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鷹教練機首飛:有趣的網絡投票取名,十選一另九個名字叫什麼?

虹攝庫爾斯克 發佈 2020-06-13T18:56:45+00:00

當日上午9時34分,「勇鷹」教練機在兩架IDF「經國」號戰機陪飛下順利升空,在機場空域繞圈後,順利降落。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件,因為飛機第一次升空了就能叫首飛,而此後再補辦首飛儀式是從沒有過的。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綜合台媒報導,台灣首款自研高級教練機「AJT(Advanced Jet Trainer)勇鷹」的原型機於6月10日上午在台空軍清泉崗基地首度升空。當日上午9時34分,「勇鷹」教練機在兩架IDF「經國」號戰機陪飛下順利升空,在機場空域繞圈後,順利降落。

據悉,漢翔公司將於6月22日或23日,為「勇鷹」舉行首飛儀式。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件,因為飛機第一次升空了就能叫首飛,而此後再補辦首飛儀式是從沒有過的。

「勇鷹」是在IDF「經國」號戰鬥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高級教練機。因為老式的美制高級教練機已經基本上壽終正寢,而外購教練機紛紛被西方國家拒絕,因此不得不自己研製。由於「經國」號戰鬥機從設計之初就有教練機的味道,因此在雙座「經國」號戰鬥教練機的基礎上開始了「勇鷹」高級教練機的研製。計劃進行地很快,僅3年就完成了設計和原型機製造,據報導80%的部件其實是通用的。

IDF「經國」號又稱F-CK-1戰鬥機,是在美國幫助下在數十年前完成的准三代戰鬥機。擁有中程空空飛彈發射能力,當年剛出來的時候確實很驚艷,而且戰鬥力也遠高於殲-7、殲-6等一眾老式機型。也算是亞洲自行研製戰鬥機的典範。不過,由於此後一直採取的外購策略,航空工業急劇萎縮,加上新型戰鬥機研製難度增大,已經不是台能夠玩轉的了。

近年來,一方面在「經國」號改進升級上做文章,一方面則是研製「勇鷹」號教練機。這個名字是網上投票得來的,在舉行的「新式高教機你我來命名」網絡票選活動中,票選前十名分別為「鵬翔、雲翔、勇鷹、雲鵲、御鷹、育隼、鵬展、騰翔、翔燕、鵬舉」。最後「勇鷹」獲得最高票數,因此而得票。

「勇鷹」和「經國」號非常像,前機身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後機身重新設計,以滿足換裝的小型教練機發動機,而且機翼增厚,取消了翼尖飛彈掛架,增大了減速板尺寸,以提升飛機在低空慢速環境下的飛行平穩性,方便飛行學員的操作。

這是「經國」號的雙座戰鬥教練機,擁有完整的作戰能力。「勇鷹」看上去與其外形類似,但其實目前並不具備實際作戰能力。比如「經國」號的航炮在「勇鷹」上就看不到,也說明了這是一種較為純粹的教練機。不過,未來是否會採用外掛的形式來提升實戰能力,變成現在流行的教練/攻擊機還不得知。不過,由於「勇鷹」的發動機推力較小,掛載武器後作戰能力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勇鷹」的地位有點類似於教練10,但是與完全按照新一代高級教練/攻擊機設計的教練10相比,「勇鷹」由於缺乏技術儲備和配套武器裝備,是作戰能力要遠遠低於教練10,設計也停留在上世紀水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