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楊過與小龍女,金庸筆下這些愛情故事更讓人憧憬

老陳談趣史 發佈 2020-02-02T04:54:22+00:00

導讀:金庸博覽群書、筆走龍蛇、才氣縱橫,創作生涯也頗為傳奇:1959年在香港創辦《明報》;1955年從《書劍恩仇錄》至1972年《鹿鼎記》共寫下了十五部長、中、短篇武俠小說。

導讀:

金庸博覽群書、筆走龍蛇、才氣縱橫,創作生涯也頗為傳奇:1959年在香港創辦《明報》;1955年從《書劍恩仇錄》至1972年《鹿鼎記》共寫下了十五部長、中、短篇武俠小說。每部小說均涉及到愛情方面的描寫,因此其中的愛情書寫類型也較多。

其中超越現實的浪漫型愛情最受人期待與崇敬。那些迷人的「神仙眷侶」,如《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和黃蓉、《神鵰俠侶》中楊過和小龍女、《天龍八部》中喬峰和阿朱、《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和任盈盈,他們的愛情都寫得如神話般令人嚮往。

本文將跟讀者一起,來看看金庸小說中超越現實的浪漫型愛情。


一、打破世俗偏見的愛情

1、郭靖和黃蓉

郭靖和黃蓉是小說《射鵰英雄傳》的男女主角,也是金庸小說中最為典型、家喻戶曉的情侶。

郭靖幼年喪父,隨母親在蒙古生活直到18歲。在這段時間裡,無論是生活、教育、習慣,都帶有很強烈的「蒙古漢子」的色彩。他的師父哲別、兄弟托雷、未婚妻華箏都是蒙古人。雖然過程中也與「江南七怪」、「黑風雙煞」、「丹陽子」這些漢人有所接觸,但其中並沒有典型的中原女性。

換言之,郭靖在成年前的時間,對女性的審美特徵,與當時中原男性並不相同。傳統女性之美的「溫良恭儉讓」並不是郭靖評價女性的標準。

黃蓉是「東邪」黃藥師與「過目不忘」的馮衡之女,聰明伶俐、博古通今。雖然她的教育與生活不像郭靖般「粗糙」,但由於母親早逝、父親古怪,偌大的一個桃花島無人與之溝通,因此養成了乖張調皮的性格。同郭靖一樣,在黃蓉成長的時間裡,也從未有人像她灌輸「相敬如賓」「文採風流」的男子是多麼有魅力。

《射鵰英雄傳》的故事背景是南宋初年到成吉思汗去世,這段時間也是理學開始慢慢興盛的時期。雖然「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點沒有深入人心,但是「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這樣的審美標準在中原地區已經確立。

兩人第一次相遇是在張家口。

「他從未到過這般大城市,但見事事透著新鮮,來到一家大酒店之前,腹中飢餓,便把馬系在門前馬樁之上,進店入座,要了一盤牛肉,兩斤麵餅,大口吃了起來。他胃口奇佳,依著蒙古人的習俗,抓起牛肉麵餅一把把往口中塞去。正自吃得痛快……兩名店伙卻在大聲呵斥一個衣衫檻樓、身材瘦削的少年。」引自原著

這少年自然就是黃蓉。兩人的第一次相遇,是非核心中原地區的張家口,但即使在這樣胡漢混雜的地方。無論是「抓起牛肉麵餅」的郭靖,還是「衣衫檻褸」的黃蓉,都顯得與古典小說中「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相遇橋段不同。這也是正是郭靖黃蓉在《射鵰英雄傳》打破世俗偏見的體現。

隨後兩人相識相知、暗生情愫,卻遭遇了郭靖師父們「江南七怪」的阻撓。因為黃蓉的出現,對於古板的江南七怪來說,不僅僅是因為她有個黃藥師當父親,黃蓉自己的各種舉動,在他們眼中都是一個妖。中國儒家文化中,只歌頌讚美老實巴交的居家女人。女人如果機靈些,讓大家看到都不合適,更別提有點智慧甚至是狡猾的了。

這種阻撓即是出於小說情節發展的需要,也是兩個「非主流」少女與「主流偏見」者的對決。結果很顯然,「蒙古漢子」與「東海妖女」有情人終成眷屬,打破了世俗定義的「門當戶對」和「公序良俗」。筆者認為金庸是偏愛「妖女」的,也是寫「妖女」的高手。

