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青年影展 往屆作品選登|《城中村浮世繪》林宏賢 攝

中國攝影家協會 發佈 2020-06-10T12:48:13+00:00

重要:第六屆"日常-青春"——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正在徵稿中。

重要:第六屆"日常-青春"——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正在徵稿中。

點擊查看徵稿啟事:「日常-青春」——2020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徵稿啟事


員村曾經是廣州的輕工業重鎮,員村的地理位置優越,離中心城區不遠,離黃埔港近,得益於珠三角水利運輸原料的便捷,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亞洲最大的罐頭廠——廣東罐頭廠建成投產。僅一步之遙則是廣州中心CBD城區,承擔著CBD向東延伸的角色,後來因工業排污備受住戶投訴,被分批治理、轉產或者搬遷。代表員村輝煌的工業時代廣東罐頭廠被改建成創意產業園紅專廠,在最新的城市規劃中,員村也被納入國際金融區內。


2012年8月3日,廣州市地鐵五號線員村地鐵口,下班的青年人搭乘扶梯出來,地鐵口坐著休閒的人群。

離市中心近,交通便利,曾經的輕工業重鎮,遺留下大片城中村,這裡基本設施完善,生活配套便利,最重要的是居住成本低,成為很多青年人的棲息地。以員村二橫路、紅專廠、臨江大道為界,圍攏著密密麻麻的樓房,大多以六七樓為主,膽大的房東會加建到九樓。


2012年8月4日,廣州市,從員村往南至臨江大道段的江邊廣場,是居住在城中村裡人們的消遣之地。夜色下,青年男女聚集在江邊石墩旁。對岸是廣州國際會展中心,燈火通明,把江面染得深藍。一江之隔,兩岸的景觀差別很大。

2012年,我開始在員村找尋租房。從地鐵口五號線出來,路上隨處可見牆面貼著密集的招租單。這裡是典型的握手樓,樓與樓間距不過幾十公分,一間二十來平方的一居室,600塊錢就能租到,這對初入職場且收入不高的青年人誘惑不小。


2012年8月4日,每逢暑假,操著各種口音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他們把子女接到廣州相聚。在江邊廣場,夜晚孩子們的嬉鬧聲壓過了平日裡小販的叫賣聲。

夜晚臥在木床上,不經意就能輕鬆聽到隔壁樓房傳出的聲音,吵架聽得更清晰。窗戶是不開的,反正也不通風。到了白天,只在正午時分,能瞥見直射的光線穿進兩棟樓房的間隙。


2012年8月4日,廣州市員村江邊廣場,坐在電動玩具象上的父女。


夜幕降臨,各色生活所需一應俱全。步出地鐵口,就可以看到爐火正旺的燒烤攤,夾雜著濃郁的外地口音,盛滿啤酒的玻璃瓶在煙霧繚繞中推杯換盞。沿著員村二橫路往南,各種宵夜檔一字排開。砂鍋粥、烤魚、火鍋、海鮮燒烤……帶著朋友挨個檔口吃。


2012年8月6日,廣州市員村二橫路上的農名工。員村作為廣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離市中心近,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流入聚居。


幾年間,楊箕村和冼村城中村相繼改造,員村作為廣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吸引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流入聚居。員村往南至臨江大道段的江邊廣場,是城中村裡男女青年們的消遣之地。每逢暑假,操著各種口音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他們把子女接到廣州相聚。在江邊廣場,夜晚孩子們的嬉鬧聲壓過了平日裡小販的叫賣聲。

居住了四年,我用鏡頭記錄這個城中村的浮世繪。


2012年8月11日,廣州市員村二橫路街邊的攤販。


2012年8月11日,廣州市員村地鐵口的藥酒攤販,吸引一群路人圍觀。


2012年8月13日,廣州市員村二橫路大雨導致道路淹水,一輛汽車在雨中熄火,車主下來推車。路上的下水道常年被生活垃圾堵塞,每逢暴雨必會水浸街。


2012年9月30日,廣州市員村江邊,一群玩輪滑的青年人。


2012年9月30日,廣州市員村江邊廣場,靠在樹下休息的女生。


2012年10月3日,廣州市員村二橫路,摩托車上的男生。


2013年2月26日,廣州市員村,一名男青年在出租屋裡喝酒。一間二十來平方的一居室,600塊錢就能租到,這對初入職場且收入不高的青年人誘惑不小。


2013年6月22日,廣州市員村江邊廣場,露天的卡拉OK供人消遣,唱一首歌收費5元。


2013年7月31日,廣州市員村江邊廣場。每逢暑假,操著各種口音的人逐漸多了起來,外來務工者會把子女接到廣州相聚。四歲的小莉在珠海上幼兒園,暑假她來與在廣州工作的媽媽相聚。夜晚,小莉幫媽媽在江邊廣場布置供遊人消遣的遊戲攤位。


2013年8月20日,廣州市員村江邊廣場,眾多燒烤宵夜檔的小販聚集於此。


2013年9月8日,廣州市員村江邊廣場的氣球攤販。


2015年5月6日,廣州市員村二橫路,雨中趟水過馬路的男士。


作者簡介

林宏賢,現為獨立攝影師,曾任南方都市報視覺新聞中心資深攝影記者、新浪網高級編輯、阿里巴巴UC頭條資深內容運營、拾城-中國首個城市紀實攝影聯盟成員。

2012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新聞攝影系,2011年在南方都市報視覺新聞中心實習,畢業後留任攝影記者,擅長人物故事、視覺新聞專題采寫及攝影報導,作品曾刊發於今日頭條/騰訊網/新浪網/鳳凰網/網易新聞/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人民攝影報/人民日報等,專題報導代表作:《音樂讓我看見光》《嬰兒安全島》《輪椅上的馬拉松》《老兵之家》,微紀錄片《音樂讓我看見光》。


獲2014年度廣東省新聞攝影獎圖片故事類三等獎

獲2013/2014年度南都新聞獎

獲2015年度廣東省新聞攝影獎圖片故事類三等獎

獲2015年度廣東省新聞攝影獎單幅三等獎

獲2015年佳能"感動典藏"攝影大賽專業組入圍佳作獎

獲"好攝酒"杯2015年度中國紀實攝影比賽入圍

獲2015年第五屆台海新聞攝影大賽金獎/銅獎

獲2015年第十二屆《影像中國》全國攝影藝術大展社會記錄類入選(兩組)


2014年度廣東省新聞攝影年賽圖片展

2015年拾城首冊卡片書

騰訊網影像力在線影展《吾城吾鄉-生命中最重要的距離》

南方周末出版中國速寫畫像《吾城吾鄉》

2016年中國文聯主辦的中國青年城市紀實影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