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為什麼能紅,清華教授這樣說

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19-12-21T10:39:39+00:00

這段時間許多不明所以的人都被李子柒三個字刷屏了。那麼她究竟是何許人也?一個網紅視頻博主,微博粉絲量超2000萬,長期致力於拍攝和傳播「中國田園式生活」。而最不可思議的是,她在youtube視頻平台上被700多萬人關注。

這段時間許多不明所以的人都被李子柒三個字刷屏了。那麼她究竟是何許人也?

一個網紅視頻博主,微博粉絲量超2000萬,長期致力於拍攝和傳播「中國田園式生活」。而最不可思議的是,她在youtube視頻平台上被700多萬人關注

然而,網友們的評價有些兩級分化,一部分人表示由衷地讚賞,認為這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輸出的重要表現,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過於美化農村,容易使得外國人對於中國的認知產生偏差。

近日,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國剛接受上觀新聞採訪,結合自身對於中西文化關係的研究,對該現象亦有所回應。

1

講故事的方式很重要

上觀新聞:近日,李子柒成了文化交流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您看過李子柒的作品麼?

張國剛:我看過相關的新聞。聽說她在海外視頻網站上有700多萬粉絲,影響力很大。這一開始挺讓我吃驚的,後來覺得也不奇怪。就像出書一樣,學術書印通常印幾千冊,面對大眾的書可以印個十幾萬冊,因為有很多人願意看。

李子柒是一個文化現象。它涉及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一個是精粹和俚俗的關係,一個是文化交流和輿論宣傳的方式。

人類文明史上,早期的藝術品都非常精粹,因為它是為少數人所欣賞、為少數人而做的,不存在刻意迎合普羅大眾的問題,所以能夠精益求精。現代化以來,在商業和市場的推動下,越是通俗的越能受到歡迎。從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文明發展的成果,因而就涉及一個改進文化交流、文明互動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現了快速發展,但在更寬闊的國際視野里,我們或多或少有一種「理不足」「氣不壯」的感覺。這和我們講故事的方式有很大關係。

僅就講好當代中國的故事而言,我覺得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群眾路線。要注意群眾觀點,要採用大家能夠接受的方式,保持彈性和生動性。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子柒的成功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上觀新聞:李子柒的視頻中展示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為何能引發國外網友的共鳴?

張國剛:「田園中國」主要存在於文學藝術作品中。「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你看,孟浩然的詩,或是陶淵明、蘇軾的作品,就藝術化地展現了田園之美。

傳統田園生活,總是洋溢著一種自在性,這跟中國文化有契合之處。古代中國大體是一個有空間的社會,政治上有上升通道,經濟上有流動,文化上多元。而這個空間,在古代西方是很窄的。馬克思稱其為「硬化了的地產結構,凝固化了的政治結構」,土地不能買賣,政治上有世襲制、等級制,等等。

正因為如此,西方進入文藝復興的時候就特彆強調人的自由,而中國人是有空間的,所以更多地講集體意識、群體意識,強調共同利益,不僅講「利」還講「義」、講「權」也講「仁」。在如今的全球化時代,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和探索為諸多共同命題注入更加豐富的意蘊。

2 「文化誤讀」也是文化傳播的一種方式

上觀新聞:在古代絲路上,您看到了怎樣的「西學東漸」和「東風西漸」?

張國剛:「西學東漸」其實古已有之,但張騫通西域之後,官方更加積極,通道更加順暢。

一般來說,文明交流總是先從物質層面開始的。比如,小麥就是從西邊傳過來的,青銅冶煉也是由外傳入的,但在中國變得更高級了。

文明的交流,就是這樣的互通有無、集成創新。戰國時候,當其他國家還在用青銅廝殺的時候,秦朝人卻拿青銅、鐵器來做生產工具,而且免費發給老百姓使用。秦朝的強大,跟這種創舉有很大關係。我甚至覺得,秦兵馬俑的雕塑跟希臘羅馬的雕塑有相似之處,三星堆文明也明顯受到西亞的影響。

說到「由東往西」,傳統時期大家講得最多的是四大發明。但除此之外,中國的瓷器和絲綢,在歷史上可能更受關注。它們既是商品又是貨幣,是古代絲路上的「硬通貨」。

到了公元1500年以後,大量中國文獻被陸續譯往西方。這跟馬可·波羅遊記不一樣,更加廣泛,也更加深刻。

當時,歐洲有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就是探索「上帝的語言」。在伊甸園裡,亞當、夏娃跟上帝談話,用什麼語言?一開始,歐洲人覺得上帝說的是希伯來語或古埃及語。等到明代梅膺祚創作的《字彙》等字書經過西方學者的翻譯、研究後,中文逐漸引起歐洲人的注意。他們試圖從中印證《聖經》的記載,找出語言的普遍規律。例如,漢字的「婪」,林字下面一個女,就是暗喻夏娃在樹下偷吃蘋果;「船」字,舟旁邊是八口人,諾亞方舟里一家也是8個人。

