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38年,父與子終於相遇,父親已經86歲、兒子在烈士陵園沉睡

木子哇哇哇 發佈 2020-06-11T17:53:42+00:00

戰事結束後,蒲運海想過去找小兒子的烈士墓看看,可是他多方打聽,卻一直未有音訊,1979年春天,有部隊領導的來看他,蒲運海談及此事,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去小兒子的墓碑前看看,可是當領導聯繫了雲南方面後,那邊卻說沒有一個叫蒲仕平的人,蒲運海心中燃起的希望又被熄滅了,他謝過領導,表明自己還會堅持,就算兒子在天邊,他也一樣要找到。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滿江紅》

2017年4月2日,雲南省屏邊縣的烈士陵園里來了一位步履蹣跚的白髮老人,「兒啊,爹來了,兒啊,你讓我找的好辛苦啊!」老人站在一所墓碑前,一邊擦拭著墓碑,一邊痛哭,在場的人無不動容,接著老人拿出從家鄉帶來的一抹黃土,撒在墓碑前,「兒啊,我們回家了,走吧。」

這下所有的人都忍不住了,潸然淚下。這所墓碑的主人名叫蒲仕平,而老人正是蒲仕平的父親蒲運海。

坎坷的身世,清貧的生活,老人積極又樂觀

蒲運海是四川閬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家裡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父母早逝,他吃著百家飯長大。成年後蒲運海在親戚的幫助下娶了本村的一位女子,男主內女主外,生活平淡且幸福 。很快,妻子便為蒲運海生了兩個兒子,這讓蒲運海更有了盼頭,覺得生活更有幹勁了!

然而上天就像和蒲運海開了個玩笑,剛過了幾年好日子,蒲運海的妻子便生病去世了,丟下了他和兩個年幼的孩子,蒲運海沒有再婚,而是又當爹又當媽的把兩個孩子撫養長大。他雖然生活清貧,文化不高,但兩個兒子都被他教的非常好,三觀很正,蒲運海覺得自己吃了這麼多的苦都是值得的。

隨著兩個兒子一天天長大,蒲運海心裡特別高興,他曾和鄰居說自己的任務都已經完成了,也到了真正該享清福的時候了,但隨後小兒子蒲仕平的決定,卻又讓蒲運海心神不安起來,原來那段時間,蒲仕平身邊的很多小夥伴都去參軍報效祖國,他也萌發了這個念頭!

我要去參軍

蒲仕平的想法剛說出來,就遭到了蒲運海激烈的反對,戰場是無情的,蒲運海的前半生已經很苦了,他眼睜睜地看著親人一個個的離去卻沒有辦法,現在他只想和孩子一起過著安安穩穩的日子,他再也承受不起生離死別了!

然而蒲仕平卻異常堅決,他說參軍是最光榮的,自己堂堂一個七尺男兒,現在正是報效祖國的時候,怎麼能害怕呢?而且自己也會注意安全,不會有性命之憂,蒲運海看著滿腔熱血的兒子最終被說服,過了幾天,一切都準備好後,蒲運海親手為他帶上了軍帽,送他上了開往部隊的火車!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蒲仕平參軍後,經過部隊里專業的訓練,很快便奔赴了雲南戰場。儘管在當時書信不便,但蒲仕平幾乎天天寫信給老父親,蒲運海隔幾天便會收到一封,蒲仕平在信上說了很多自己在部隊的事情,也經常提到想念父親,想念家鄉的話,蒲運海每次看完都是老淚縱橫,蒲仕平最後都會在信中說一句:「爹你放心,我會注意安全的」。

但是不幸還是降臨了,隨著戰爭越來越激烈,蒲仕平的信也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信件中斷了。蒲運海在家急的不行,無奈的他只能等,最後等來的卻是一張烈士證和英雄獎狀,蒲仕平犧牲了,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4歲。來通報的人說,蒲仕平在一次行動中,為了幫戰友安全撤離,犧牲了。

蒲運海的精神世界一下子崩塌,他問來的人蒲仕平的屍骨在哪?可是那個年代,不光通訊不發達,交通更是不便,太難找了,來通報的人都說不太清楚,可能得等戰事結束後就會有消息。蒲運海沒有辦法,他只得為兒子收拾了幾件衣服,簡單的辦了一個衣冠冢,連同那張英雄獎狀一起放了進去。

我一定要找到他!

戰事結束後,蒲運海想過去找小兒子的烈士墓看看,可是他多方打聽,卻一直未有音訊,1979年春天,有部隊領導的來看他,蒲運海談及此事,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去小兒子的墓碑前看看,可是當領導聯繫了雲南方面後,那邊卻說沒有一個叫蒲仕平的人,蒲運海心中燃起的希望又被熄滅了,他謝過領導,表明自己還會堅持,就算兒子在天邊,他也一樣要找到。

蒲運海幾乎每隔兩年就要打電話到雲南那邊問,一次又一次,得到的卻都是查無此人,但他從來沒想過要放棄,這一轉眼,38年過去了,時代在向前不斷的進步,網絡漸漸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

2016年,蒲運海的大兒子在網上偶然發現雲南的烈士陵園可以開展網上祭拜了,他聯繫了發帖人,講述了父親的故事,發帖人聽了很感動,決定和其他的志願者一起幫助這位可憐老父親達成夙願。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志願者不懈努力下,蒲仕平的墓碑終於找到了!原來,蒲仕平的名字在陰差陽錯下寫錯了,所以這麼多年了都沒有找到!得知這個消息,蒲運海非常激動,就想最快見到兒子,最後,在多位志願者的幫助下,86歲的蒲運海乘坐專車抵達雲南,4月2日,在閬中愛心協會志願者的陪同下,蒲運海終於見到了心心念念的小兒子!

再見之時,孩子已從蹦蹦跳跳的孩子成了一塊莊嚴的烈士碑墓,蒲運海忍不住啜泣,他一遍又一遍顫抖地擦拭著兒子的墓碑,就像撫摸著孩子的小臉蛋一樣,他為他清除墓碑前的雜草,對著兒子鞠躬祭拜,末了,他對愛心人士說:「我的心愿已了,再無遺憾了,兒子是光榮的,他是我的驕傲!

時隔38年,老人堅持不懈尋找烈士兒子的事跡在各個報紙網上被轉發,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群眾紛紛自發地來到各個烈士陵園祭掃。


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是千千萬萬烈士用鮮血鑄成的,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民族的驕傲。今天,也有很多很多奔赴在前線的人我們的歲月安好,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我們衷心的感謝他們,敬畏他們,也要像他們學習,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