金庸小說多妖女,殷素素是妖女、任盈盈是魔教妖女、何鐵手、藍鳳凰之流自然更是妖女,連蒙古郡主趙敏也被人叫做小妖女。

但是在這裡要補充的是,隨著小說接近尾聲,二人在襄陽城定居,兩人的性格和行為也發生了變化:郭靖依舊憨直卻沒了洒脫,黃蓉依舊聰慧卻沒了靈動,他們變得越來越「主流」。

這也直接導致二人形象在《神鵰俠侶》中變成了世俗的衛道士,尤其是黃蓉,讓讀者直呼「崩壞」。《神鵰俠侶》中還是那個叫著「靖哥哥」的「蓉兒」,卻再也找不到《射鵰英雄傳》里「小妖女」的影子。

由此筆者認為,郭靖和黃蓉在《射鵰英雄傳》中的愛情之所以為人喜愛,恰恰在於二人敢於打破世俗偏見的決心和個性。

2、令狐沖和任盈盈

打破世俗偏見的代表還有《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和任盈盈。

「兩人的相遇其實與郭靖黃蓉的初見有很大的相似性:再看水中倒影時,見到那姑娘的半邊臉蛋,眼睛緊閉,睫毛甚長,雖然倒影瞧不清楚,但顯然容貌秀麗絕倫,不過十七八歲年紀……那姑娘道:「你甚麼?我偏不吃老和尚的臭藥丸,你尋死給我看啊。」令狐沖道:「婆婆,原來你是一個·····一個美麗的小……小姑娘。」令狐沖的目光和她臉頰相距不到一尺,只見她肌膚白得便如透明一般隱隱透出來一層暈紅。」引自原著


郭靖見黃蓉時,她是小乞丐;令狐沖見任盈盈時,她是老婆婆。而《笑傲江湖》第一次通過令狐沖的視角描述任盈盈之美的手法,和《射鵰英雄傳》描寫黃蓉之美也是一樣的。在人物設定,兩者也有相似性,

令狐沖與任盈盈原本都生活在武林世家,一個是華山派的大弟子,一心想娶掌門人的女兒,曾是恆山派的掌門人,擁有《易筋經》《獨孤九劍》的絕世武功,有統一武林的機會。另一個是日月教教主的掌上明珠,在武林中能呼風喚雨,後來接掌了教主之位。

兩者的不同在於,郭靖和黃蓉是世俗觀點裡對立;令狐沖與任盈盈則是實打實地武林中正邪對立。但是他們所打破的表面上是江湖中的「正邪對立」,實則是對世俗權力的挑戰。


《笑傲江湖》中絕大多數人的勝負成敗看似為了復仇、秘籍、正邪,但歸根結底是對權力的迷戀。在《笑傲江湖》的故事背景中,仿佛不去追求權力,追求「更強大」就是一種錯誤。然而令狐沖與任盈盈都曾離最高權力只有一步之遙,卻主動選擇放棄,歸隱山林。這才是兩人愛情最偉大的地方。如果只是狹隘的把兩人歸結為「正邪對立」,則是沒有體會到《笑傲江湖》這部小說的主旨。

但是,筆者認為這裡也有一個問題,就是令狐沖對任盈盈的愛情與郭靖對黃蓉的愛情是不一樣的。

郭靖對黃蓉,愛就是愛,很純粹的男女之情。而令狐沖對任盈盈,這段愛情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任盈盈的堅持。令狐沖最初對任盈盈可是有著很大隔閡的,這時的令狐沖對盈盈是好奇與畏懼兼而有之的,從小到大一直耳濡目染的正邪不兩立的思想在這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哪怕是到了後來得知任盈盈被囚,令狐沖率領群雄圍困少林之時,令狐沖對任盈盈也只是感激,愛慕之情並無多少。

同樣是女追男的模式,郭靖與黃蓉最終成為主流上的英雄或者說衛道士,而令狐沖與任盈盈卻打破世俗偏見後超脫世俗,笑傲江湖。這其中的單論愛情而言,高下立判。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早期的小說,《笑傲江湖》是後期的。這種同是打破世俗偏見的愛情,結果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庸創作意識的變化。


二、無視禮教束縛

無視禮教束縛並不是包含在打破世俗偏見中的。金庸小說所描寫的歷史時代跨越性極大,從春秋到清朝每個時代的禮教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本文所指的無視禮教束縛是放在整個歷史時期都適用的標準,這樣的標準有兩個,一是師徒相愛,一是僧俗相愛。

