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後,是誰大罵張學良「犯上作亂的土匪種」

嗨嘍kim 發佈 2020-06-11T01:02:34+00:00

西安事變後,是誰大罵張學良「犯上作亂的土匪種」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傅斯年得知後極為震怒,高呼「國家元首豈容為賊所扣乎」?於是極力主張南京國民黨高層立即出動大軍討伐張、楊,同時連續在《中央日報》發表《論張賊叛變》等言辭激烈的檄文予以聲討。

西安事變後,是誰大罵張學良「犯上作亂的土匪種」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傅斯年得知後極為震怒,高呼「國家元首豈容為賊所扣乎」?於是極力主張南京國民黨高層立即出動大軍討伐張、楊,同時連續在《中央日報》發表《論張賊叛變》等言辭激烈的檄文予以聲討。

  

  傅斯年言稱張學良的老子就是鬍子出身,「張賊天生的是一個犯上作亂的土匪種」。蔣介石「在此時中國是無可比擬的重要,他的安危關係中國國運比任何事都切緊」。再次疾呼儘速派中央軍西進,對西安呈扇形包圍,只要將西安圍住,「張賊學良」除投奔共產黨,將是死路一條。

  針對有人認為出兵西進,會激怒張學良並危及蔣介石的安全,傅斯年堅稱愈是大軍壓境,張學良愈不敢加害蔣,並預言性地指出,待中央軍包圍西安,張只有束手就範,屈膝投降……

  傅斯年,人稱「傅大炮」,一生直言不諱,炮轟要人。

  

  傅斯年生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初字夢簪,後字孟真,山東聊城人。傅斯年所生的時代,是中國大變革的時代。1896年清帝國剛剛戰敗甲午海戰,風雨飄搖,大廈將傾。中國亟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巨變。

  傅斯年先祖傅以漸是清順治朝首位狀元,聊城傅家也算得上名門望族,書香世家。傅斯年少年時期接受了較為完整的私塾教育,年少時便已聲名鵲起,有「黃河流域第一才子」之稱。1913年考入北大預科班一類甲班就讀,時任校長蔡元培先生以「兼容並包」之辦學理念著稱,北大各種思潮、派別交鋒對壘。

  傅在北大就讀時接觸到胡適、陳獨秀等教授傳播的新思想。其時胡適剛剛從美國歸國任教,主講中國哲學史,自此胡傅二人結下一生師徒情。 蔡元培主政時期的北大,算得上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體現得最淋漓盡致的時期,1918年與好友羅家倫等人創辦《新潮》雜誌。

  

  1919年中國爆發了家喻戶曉的五四青年學生運動。在這次運動中,傅斯年成為北大學生領袖。運動過後,傅斯年考取官費留學生,同年12月遠赴英倫開始了海外留學生涯。

  1926年傅斯年回國,到廣東中山大學任教,任文學院長,兼任中國文學和史學兩系主任。留學期間未取得一個碩士學位。受胡適影響,傅斯年政治立場逐漸轉向國民黨,四一二政變後傅曾表態贊同清黨。

  全面抗戰爆發後,傅斯年任西南聯大教授。這個過程中,傅任國民政府參政員,和國民政府進一步拉近距離。傅斯年痛恨左翼鼓動學生罷課,對國民政府腐敗無能亦痛心不已。

  1948年國民政府潰敗前夕當選南京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同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傅隨國民政府去台,任台大校長。僅一年後在議會答覆教育行政質詢時突發腦溢血,醫治無效病逝,時年55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