在當時的西方人眼裡,漢字的偏旁部首很有規律,跟液體相關的水字邊,跟木頭相關的木字邊,跟金屬相關的金字邊,跟植物相關的草字頭,因此很可能就是「初民語言」。所以,他們當時認為,中國人跟西方人一樣,都是上帝的子民,而且中國人很可能是諾亞最親近的後裔。

上觀新聞: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無疑是一種文化誤讀。

張國剛:中國有個成語叫「郢書燕說」,講的是在解釋文章時曲解了原意,但有時可能也表達出了有價值的觀點。歷史上的文化交流,郢書燕說式誤讀比比皆是。

但誤讀有時也是一種創造性轉化。在不同文化相遇之時,每一種文化都希望完全展現自己,同時又「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接觸的雙方都不由自主地試圖透過自己的眼睛審視對方,試圖把對方收入自己麾下。這個打量的「眼光」包含著自家的視角、自家的價值、自家的需求,「相對論」者和「不可知論」者都在這裡找到了馳騁思想的話題。所以說,文化誤讀也是文化創新。

3 文化的包容和自信很重要

上觀新聞:唐朝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一個時期。您長期專研唐史,唐朝的開放究竟到了何種程度?

張國剛:確實,唐代,特別是盛唐時期,中外文明交光互影、雙向交流表現得最為熱絡。

其中,西域方面的交流某種程度上說,是對北朝時期中西交流的進一步提升和擴展。入華粟特人的生活方式逐漸深入地融化於華夏。敦煌吐魯番文書的商業糾紛,胡人識寶的唐代傳奇小說,唐三彩深目高鼻的胡人商旅團隊陶俑,都透露出「華夷一家」的社會氛圍。公元8世紀末期,唐朝派出官方使節楊良瑤出使大食(阿拉伯國家),填補了漢唐時期海上絲綢之路上官方往來的一段空白。唐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深深打上了胡漢文化交流、內地與西域文明交光互影的歷史烙印。

上觀新聞:唐朝為何如此與眾不同?

張國剛:東漢時期,儒家已經逐漸占據統治地位;到了宋朝,儒家還有能力轉化佛教,儒釋道合流。唐朝很有意思,雖然留下的著作還是以儒家為主,但實際上社會是多元的,儒釋道可以互相辯論,後來甚至成為一種儀式、一個重大的活動。

為什麼唐朝這麼有氣魄?我覺得是因為那時候「華夷之辨」的情緒沒那麼重,而主要提倡和踐行「胡漢一家」。當然,這跟唐朝統治者的出身很有關係。唐朝的建立者出自北朝,且很多有胡人的血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妻子長孫皇后都是胡人。所以,統治集團內部不覺得「胡」非我族類,也樂於被稱為「天可汗」。一直到安史之亂,歷代的唐天子都是公認的「天可汗」。

在「胡漢一家」、多元包容的情況下,唐朝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整理總結並創設了大量制度,如《大唐開元禮》《大唐六典》等。唐朝還開啟了科舉取士制度,但它並不完善,宋朝以後就越來越嚴密了。

上觀新聞:唐朝為何能吸收文化,又輸出文化?

張國剛:從大的方面來看,唐朝真正構建出了一個東亞文化圈。包括儒學、佛教、中國的文字和書籍,都輸出到了整個東亞文化圈。

那個時候,唐朝甚至專門給朝鮮、日本、越南的文人設置考試科目———賓貢科。到唐朝來讀書,就跟現在去美國留學一樣。有個叫崔致遠的朝鮮人,他父親跟他講,你到唐朝去學習,一定要考個進士回來,考不上就不是我的好兒子。後來,崔致遠在中國考上了進士,還在唐朝為官多年,之後再回到朝鮮,被譽為「東國儒宗」。

可以說,唐朝是當時東亞地區的秩序維護者。既然是維護者,就一定要有包容的心態。總是想著自我封閉,怎能令人信服?

這種包容、自信,歸根結底跟實力的強大有關係。杜甫感慨:「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經濟發展,人民富庶,社會安定,是唐人自信的基礎。

- 版權資訊 -

編輯:何暢

觀點資料來自上觀新聞

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