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與洛陽「13朝古都」無須再爭

齊聲喚賢 發佈 2021-09-20T15:26:09+00:00

多年以來,不少陝西人稱,洛陽的「13朝古都」不實。其實,河南和陝西建都朝代,在全國都是最多的。可見,西安與洛陽都可以稱「13朝古都」,而且洛陽的理由更為充足。

多年以來,不少陝西人稱,洛陽的「13朝古都」不實。其實,河南和陝西建都朝代,在全國都是最多的。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其中建立朝代最多的有4個省、或直轄市,河南為最,共計28個,陝西第二,共計22個。其次是江蘇省(8個)和北京市(4個)。可見,西安與洛陽都可以稱「13朝古都」,而且洛陽的理由更為充足。不妨對豫陝兩個省(尤其是西安與洛陽)的建都情況,作一些考究。

一、陝西與河南建都的朝代。

(一)陝西大大小小22次定都(含陪都)。

陝西大大小小22次定都(含陪都)。西周:鎬京(陝西西安,共363年)。秦:咸陽(陝西咸陽,統一後共15年)。西漢:長安(陝西西安,共210年)。新朝:宮殿在長安未央宮,把長安改為「常安」(共6年)。東漢(獻帝6年,都城西安)。西晉(愍帝4年,都城西安)。前趙(11年,都城西安)。前秦(33年,苻洪稱三秦王,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後秦(34年,姚萇政權,傳三世,共三帝,都北地,今陝西耀縣東南,後都於長安,今西安)。西魏:長安(陝西西安,共22年)。北周:長安(陝西西安,共25年)。隋:大興(陝西西安,共38年)。唐:長安(陝西西安,共273年)。大周(陝西西安,共15年)。另外,綠林扶持的玄漢更始政權(玄漢(劉玄初都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先後遷都洛陽、長安)、赤眉護立的劉盆子政權、黃巢大齊政權、李自成大順政權等6個政權,也在此建立過臨時政權,以及民國政府在1932年把「都城」搬到洛陽時作過一個決議,即將西安作陪都(只是有文件沒行動)。這樣,加起來總共有20次長短不一建都過程。

(二)河南大大小小28次建都(或作陪都)。

從第一個世襲王朝夏建都今河南禹州,第一代帝王商湯在商丘建都,到清王朝覆滅,有過二百多個皇帝在此河南建業,其中28個朝代在河南建都(或作陪都),依次是:夏:啟都於陽翟:河南禹縣(夏:堯建城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商:亳河南商丘。西亳:偃師;殷:河南安陽。西周:東都洛陽。(《左傳·宣公三年》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史載,先後有11位周王在此執政,共有200多年。東周:洛邑(河南洛陽)。西漢:初都洛陽(張良建議遷都關中)。玄漢(西漢宗室劉玄所建立政權,初都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先後遷都洛陽、長安)。東漢:洛陽(河南洛陽)。曹魏政權:(都於洛陽)。東漢末代都城許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曹操從京都洛陽迎獻帝,遷都於此)。王莽「新政」王朝:新野(今屬河南南陽)。西晉:洛陽(河南洛陽)。三國·魏:洛陽(河南洛陽)。後趙(石勒政權,後石弘繼位)。冉魏(冉閔政權,都於安陽,後遷河北邯鄲)、前燕:鄴(鮮卑族首領慕容皝政權,初都安陽,後遷河北臨漳)。北魏:洛陽(河南洛陽)。東魏:都鄴(河北邯鄲臨漳西南,今安陽一帶;以洛陽為陪都)。北齊:安陽(蘭陵王高孝瓘都此,今河南安陽城安陽)。隋:洛陽(隋煬帝把洛陽定為東都,大興為西都。隋朝大運河開通以後,隋煬帝又在江都(即後來的揚州)修建行宮,因此又把江都定為行都)。唐朝:曾移都洛陽,唐朝先後有6位皇帝移都於此,累計70餘年。如:武周。五代·十國:其中後梁:汴(河南開封)。後唐:洛陽(河南洛陽;923年—936年)。後晉:石敬瑭滅後唐後,自立為帝,號晉高祖,先都洛陽,後遷汴(河南開封)。後梁: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大梁,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其中909—913年建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後漢:汴(河南開封)。後周:汴(河南開封)。遼: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公元916年始建年號,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開封),耶律德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遼,改年號為「大同」。983年復更名「大契丹」。1007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北宋:開封(河南開封)。金:(都於會寧黑龍江阿城),還有中都:北京(河南開封)。民國:洛陽(一度為陪都)等。

二、西安與洛陽「13朝古都」,要說可以都有理由;要說都不可以,理由都不充足。

(一)都夠條件。

客觀地說,西安與洛陽稱「13朝古都」,都夠條件。先說西安。從上述可知,在西安建都(陪都)的共有19個,即:西周、西漢、新朝、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周,以及5個臨時政權和民國。西安人認為,上邊所述短暫或臨時性政權,即:劉玄更始政權、劉盆子政權、黃巢大齊政權、李自成大順政權和民國陪都,不完全符合衡量王朝的5條標準,未有計算在內,故習慣上把西安稱作 13朝古都。陝西人所說的「13朝古都」,即:西周、西漢、新朝、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周。可見,西安的「13朝古都」之說,是成立的。

