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民國時期的「兩陳」

chen6789 發佈 2020-06-04T15:11:25+00:00

泉州市南安在民國時期,出現「兩陳」,即陳國輝和陳佩玉兩個當時較有影響傳奇式的人物。時光飛逝,南安人現在有時還在津津樂道兩陳的其人其事。陳國輝,南安九都人,(1898—1932),原是閩南慣匪,後被招安收編,任國民新軍第一軍獨立團團長。


泉州市南安在民國時期,出現「兩陳」,即陳國輝和陳佩玉兩個當時較有影響傳奇式的人物。時光飛逝,南安人現在有時還在津津樂道兩陳的其人其事。

陳國輝,南安九都人,(1898—1932),原是閩南慣匪,後被招安收編,任國民新軍第一軍獨立團團長。收編後,巧立名目橫徵暴斂,招兵買馬擴大實力,圍剿共產黨,欺壓百姓。在無惡不作的同時,為了標榜自己的政績功德,也辦些善事公益事。在泉州和龍巖一帶修橋造路,建碼頭買輪船,建公園拓寬街道,辦學發展教育。1932年十九路軍入閩,收到無數控告陳國輝之狀。陳國輝被誘哄到福州被捕槍決。

陳佩玉,1899一1940,溪美蓮塘人,初投奔陳國輝,被嘗識重用。陳國輝在南安鄉村公路建設中,陳佩玉協心齊力配合,修建洪瀨、英都、東田、官橋、石井支線,形成以溪美為中心的交通網絡。他還和泉州商人創辦晦鳴中學(今泉州七中)。南安縣政府自公元260年(吳永安三年)置縣以後,縣治一直在豐州,陳佩玉力主遷徏,上報省政府,1937年遷至溪美。1940年被刺身亡,後被國民政府追授陸軍中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