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戰軍中,究竟哪個最能打?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給出了答案

北斗睿評 發佈 2020-06-14T13:26:06+00:00

上世紀中葉的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時間線上結合得很緊,1950年出兵朝鮮的志願軍隊伍,其實就是解放軍的各野戰主力部隊。1950年我軍主力部隊分為四大野戰軍,建制規模上相當於四個陸軍集團軍群,究竟哪一個戰鬥力最強呢?

上世紀中葉的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時間線上結合得很緊,1950年出兵朝鮮的志願軍隊伍,其實就是解放軍的各野戰主力部隊。1950年我軍主力部隊分為四大野戰軍,建制規模上相當於四個陸軍集團軍群,究竟哪一個戰鬥力最強呢?如果說國內戰場上的國民黨軍實力不足以衡量的話,那麼朝鮮戰場上的美軍則給出了比較有說服力的答案。

其實從1950年10月中國出兵之時起,就能看出一定端倪。第一批入朝的我軍部隊,以第四野戰軍為骨幹;而一個月後派出的第二批部隊,則全部來自三野。具體構成方面,首批六個軍當中有5個(38、39、40、42、50軍)來自四野,其中三個還是傳統的王牌軍(38、39、40軍)。從當時嚴峻的備戰形勢來看,中國首先入朝參戰的部隊必定為陸軍最精銳力量,四野能夠挑大樑很能說明問題。當然也有一個客觀因素:中國在7月份便結合東北邊境可能的戰爭風險,組成了四野為主的邊防軍,從地理位置上講四野擔任首批主力也合情合理,別的部隊趕過來需要時間、後勤和動員準備。而11月份進入朝鮮的9兵團,則完完全全是三野部隊了,包括20、26、27軍共15萬人。

如果僅從排兵布陣方面不足以證實三野和四野的實力,那麼和這些部隊直接在朝鮮戰場交鋒的美軍,則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評價。由於前兩次大戰役結束後,四大野戰軍所轄部隊陸續入朝作戰,都跟美軍在內的聯合國軍進行了較量,美軍對作戰對手的研究和信息收集、戰力評估工作十分高效(其實也正因如此,抗美援朝越往後越難打,美軍結合中國軍隊的運動作戰特點有了針對戰術)。對於中國參戰部隊的實力,美軍也有自己的評判。

美軍的評估報告指出:中國軍隊的客觀戰力較強,尤其是陸軍部隊,在中國至少有216個師的陸軍現役正規部隊,並且編成了四大野戰軍。就戰力而言最強的是第四野戰軍,另外第三野戰軍的實力也十分突出,亞於四野。而無論哪支野戰軍,其普遍特點都是訓練嚴格,士兵敢於犧牲,有非常頑強的作戰意志和極其優秀的組織紀律。在海空軍力量方面,由於中國當時工業不發達,不能和美國抗衡,尤其海軍,幾乎沒有大規模作戰能力,對美軍無威脅;空軍由於得到蘇聯支援,具備基本作戰能力,但志願軍飛行員訓練時數及作戰經驗與美軍差距懸殊。

從上述報告的描述,不難看出我們的對手還是十分嚴謹務實,調查分析比較全面,再配合其優勢的火力和兵種,實力非常強悍。但從這個報告也能清晰反映出,抗美援朝時志願軍陸軍實力同樣強勁,而各野戰部隊中最有戰鬥力、對敵人打擊和威脅能力最強的部隊是第四野戰軍,其次為第三野戰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