洛陽的情況是這樣的。洛陽建都的朝代有16個,即:夏、商、西周、東周、西漢、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唐、後晉、後梁、民國。除去條件不硬棒的「曹魏」「後梁」「民國」外,也是「13朝古都」。

要依照陝西人的算法,洛陽細說有20個朝代。傳統性說法,洛陽為「九朝古都」;今天普遍稱之為「十三朝古都」。史書記載,在洛陽建都的依次是:夏都斟鄩;商都西亳,約公元前16世紀夏亡商立。商湯攻開夏都斟鄩,從南亳遷此,史稱西亳(洛陽偃師屍鄉);西周東都洛陽(《左傳·宣公三年》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 史載,先後有11位周王在此執政,共有200多年。詳見明天所發「中國古今城鎮系列談之三十三」《西周和大唐政權,有一些帝王長期都於洛陽》);東周都洛陽;西漢初都雒陽(《史記·高祖本紀》載:「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陽,諸侯皆臣屬。」葛劍雄著《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第l版,第二卷第63頁):「漢高祖稱帝時以雒陽(洛)為都,同年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漢末之初平元(190)年,董卓為躲避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各路討董軍兵鋒,挾持漢獻帝西遷長安,並驅使洛陽一帶「數百萬人口於長安」);王莽之新莽政權;東漢都洛陽(漢獻帝6年);西晉都洛陽(愍帝4年);苻堅的前秦政權;十六國時期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後秦政權;北魏遷都洛陽;隋朝建東京;唐朝曾經先後都城洛陽(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第二年,王世充在洛陽稱帝,改國號為『鄭」。唐末昭宗遷都洛陽。唐朝先後有6位皇帝移都洛陽,累計70餘年……特別是武則天,在洛陽稱帝時間長達15年。並號洛陽為「神都」);後梁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朱溫遷都洛陽,以開封為東都。後唐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史稱「後唐」;後晉都洛陽;民國政府行都(1932年遷此辦公;見本節下邊)。如此說來,洛陽共經歷20次長短不一的建都過程。洛陽高標準,嚴要求,把西周在此所建東都200多年,和先後在此建都70多年的唐都,均沒有列入「13朝古都」之內,還有,洛陽曹魏都、洛陽苻堅的前秦政權、十六國時期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後秦政權、唐末昭宗遷都洛陽、後梁之西都、民國政府行都,都沒有計算作數。如此說來,洛陽稱之「13朝古都」的理由是打了折扣(保守)的。

(二)「13朝古都」之說,西安和洛陽都不硬棒。

從表面上看,西安的總數字是19個,洛陽是16個,西安比多3個,但用王朝的5條標準來衡量,西安和洛陽的條件都有些軟。從條件硬棒上說,洛陽比西安的理由,還似乎要強一點。

還是先說西安。按照西安人認為,上邊所述所說的「短暫或臨時性政權」不算,我們不妨把建都25年以下的除去,那麼,新朝6年東漢6年,西晉4年,前趙11年,北周25年,大周15年。這樣,「13朝古都」之新朝、東漢、西晉、前趙、北周、大周,就刷了下去,僅剩下9個了。

還有,有人稱,秦代和西漢的都城在咸陽,不能算作西安的。這裡作一點分析。西安與咸陽所處的的西安與咸陽兩個城市相臨,只是一(渭)河之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差僅50公里。到現在,兩個城市基本上連在了一起。其實,在秦漢時期,兩個城市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打開秦代都城的布局圖就可看到,秦時的「望夷宮」「蘭池宮」「雍門宮」等,是在今咸陽市區境內,而「甘泉宮」「章台宮」「興樂宮」就在今日西安市的北郊;「芷陽宮」在今日西安市的東郊;「阿房宮」在今日西安市的西郊;「宜春宮」在今日西安市的南郊。所以,把秦代帝王城,說是在西安並無不妥。應當說,秦代和西漢的都城只能算在咸陽,只是機械的固定思維。

鄙人認為,秦代、西漢的都城應算進西安序列。可見。最後,西安成了「9朝古都」。

再說洛陽。在洛陽的「13朝古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唐、後晉、後梁。同樣,除去建都25年以下的,「西漢」「玄漢」「後唐」「後梁」也去掉了,剩下的也剛好是「9朝古都」。

行文至此,應當有一個實事求是的態度。西安與洛陽都不要爭來爭去,要麼都說成是「13朝古都」;要麼都說成是「9朝古都」。竊以為,都說成是「9朝古都」為好,人們比較信服。

三、西安與洛陽哪個建都時間最長。

有媒體稱,洛陽是中國建都最早(有人說,比今西安建都早400年,建城史早900年)、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累計建都史達1500 年以上。還有資料在介紹洛陽是「三代王都」時稱,夏在此建都600年,商在此建都500年,周在此建都800年,光這「三代」就在洛陽建都2100年。這樣說來,洛陽建都就有3000年以上。

按照陝西人的說法,西安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裡建都,長達1100餘年。

顯然,洛陽建都的時間不僅長,而且早。當然,西安建都的朝代,影響大的要比洛陽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