1、師徒相愛-楊過和小龍女

師徒相戀的最著名的代表是楊過和小龍女。楊過是楊康與穆念慈之子,名字是郭靖黃蓉所起。少年流落江湖、偷雞摸狗、跌爬滾打,後偶遇李莫愁、陸無雙、程英,並中冰魄銀針。三人都是絕色美女,拋開李莫愁不談,他對陸無雙、程英調笑有之、幫助有之、情誼有之,但並沒有男女之情。

後來郭靖黃蓉收留到桃花島,遇到郭芙,兩人針鋒相對,也沒什麼感情。可以說在楊過遇到小龍女前的歲月里,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女人,但是都沒什麼感覺。後來他被郭靖送去全真派習武,因而偶遇小龍女。

「楊過抬起頭來,只見一隻白玉般的縴手掀開帷幕,走進一個少女來。那少女披著一襲輕紗般的白衣,猶似身在煙中霧裡,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除了一頭黑髮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絕俗,只是肌膚間少了一層血色,顯得蒼白異常……楊過從石榻上翻身坐起,躍下地來,向孫婆婆和小龍女都磕了一個頭,說道:「弟子楊過拜見婆婆,拜見龍姑姑。」引自原著

這是兩人第一次相見,裡面有兩個細節:第一,楊過初見小龍女的外貌描寫和之前見李莫愁、程英、郭芙是差不多的,金庸除了點出小龍女一身白衣的特點外,並沒有指出她相比於其他女性角色在外貌上有多大優勢;第二,楊過叫小龍女姑姑,但根據小說可以知道兩者年齡相差並不是十分大。而「姑姑」這個稱呼即使經歷了兩人關係從師徒、情人的變化也沒有改變,直到小說後半部分,才開始改口叫「龍兒」。由此可見,他們兩個人的愛情不是那種一見鍾情、羅曼蒂克式的愛情,而是經過種種考驗,自然形成的。

一個充滿煙火江湖氣的少年;一個純凈似仙女的少女,由古墓相識,隨著小說的發展不斷地挑戰封建禮教的規矩和普羅大眾的眼光,

他們的愛情故事被金庸描摹地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從一次次的磨難和挫折中我們體會到了他們愛情的刻骨銘心。世俗的偏見、彼此的誤會、十六年的等待都改變不了他們。

2、僧俗相戀-虛竹與銀川公主

僧俗相戀的代表是虛竹與銀川公主,也就是「夢姑」。虛竹是玄慈方丈與葉二娘的私生子。少年在少林寺修行,長相普通、性格木納。後來因緣巧合破珍瓏棋局,被無崖子傳功成為逍遙派掌門。天山童姥為了讓虛竹能夠幫助他,不斷軟硬兼施讓虛竹破葷戒,卻始終未成,索性在暗夜時分,將一名妙齡女子夢姑放在虛竹身旁,使虛竹最終破了淫戒。

「夢姑」是西夏國的銀川公主李清露。金庸對她的描寫並不多,甚至出場時作品己經快接近尾聲。但是對於她和虛竹相愛的模式,可以說打破了當時男女之間所有的禮教規矩。

「這一日睡夢之中,虛竹忽然聞到一陣甜甜的幽香……他一驚而醒,伸手摸去,著手處柔膩溫暖,竟是一個不穿衣服之人的身體。那人道:「我……我在什麼地方啊?怎地這般冷?」喉音嬌嫩,是個少女聲音,絕非童姥。虛竹待要站起身來相避,一撐持間,左手扶住了那少女肩頭,右手卻攬在她柔軟纖細的腰間。此刻雙手碰到了那少女柔膩嬌嫩的肌膚,一顆心簡直要從口腔中跳了出來,卻再難釋手。虛竹但覺那少女吹氣如蘭,口脂香陣陣襲來,不由得天旋地轉,全身發抖,顫聲道:「你……你……你……」那少女道:「好哥哥,你是誰?」這六個字嬌柔婉轉,但在虛竹聽來,宛似半空中打了個霹靂,顫聲道:「我……我大大的錯了。」引自原著


從二人初次相遇可以看出,二人首先打破了戒律清規。虛竹當時雖然是逍遙派掌門,但還沒有正式還俗,他與銀川公主發生關係,無疑是破色戒。其次,打破了房事理法。未曾相知,便先發生性關係,因性生愛,無論是《天龍八部》所描寫的北宋,還是當今,這都是越矩。第三,打破了正規婚嫁。雖說江湖兒女快意恩仇,但像兩人這樣,尤其像銀川公主這樣的身份,用招親的方式與虛竹在一起,也是少見。


