以極似天然石塊的釉彩鉤繪、塗抹出石頭的紋理和色質,經低溫燒成後,達到色澤逼真、惟妙惟肖的藝術效果。見有仿大理石釉、斑花石釉等。器物造型以爐、盒、筆筒、方盤為多見。其中的仿斑花石釉蓋盒,有圓、有方,盒之蓋面均採用粉彩畫面進行裝飾,酷似在石盒上鑲嵌一塊畫片,堪稱錦上添花的宮廷珍玩。款識一般署在器外底,在中心一正方形區域內用金彩篆書「乾隆年制」四字雙行款,外圍金彩單線方框或以金彩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款外無邊欄。

民國時出現摹仿乾隆時仿石釉瓷的偽作,在斑紋的鉤塗風格、色彩搭配、釉面潤澤程度以及款識特徵等方面,與真品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

仿漆釉是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的創新品種。可分為仿朱漆(又稱仿福建皮胎漆)、仿雕漆、仿黑漆描金、仿漆嵌螺甸、仿竹編漆器等。均屬低溫釉,其中最常見的是仿朱漆和仿紅雕漆。

仿朱漆釉瓷器最常見的造型有菊瓣式蓋碗和菊瓣式盤。作法是以極似朱漆色質的釉塗於高溫燒成的澀胎上,再經低溫釉燒制而成。造型和釉色與乾隆時的朱漆器相同,幾能亂真。仿朱漆釉菊瓣盤的內底有金彩御題詩,外底施黑釉,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或「大清乾隆仿古」六字三行楷書描金款。蓋碗通體內外施仿朱漆釉,足內亦施仿朱漆釉,署「乾隆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描金款。

景德鎮窯仿朱漆釉菊瓣盤

清·乾隆

高3.3厘米 口徑16.5厘米

現藏南京博物院

仿紅雕漆釉又稱仿剔紅釉,最常見的器物造型有淺碗、蓋盒、燭台、花觚、筆筒、煙壺、花熏、茶托、蓋碗、洗、盤等。作法是先在成型好的半干坯胎上雕刻各種錦地(萬字錦或棗花錦)、海水雲龍或山水人物花卉等圖案,經高溫素燒後,於澀胎上塗以仿朱漆釉,再經低溫烘燒而成。其效果與傳統剔紅漆器相同。器物多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描金款。

景德鎮窯仿竹筆筒

清·光緒

高14.5厘米 口徑12×8.9厘米

現藏江西省博物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