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鑄成金融「密鑰」,啟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引擎」

農業科技報 發佈 2019-12-28T14:16:10+00:00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王朝陽農業要高質量發展,金融支撐必不可少。陝西楊凌作為我國首個「國字號」農高區,一直以來,積極肩負國家使命,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在「農業+金融」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王朝陽

農業要高質量發展,金融支撐必不可少。陝西楊凌作為我國首個「國字號」農高區,一直以來,積極肩負國家使命,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在「農業+金融」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2018年10月,國務院對楊凌的新《批覆》中提到,楊凌要「探索農業產業與金融合作的有效形式。支持楊凌農村商業銀行開展農業科技特色金融服務。」

作為楊凌示範區貫徹落實國務院批覆的「排頭兵」,這一年來,楊凌農商行把強力推進「農業+金融」合作新模式作為落實國務院《批覆》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解決規模農戶、家庭農場、涉農中小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瓶頸,在生物資產抵押、政策性農業保險、農村產權交易等方面深入探索,總結出「金融+農業」的「楊凌模式」。

「生物資產」抵押 激活農村經濟「死水」

今年年初,西安市周至縣一生豬養殖企業及一家個體戶,通過楊凌農村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成功申請到兩筆生物資產抵押貸款,累計授信163.7萬元,貸款餘額共計55萬元,開啟了農村活體動植物作為抵押物融資的先河……

房子、車子作為抵押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活體生物作為抵押物的案例還是非常的少,在陝西楊凌,隨著農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進,作為破解涉農產業發展困局中的重要舉措,生物資產抵押成為激活農村經濟的一把「金鑰匙」。

生物資產作為規模農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涉農中小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最主要資產,具有變化的特性。如何破解生物資產抵押面臨的重重困難?楊凌農商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動態估值模型、生物資產資料庫和物聯網技術,創新生物資產動態估值技術,動態評估生長中活體動物和植物抵押物的價值變化,引入耳標、晶片、電子圍欄、GPS定位追蹤系統等,保全抵押農業生物資產,突破了生物資產準確估值、成為合格抵押物的技術瓶頸,解決了規模農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涉農中小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乏合格抵押品的問題,提升了金融機構的放貸動力,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

據了解,截止12月18日,楊凌農商行生豬抵押抵款3筆總授信6100萬元,餘額達到5060萬元。

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產披上「抗險大衣」

前不久,楊凌土地流轉服務有限公司、錦泰保險與楊凌菲格無花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楊凌東良農業專業合作社等8家企業、合作社共同簽訂了「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三方協議,這意味著這些企業、合作社如果欠了農戶的土地租金,那麼,保險公司將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賠償,為農戶「收租金」免除了後顧之憂。

履約保證保險的推廣,有利於進一步盤活農村產權資源,規範農村產權流轉,有效防範土地流轉中的風險,切實保障流轉參與方的合法權益,有利於構建農村土地良性流轉機制、大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如何有效防範農業生產中面臨著自然風險以及市場風險?通過多年的摸索,楊凌探索出了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楊凌模式」。近年來,楊凌農商行通過產品創新實現農業保險有效風險管理。基於農業生產面臨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創新農業保險產品的種類,更全面覆蓋農業風險。基於生物資產價值變化的特性和物聯網技術,創新農業保險產品的保障方式,更有效覆蓋農業風險。

創新農業保險產品不僅加強了農業保險對農業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保障程度,還降低了保險公司的查勘定損難度和經營風險,提升了農業信貸的風險保障效果,調動了保險公司和銀行對農業領域的供給意願,從而實現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改革再推進,創新無止境。楊凌農村商業銀行圍繞支持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主動聚焦楊凌示範區肩負的國家使命,加大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力度,不斷創新金融支農產品,在助力農業提質增效中貢獻著金融力量。

來源:聚·楊凌微信公眾號
編輯:任 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