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玉石崇拜"是怎麼來的?

劉老怪故事會 發佈 2020-01-10T10:31:28+00:00

《山海經》中"玉石崇拜"由來《山海經》是一部集古代社會早期文化的經典,不僅蘊藏著重要的史前歷史信息,也反映者上古時期的人們的心理世界,其中不乏對玉石的記載和描述。

《山海經》中"玉石崇拜"由來

《山海經》是一部集古代社會早期文化的經典,不僅蘊藏著重要的史前歷史信息,也反映者上古時期的人們的心理世界,其中不乏對玉石的記載和描述。

中國的"玉石崇拜"由來已久,它與文明伴生,在文化探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社會歷史角度來說,玉石受到青睞一方面是由於其堅硬的質地作為石器工具方便耐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動人的色澤受人喜愛;而從原始信仰的角度來說,因為火山噴發(如黑曜石等)或者產於高山(如和田玉等)的原因,玉石被初民想像成是天神賜予人間的寶物,從而擁有了神聖的價值。由於被賦予的神聖價值,玉石充當了"人神之間信息溝通、傳遞的中介物。

因此,《山海經》中以玉通天也就不難理解了。玉作為不死之藥被巫祝利用以復活窫窳,這既是一種治療活動,也是通過玉與上天溝通請求救援的方式,含有祭祀的用意。以美玉為溝通工具的祭祀除了祈求平安順遂也祈求長生不死,久而久之玉就成了"不死之藥"的化身。

崑崙虛上遍布美玉,"面有九井,以玉為檻",九井圍欄由玉製成;"開明北有視肉、珠樹、文玉樹、玗琪樹、不死樹",在這些由開明獸守護的樹中,珠樹玉石滿墜,文玉樹生長五彩美玉,玗琪樹掛滿紅色玉石,而不死樹生產不死之藥,玉樹瓊花生長在崑崙山中,就表明了它作為媒介通過玉石完成祭祀的權力作用。

玉石中也有等級之分,高級的玉石不僅是達官貴人爭相收藏的奢侈品,同時也是身份階級的象徵。《山海經》中所描述的美玉都是稀有物質,但在崑崙山中卻成樹出現,再一次證明崑崙山作為權力主體在人間享有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作為通天神山的崑崙在人間占據高位,但並不意味著它在整個《山海經》神話體系中也"位高權重"。《山海經》的神話體系以人、神為兩大部分,其中還涉及鬼怪、妖獸等小的分支,崑崙山作為人神之間的第三者,居於人之上,但位於神之下,這也是"秩序"的體現,反映出初民時期以崑崙為介試圖實現天人溝通的文化思維和精神訴求。

由此可見,若僅從科學地理的角度探查崑崙虛實,由於缺乏實證資料導致爭議頗大;若從神話思維的角度出發,輔之以地理學的知識,切入文字學的佐證,則能夠將崑崙神話背後的人類原始訴求剝繭抽絲地剖析得更加清楚。

解析《山海經》中的崑崙神話,不是為了從科學實證的角度去確實它的地理位置,而是從神話歷史、神話地理的角度去探求這個千古流傳的神話體系背後的原始傳統。

它已經成為人類記憶的一種形式,以玉作為追慕和讚美的對象,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是中國式表達的理想之道。

《山海經》作為集神話、地理、交通、民俗等內容為一體的文化瑰寶,如果能夠將著力的重點更多地放在其背後的神話意義、文化思維和民族精神的研究上,就一定能夠挖掘出更多的先民智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