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義軍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結局眾說紛紜,總之不會是好下場

龍姑娘說史 發佈 2020-06-13T19:15:06+00:00

自古以來,天災和人禍都是起義開始的重要原因,這其中人禍不僅僅是一個因素,甚至會是整場起義的導火線。由此可見,朝義軍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結局眾說紛紜,總之不會是好下場。

自古以來,天災和人禍都是起義開始的重要原因,這其中人禍不僅僅是一個因素,甚至會是整場起義的導火線。畢竟如果只是天災,有能力的朝廷會繼續照顧百姓的生活,不會讓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但是如果朝廷沒有能力關照那麼多人,甚至在百姓遭遇天災之時依舊戰亂不斷,加重百姓的搖曳和賦稅,那麼「官逼民反」就促成了。

自古以來,大大小小的起義數不勝數,成功的起義直接使天下改朝換代,而起義失敗的悲慘下場也就不用再說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明朝時期一個起義的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之後她到底落了個什麼下場呢?

我們先來看看唐賽兒起義之時的明朝。朱棣時代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算得上出色了,征蒙古、下西洋、通西域、開運河,這些可都是統治成功的典範。但是我們不能只看見成功,也要看見成功背後的境況,明朝之所以能做出這些成就,最離不開的就是百姓,沒有百姓的賦稅和勞力,也不可能有這些輝煌。而當時明朝的百姓境遇又是怎樣的呢?不幸的是,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開始,明朝的山東百姓就一直遭受著天災。

一、天災人禍的背景

地震、瘟疫、乾旱、洪水,但凡是能造成巨大損害的自然災害,都讓當時的百姓經歷了個遍,本來百姓就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更不幸的是戰爭又爆發了。也就是鼎鼎有名的靖難之役,這場戰役在哪兒開始不行呢?偏偏又是在山東,本來百姓就還沒有在災害中緩過勁兒來,又被迫被朝廷編入到大軍的隊伍中,其結果可想而知。

這場戰役十分的慘烈,所經之處留下的只有累累白骨。三年之後,朱棣終於打下了南京,但是戰爭的結束並不意味著百姓苦日子的結束,因為朱棣又要開始開運河了,開運河又要徵用百姓做苦力,這一征便是10萬人。在種種壓力和痛苦之下,百姓必須要尋找自己的精神依託了。於是他們找到了白蓮教,紛紛成為了白蓮教的信徒,此時唐賽兒就出場了。

二、被迫起義的女首領

唐賽兒到底是什麼出身呢?如今也已經找不到真實的說法了。根據相關的記載,清朝時期的文人將她稱為「妖女」,這種記載肯定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了。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說唐賽兒本是山東濱州一個最普通的老百姓,自小就飽讀詩書,又精通武藝,長得還好看,後來嫁給了林三。但是她並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林三被衙役殺死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唐賽兒父親悲憤而亡,母親重病身亡,經受家破人亡的唐賽兒心中只剩下了悲憤,於是藉助白蓮教開始起義。

三、聲勢浩大

當時唐賽兒在今天的山東青州境內組織起義軍,將青州指揮使殺死之後開倉放糧,這一舉動贏得了民心。隨後便有大量百姓加入到義軍當中,唐賽兒的起義隊伍越來越壯大。各地的起義軍紛紛響應,他們的勢力擴展到了諸城、青州、壽光、即墨等九個州縣,凡是起義軍所到之處,紛紛懲治貪官污吏,毀官府燒糧倉,確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四、起義失敗

朱棣對於唐賽兒的起義軍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絞殺,而是選擇了詔安,然而為百姓為白蓮教而戰的唐賽兒怎麼可能接受朱棣的詔安呢?她將朱棣派來的官員殺死之後繼續起義。唐賽兒的起義軍確實經歷過幾場勝利,但是這種勝利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朱棣不停地派出官兵進來圍剿,最後唐賽兒終於支撐不住了,起義失敗。雖然這場起義以失敗告終,但是卻對明朝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更是震撼了以農民起義發展起來的大明王朝。

據史料記載,在鎮壓了唐賽兒的起義軍之後,朝廷當月就賑災青州、萊州,明朝政府對百姓的壓制和逼迫終於做出了讓步,這和唐賽兒的起義有著脫不開的功勞。唐賽兒起義失敗之後結局怎麼樣呢?關於她的結局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起義失敗之後,唐賽兒混跡在尼姑當中逃走了,這個正好與後來朱棣將眾多尼姑抓來一一排查相符合。也有一種說法是,唐賽兒在最後一場戰役中已經身亡,只是面目全非才沒有被找出來。由此可見,朝義軍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結局眾說紛紜,總之不會是好下場。

其實唐賽兒在一開始起義的時候就必定想過自己的結局,但她依舊走上了這條不歸路,畢竟起義或許還能有一線希望,坐以待斃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條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