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都不怕的于謙,最終將清白留在了人間,百姓皆為之鳴冤

龍姑娘說史 發佈 2020-06-13T19:42:57+00:00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粉身碎骨都不怕的于謙,最終將清白留在了人間,百姓皆為之鳴冤。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粉身碎骨都不怕的于謙,最終將清白留在了人間,百姓皆為之鳴冤。

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非常多的既有能力又很忠誠的大臣。他們一生為國為民,做出的貢獻有時候比一國之君的還要大。可最後得到善終的,卻寥寥無幾。就如明朝時期的于謙,明明對大明朝既有突出貢獻,又非常忠臣,可結果還是被冤而亡。

好在他死後所有百姓都在為之鳴冤,沒過多久便被平了反。否則的話,在我國歷史的長河中,就會多一縷冤魂了。接下來的內容就跟于謙的生平有關,若是大家感興趣的話,那就不妨來了解一下吧!

一、于謙的出身情況和名字的由來。

說到于謙的出身,雖算不上有多高貴,但也並不算差。要知道,他的祖上世代為官。只不過到了他父親這一代的時候,不知道為何寧願選擇歸隱於市井之中罷了。而說到他名字的由來,那可就大有內容可言了。要知道,他的這個名字可跟宋末抗元名臣文天祥有一定關係呢!

據說于謙出生前一天,其父曾夢到已故的文天祥。對方告訴于謙的父親將轉世投胎到他家,結果第二天于謙便出生了。他的父親有感於此夢的奇特,也因崇拜文天祥,便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于謙,希望他能像文天祥那樣一生謙遜為人。

二、踏上仕途後,他講求的為官之道。

朱棣統治天下時,于謙順利考中了進士。雖然他因此成功踏上仕途,但卻並未像官場上的其他人那樣,為了得到某種利益而絲毫不講原則。于謙有自定義的為官之道,所以他才能令天下百姓都大讚不已。

面對權貴,他從不阿諛奉承。若是對方犯了無可饒恕的過錯,于謙甚至膽敢將其當眾罵個狗血噴頭。而若是對方企圖用財物來拉攏他,他也絲毫不會就範,甚至還會反過來跟對方對著幹,好讓對方明白到底什麼才算得上是一個官員應該堅持的操守。

三、面對國家危機,他從容應對以助國家脫離險境。

英宗在位期間,曾想效仿他的祖輩去親征。于謙勸諫無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明的皇帝成為敵人的俘虜。結果朝野和天下動盪,國家一度陷入巨大危機之中。好在於謙及時力挽狂瀾,對內輔佐新君上位和安撫百姓,對外組織軍隊抗擊入侵敵軍。

于謙的付出沒有白費,他所做的一切最終幫助國家脫離了險境。這個時候,起碼天下百姓們都記住了朝廷中的這位好官,甚至以國家有于謙的存在而感到驕傲和安心。

四、危機過後,他慘遭奸佞誣陷和皇帝清算。

按理來說,為大明操了這麼多心的功臣,理應在危機過後受到重賞。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危機過後,等待于謙的竟然是慘遭奸佞誣陷和皇帝清算的悲慘命運。要知道,于謙在當官期間得罪了非常多的權臣。甚至連英宗這個曾經當過俘虜的皇帝,也讓他給得罪了個徹底。

前面我們說過,英宗被俘虜後,于謙曾經輔佐新的皇帝即位。正因為如此,在英宗被救回國後,便對於謙和拒不歸還皇位的弟弟產生了莫大的恨意。新皇帝在世的時候,于謙還有個靠山可依。但後來新皇帝因病逝世了,所以重掌大權的英宗便開始跟于謙算起帳來。

後受奸佞的誣陷,于謙立即被英宗關進了大牢。沒過多久,處斬于謙的消息便傳遍了大街小巷。不過即便真的上了刑場,于謙也並未表現出膽怯的樣子。他做到了像自己的偶像文天祥一樣從容赴死,而將清白永遠留在人世間。

據說他被殺以後,天下的百姓皆為之鳴冤。後誣陷他的小人的罪行得以昭告天下,所有人都開始指責起以謀反罪名下令殺害於謙的英宗。為此,英宗也頗感後悔。可事已至此,再怎麼後悔都無濟於事了。

就這樣,于謙的清白在他被殺後得到了證實。而他也如文天祥一樣,名字被寫進了青史之中。每當後世之人了解相關歷史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為他的被害感到惋惜。可見在大家的心中,于謙這個人的風評簡直好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以上就是我們本文要給大家介紹的全部內容,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上述內容後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對於于謙這樣的清官,大家又有何要說的呢?趕緊踴躍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