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癱瘓」,法國海軍卻沒閒著:最新核潛艇開始海試

谷火平 發佈 2020-05-03T16:13:40+00:00

目前法國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截止到5月2日,法國境內累計確認人數已經上升到了16.7萬人,累計死亡人數突破了2.45萬。

目前法國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截止到5月2日,法國境內累計確認人數已經上升到了16.7萬人,累計死亡人數突破了2.45萬。除了普通法國民眾之外,法國軍隊也受到了新冠病毒的重創,其中最為慘烈的就是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這艘航母原本在地中海執行任務,最初航母上出現了50名疑似新冠患者,隨即快馬加鞭趕回了法國南部軍港土倫,進行大規模檢測之後航母就被攻陷,船上幾乎三分之二的艦員都已經確診。

(戴高樂號航母)

戴高樂號航母的慘狀可謂是整個法國的縮影,不過話說回來,其面臨的情況相比於美國要好得多,作為整個歐洲大陸上最中央集權的國家,法國好歹能夠做到馬克龍一聲令下,物資就統一調配,再加上法國本身生產力也不算弱,因此目前其快速蔓延的疫情基本上是被控制住了。隨後軍事工業也逐漸復甦,根據美國《海軍新聞》網站的最新報導,日前法國海軍"絮弗倫"號攻擊型核潛艇完成了靜態潛水測試,揭開了海試工作的序幕。

(法國海軍的絮弗倫號核潛艇在瑟堡的海面航行)

此前法國海軍的主力攻擊型核潛艇一直是潛航排水量僅僅為2600噸的"紅寶石"級,其相比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還小了700噸,雖然身形比較靈活,但是局限性也相當明顯,其無法攜帶大量的攻擊性武器,因此威懾力不足。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法國海軍就制定了新核潛艇發展計劃"梭魚"計劃,2004年定型,2006年簽訂合同,2007年12月"梭魚"級的一號艇在瑟堡船廠開工建造。

(絮弗倫號在船塢中)

該核潛艇全長為99.5米,寬度為8.8米,潛航排水量5300噸,擁有一台功率為150兆瓦的K-15改進型核反應堆,兩台渦輪減速機組,和一台功率為10兆瓦的推進電動機。這款核潛艇可以裝備20枚"風暴陰影"巡航飛彈或者是,還可以發射(擁有4具533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按照法國方面的投入,這艘核潛艇的海試工作將會持續數個月之久,所有參加海試的船員都已經經過了兩個星期的隔離,確認沒有新冠症狀之後才被允許上船。

(建造中的絮弗倫號)

對於法國的"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澳大利亞和印度都相當眼饞。其中這兩個國家都是法國常規動力潛艇的用戶,但是由於核潛艇屬於機密程度極高的武器裝備,因此法國一直沒有對外界國家出售核潛艇的計劃。印度的"查克拉"號核潛艇還是向俄羅斯租借來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2005年的時候,以30億美元的天價向法國海軍購買了6艘"鮋魚"級常規動力潛艇,結果由於當時沒有引進配套的魚雷,因此導致印度海軍的這款潛艇迄今為止都無雷可用。澳大利亞在2019年年初的時候也與法國方面簽署了購買12艘核潛艇的協議,總價值高達355億美元,只不過他們買的"短鰭梭魚"級潛艇並不是如今海試的"梭魚"級核潛艇,前者只是一款常規動力攻擊潛艇而已。

(凱旋級核潛艇)

法國海軍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藍水海軍之一,相當重視海基戰略核威懾力量,他們目前擁有4艘凱旋級戰略核潛艇以及6艘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未來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大量服役之後,其水下打擊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相比於各種艦艇都相當難產的英國皇家海軍,法國可謂是歐洲海軍發展的標杆國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