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播種管理農忙時,此時適合種植哪些作物,田間有哪些管理要點

農技小背簍 發佈 2020-03-20T04:21:12+00:00

3、加強溫室大棚的作物管理 對於溫室大棚種植的各類作物來說,溫度、濕度、光照是管理的重點,一方面,要確保棚室內溫度適宜穩定,另一方面要儘量增加棚內作物光照,再一方面要進行合理通風;在外界環境與作物長勢允許的情況下,在晴天陽光較好的天氣時應當儘量早揭晚蓋,在遇到持續陰雲天氣時應當盡

今天,農曆節氣已經來到了春分。對於咱們廣大農民朋友來說,春分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節氣,它即寓意著萬物復甦、春暖花開好時節的正式到來,同時地里的作物也將迎來適期播種、旺盛生長的好物候期,它提醒著在咱們廣大農民新一年春種、春管、春忙又要重新開始了。

那麼,春分氣候有哪些節氣特點?春分期適合種植哪些作物?春分時節,田間各類作物應當重點注意哪些管理關鍵點呢?下面農技小背簍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

一、春分節氣的氣候特點

從晝夜變化上來說,春分指的是陽曆3月20日或21日節交,春分時,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包括我國)晝夜平分、白夜等長,此時隨著太陽直射位置逐步向赤道北便宜,我國的白天時長越來越長、夜間時長越來越短,於此同時,作物白天可接受的光照量也會越來越多。春分期的時長,一般從3月20日開始,一直到4月4日或5日節交的清明為止。

從溫度上來說,從春分開始,天氣會快速回升,除東北地區和西北部高原地區依然較為寒冷外,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會穩定在5-15度之間,南方部分回溫較快的地區溫度甚至會達到15度以上。氣溫升高,土溫也會升高,將會為作物的根系復甦生長、水肥吸收能力變強以及苗株加快生長創造相對比較優越的土壤環境。但要注意的是,不少地區在春分時容易發生倒春寒降溫天氣,如果不及時做好低溫防護管理, 容易導致作物出現種苗凍傷、花芽凍死的情況。

從濕度上來說,從春分開始,不但氣溫逐步回升,而且雨水也會逐步的增多,從全國曆年春分節氣的降水情況上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降水都可以達到10-20毫米左右,長江以南的沿海地區降水量最高時可以達到50毫米及以上。隨著雨水的增多、濕度加大,土壤也會逐步變的濕潤起來,但是,雖然春分節氣期間的雨水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不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水量,再加上一些地區(尤其是北方地區)春季多大風與春旱,咱們廣大農民朋友還是需要注意根據土壤乾濕情況及時進行澆水保墒。

從日照上來說,從春分開始,白天的時間將慢慢延長,太陽光照的時長和強度也會慢慢的增加,正常來說,春分節氣期內的日照數要比驚蟄節氣期的日照數多20多小時左右,大部分地區春分節氣的日照數在90-120之間。春分節氣光照增多,將促使作物更好的萌芽、生長與發育。

從物候上來說,春分節氣期間,天氣將逐步變得陽光明媚、氣溫變暖、土壤濕潤起來,在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條件下,土壤的活性將進一步提高,作物播種後將會更好的萌芽、長苗,比如說各類蔬菜開始播種或起苗定植,越冬作物將恢復正常生長且生長速度將逐步加快,比如說小麥開始起身、油菜逐步顯蕾。

此外,隨著春分時溫濕度的增加,各類病蟲害也將迎來大量繁殖、卵化、傳播的高發期,因此,在作物的春分期管理上,還應當加強田間各類病蟲害的防治管理工作,比如說蚜蟲、蚧殼蟲、鏽病、灰霉病等病蟲害。

二、春分節氣適合種植的作物類型及農作物管理要點

(一)春分節氣適合種植的作物類型

適合播種、育苗與定植的作物主要有:西紅柿、黃瓜、辣椒、茄子、西瓜、韭菜、大蔥、春蘿蔔、胡蘿蔔、白菜、甘藍、芹菜、豆角、絲瓜、菠菜、生菜、萵苣、茼蒿、茴香、早稻、棉花、大豆、春玉米、春花生、紅薯、土豆等,具體種植什麼作物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氣候狀況選擇最適合春季播種的作物品種。除草之外,春分前後溫濕度比較適宜,也適合大部分花卉苗木與果樹作物的栽種和嫁接。