三、跨越民族隔閡

不同民族的相戀在金庸小說中很多,包括上文提到的虛竹與銀川公主也是漢族與党項族相愛。這裡所指的跨越民族,是指民族的差異是在小說情節發展中起推動作用的情侶。這種愛情的描寫有張無忌與趙敏,有韋小寶與建寧公主,有喬峰與阿朱,這裡以張無忌與趙敏為例進行分析。

張無忌和趙敏是《倚天屠龍記》的男女主角。兩人第一次見面,趙敏女扮男裝。

「張無忌翻身下馬,向那年輕公子瞥了一眼,只見他相貌俊美異常,雙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摺扇白玉為柄,握著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無分別。」引自原著

兩人相遇時便是兩個陣營的敵對關係。在綠柳山莊,張無忌是明教教主,目的是解救被朝廷囚禁的各派高手;趙敏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汝陽王之女,奉命圍剿反賊。這種矛盾是雄踞天下好久的漢人世俗權力和風雨飄搖掌權的蒙古人朝廷權力的體現。元滅明興是整個《倚天屠龍記》的大歷史背景,兩人的愛情在這個大背景下得己推動、發展。

張無忌在愛情上是被動的,無法選擇的。而趙敏恰恰相反。首先,趙敏在愛情上追求平等,趙敏敢於追求自己在愛情上的平等權利,大膽追求自己喜歡的男子,用自己坦蕩的愛以及大膽的方式站在心上人的一方支持著他,排除萬難,最後贏得了張無忌的真心。其次,就是趙敏性格的洒脫,這樣飄逸的女子形象也是現代女性所應追求的,對於現代女性來說,少幾分小心思,多幾分大度和豁達反而顯得更加迷人出眾,也更能贏得男性的尊重和賞識。


因此張無忌對趙敏的感情開始從女追男模式到相知相許模式,其中有兩個階段的轉折。

第一階段是趙敏放棄自己的大元郡主身份和家庭。之前張無忌對趙敏的感情是複雜的,有信任但懷疑更多,有喜愛但恐懼更多。而當經歷荒島、壕州、大都的種種磨難後,他其實是想接納趙敏的。於是趙敏把握住這個機會,與她的家庭決裂:

「爹爹,女兒不孝,己私下和張公子結成夫婦。你就算少生了女兒這個人。放女兒去罷。否則我立時便死在你面前。」引自原著

正是這種行為打動了張無忌,使他終於全身心的接受了趙敏。但是他雖然接受了趙敏,可內心還是有著「四女同舟」的選擇困難。

第二階段是她將計就計配合周芷若的算計。之前的張無忌雖然接納了趙敏,但在男女之情上並不堅定:當日張無忌與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四人同時乘船出海之時,確是不止一次想起:

「這四位姑娘個個對我情深愛重,我如何自處才好?不論我和哪一個成親,定會大傷其餘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內心深處,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引自原著


他始終仿徨難決,便只得逃避。 周芷若為了引殷離出來,並使張無忌說出真心話。假意綁架趙敏,與張無忌有了以下對話:

張無忌道:「不錯。我今日尋她不見,恨不得自己死了才好。要是從此不能見她,我性命也是活不久長。小昭離我而去,我自是十分傷心。我表妹逝世,我更是難過。你……你後來這樣,我既痛心,又深感惋惜。然而,芷若,我不能瞞你,要是我這一生再不能見到趙姑娘,我是寧可死了的好。這樣的心意,我以前對旁人從未有過。」引自原著

至此在感情上一貫被動的漢人英雄首領張無忌和大膽追求的蒙古郡主趙敏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全書到「畫眉」之約結束,可見兩人的跨越民族的愛情也是推動全書情節發展的動力。


結語:

縱觀金庸小說中的愛情,無論是神仙眷侶、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圓滿;還是執迷不悔、相愛容易相守難的孑孓、抑或是由愛生恨,斷情絕愛的入魔……各種愛情類型在金庸的小說中被塑造得淋漓盡致,愛情的藝術表達和深刻內涵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重現演繹。

金庸小說中的愛情書寫的影響還表現在對傳統情愛觀念的堅守,只寫情卻不繪欲的堅守和對愛情忠貞與專一態度的傳遞。對新時代愛情觀的反思,尤其是女性在愛情中的地位。打破了慣有認知中「女追男隔層紗」的情況,塑造了一位又一位或可愛或可敬或可親或可恨的女性形象。強調了自由戀愛意識和女性意識在作品乃至當今社會的重要作用。

金庸的小說把「俠」留給了男性,把「情」留給了女性,「俠」與「情」的結合就是「男」與「女」的結合,人物、藝術、內涵三者在金庸的小說中得到了高度統一。


全文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