此外,在作物春季播種或定植時,應當選擇「冷尾暖頭」的連續好天氣時搶墒搶晴栽種,確保作物播種或定植後能夠有連續3-5天的晴朗好天氣,以此來提高出苗成活率。

(二)春分農作物的管理要點

在我國有很多有關春分物候期的諺語,可以為我們春分作物管理做參考,比如說: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無雨劃耕田;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後好種豆;春分雨多,有利春播;春分前後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春分麥,芒種糜,小滿種穀正合適;春分到清明,棉花干播種;春分日,植樹木;春分時節,果樹嫁接;春分至,把樹接,園樹佬,沒空歇;春分栽不妥,再栽難成活;春分前後,大麥豌豆;春分早,穀雨遲,清明種薯正當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等,這些農俗諺語是我們前輩長時間在農業生產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種植經驗,既給我們間接說明了春分作物生長的環境,又可以為我們春分作物種植管理提供重要的借鑑。從全國範圍的主要農作物上來說,春分節氣時應當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作物的水分管理

對於春季多大風、少雨易春旱的北方地區,應當及時做好田間的澆水灌溉管理,以此來護田、保墒、禦寒、抗旱;對於春季降水多、氣候溫暖濕潤的南方地區,應當注意提前挖溝清渠,以防發生集中降水或持續陰雨天氣而導致田間積水。

2、加強作物的追肥管理

不論是大田作物還是經濟作物,也不論是蔬菜作物還是果樹作物,隨著春分節氣的到來,氣溫將逐日的變暖,作物的生長速度會加快和生長量會加大,同時各類作物對營養的需求量會逐步增加,如果養分供應不足就會抑製作物正常的生根萌芽、抽稍展葉、開花坐果等。因此,為了確保作物在春季能夠健壯旺盛的生長,此時應當根據墒情與作物長勢及時進行追肥補充營養,以此滿足作物前期生長的養分需求,施肥建議以腐熟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化肥為輔,同時要注意各類化肥的合理搭配以及硼、鎂、鋅、鎂、鈣等中微量元素的葉面噴施補充。

3、加強溫室大棚的作物管理

對於溫室大棚種植的各類作物來說,溫度、濕度、光照是管理的重點,一方面,要確保棚室內溫度適宜穩定,另一方面要儘量增加棚內作物光照,再一方面要進行合理通風;在外界環境與作物長勢允許的情況下,在晴天陽光較好的天氣時應當儘量早揭晚蓋,在遇到持續陰雲天氣時應當儘量晚揭早蓋,當溫度高於30度以上或濕度大於80%以上時,應當選擇中午前後溫度較高的時間段及時進行通風降溫排濕,以防溫濕度過大造成作物發生徒旺長或誘發病蟲害。除此之外,為了確保棚室內的作物長勢健壯,應當在作物定植前7天左右進行低溫煉苗,然後再進行移栽定植。

4、加強田間作物的病蟲害防治管理

春分前後,天氣變暖、濕度增大,雖然十分有利於作物的播種與生長,但是田地中越冬潛伏的各類病菌害蟲也會在此時溫濕度適宜的條件下大量的活動與繁殖,如果防治管理不當就容易導致田間中的作物發生比較嚴重的病蟲害。因此,我們應當在此時階段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管理,春分前後需要重點防治的病蟲害類型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角斑病、葉斑病、晚疫病、菜青蟲、蚜蟲、紅蜘蛛、潛斑蠅、棉鈴蟲等。

一方面,我們應當合理控制好水肥的用量,既要控制好氮肥的用量,尤其不可偏施氮肥,以防造成作物徒旺長而加重病蟲害,又要採取小水勤澆的方法進行適度灌溉,同時還要做好澆水後的中耕散濕與雨後排水管理,以防田間濕度過大或作物葉面長時間凝水而誘發病蟲害;另一方面,對於春季病蟲害較重的田間,建議大家採用不同作物輪作種植或調整播種期的方法,以此來降低病蟲害的不利影響;再一方面,在作物發生病害後,我們應當抓住初發期的防治關鍵期及時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防治,在用藥時應當儘量選擇低毒、高效且不易殘留、不易發生藥害或抗性的藥物,避免使用高毒、低效、易殘留的藥物,以防對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5、隨時關注天氣,預防倒春寒低溫凍害天氣

從2月到4月,春季的天氣變化多變、氣溫起伏不定,有時還經常發生倒春寒低溫凍害天氣。因此,不論南方還是北方的農民朋友,不論是露地栽種的作物或溫室大棚栽種作物,也不論田地里種植是大田作物、經濟作物、茄果蔬菜或果樹,大家都應當每天關注當地的天氣變化,既要掌握未來20-30天的長期天氣動態,又要掌握最近5-7天內的短時天氣變化,時刻警惕和嚴防倒春寒天氣的危害。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背簍

每日了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