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體系打造持續健康的組織》用戰略方法為工作和個人發展破局

職場 發佈 2021-09-19T22:13:50+00:00

又到了年終做總結和規劃的時候了,不管是企業家還是管理者都會說,企業管理真的是太難了?一年下來,不光市場沒有開拓,收入沒有增長,而且企業內部管理也是問題頻出。每當這個時候,企業家、中高層管理者就會思考如何打造一個穩定、有發展的組織。

又到了年終做總結和規劃的時候了,不管是企業家還是管理者都會說,企業管理真的是太難了?

一年下來,不光市場沒有開拓,收入沒有增長,而且企業內部管理也是問題頻出。

每當這個時候,企業家、中高層管理者就會思考如何打造一個穩定、有發展的組織。

我是拆書幫的三級拆書家,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本書是黃旭老師的《13+1體系,打造持續健康的組織》,用戰略的方法來為工作和個人發展破局。

本書一共講了四個層級,14個模塊,分別是:

第一層,精神層,包括使命、願景、價值觀。

第二層,商業層,包括戰略、三年規劃、一年1-3件事。

第三層,組織保障層,包括架構、KPI、計劃、激勵。

第四層,執行力層,包括溝通、考核、人才盤點,領導力。

很多人評價,以上四層,13+1體系,首次把管理的關鍵點按次序梳理清楚、讓讀者可以輕鬆掌握管理脈絡。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在《13+1體系,打造持續健康的組織》中,黃旭老師用一整條邏輯線,把企業管理中最核心的內容給串聯起來了,每一個模塊都講清楚了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以及怎麼去做,讓14個模塊邏輯清晰,執行性強,讓人即學即用。

就像黃旭老師所說《13+1體系,打造持續健康的組織》是每個企業、每位創業者、CEO、管理者、或者想要當管理者的朋友,都應該深入並反覆學習和實踐的內容。它可以讓管理做得又簡單、又深入、又紮實。

其實,《13+1體系,打造持續健康的組織》不僅可以用在工作上,也可以用在個人的發展上。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張杰,現在40歲,在一家公司做生產總監,他最近跟我聊起他的職業歷程。回首二十幾年的奮鬥過程,很為自己早年艱苦奮鬥的日子感嘆不已。

張杰當年在某製造企業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並很快被提拔為組長,接著又成為車間主任,進而升為生長總監,他賣命地為公司工作。他的付出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工資收入已經相當可觀。

有段時間,他自己也沾沾自喜過,可現在細細想來,覺得自己並沒有成就什麼,心裡老是空空的。他現在是企業產品生產線的總指揮官,可他看著企業一年比一年不景氣,很想在開發新產品方面為企業做出一些貢獻,可是他在研發管理和銷售管理並沒有權力,他多次向公司的領導們提議能否變革組織設計方法,使中層管理幹部能夠統籌考慮產品的生產、銷售及研發問題,以增強企業活力,可領導一直沒有這方面想法,沒有給他任何的反饋。

所以,張杰想換一個單位,換個職位不太高但能真正發揮自己潛能的地方,可自己都步入中年了,跳槽又談何容易?

大家是否也在職場中都遇到過類似的瓶頸呢?比如:

1. 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2. 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價值,沒有成就感。

3. 遭遇辦公室政治,夾縫中生存。

4. 偶爾會問自己該不該跳槽或者轉行。

5. 每次晉升,都會問為啥晉升的不是我。

6. 女同胞有沒有覺得在職場工作好難。

當然還有其他的,大家可以自己列舉一下,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性的原因,就是對自己,對崗位、對公司、對未來認識不清造成的?所以對工作沒有掌控感,感覺無力,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那麼我們今天就能改變這種感覺,讓我們用《13+1體系,打造持續健康的組織》企業戰略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突破職業瓶頸。

我在企業做過8年的戰略規劃引導,幫助公司和十幾個業務部門引導從戰略到落地,最近三個月也幫助近100位小夥伴用企業戰略規劃的方法制定職業規劃,幫助他們獲得職級的晉升。

如果你閱讀到這裡,也希望你能在閱讀完所有內容的時候,在1周內,應用戰略三步法分析職業環境、優化職業賽道、突破職業瓶頸。

我們首先來分析張杰的困惑,主要是四點:

1.企業無發展前景:企業一年比一年不景氣;

2.自我實現無希望:很想在開發新產品方面為企業做出更大貢獻,可他在研發和銷售方面並沒有權力,他多次向企業領導提議能否變革組織設計方法,使中層單位能統籌考慮產品的生產、銷售及研發問題,以增強企業活力,可領導一直沒有這方面想法。

3.現實很殘酷:張杰想換一個單位,換個職位不太高但能真正發揮自己潛能的地方,萌生降職換崗的想法。

4.事業發展困惑:自己都步入中年了,跳槽又談何容易?

你是否也有這些困惑,或者你身邊的朋友、同事是否正面臨這些難題?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就要找到解決方案。

古人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13+1體系,打造持續健康的組織》的第二層戰略層面中講到了使命、願景、價值觀。

使命:要干一件有意思的大事,或者是我們一生最想做的一件事情。

願景:十年後要干成什麼樣,實現理想的場景是怎麼樣的,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跟什麼人做什麼事。

價值觀:做事的規矩、遊戲規則,你提倡什麼,反對什麼。

戰略:用來回答怎麼幹和怎麼去實現公司的使命和願景,個人也有天賦使命和想要達成的夢想。

回到張杰的困惑:企業無發展前景是因為企業沒有長遠的規劃,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進行可持續性發展。

自我實現無希望:一是因為自己的實現需求與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不一致,不能做領導關心的事情,不能滿足領導的需求,二是企業根本沒有明確的戰略。

所以才讓張杰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而降低崗位找工作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沒有匹配的可遷移能力。人到中年跳槽談何容易,是沒有對行業進行分析,相對於發展的行業,擔心自己的能力跟不上。

所以現有公司已經不適合張杰發展,張杰需要去尋求新的公司,就需要提前去做行業分析,找到自己餘生想做的事情。

第一步 收集信息:收集行業、客戶、競爭對手公司的信息,讓自己對整個行業的創業和就業有客觀的了解。

第二步 預判趨勢:未來、風險,基於數據和自己的判斷能力,判斷未來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問題。

第三步 採取行動:基於內部優勢,特別是自身的優勢去判斷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喜歡做什麼事情。

所以綜合下來,張杰制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5年成為製造行業生產領域TOP5的諮詢師。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職場困惑呢?

不妨在未來1周應用以上的三步方法,讓自己了解行業現狀,制定計劃。

作業模板如下,供參考。

目標:

計劃:

第一步 收集信息:行業、客戶、競爭對手。

第二步 預判趨勢:未來、風險。

第三步 採取行動:基於內部優勢。

以上僅是對《13+1體系,打造持續健康的組織》1頁內容的拆解,更多內容詳見《13+1體系,打造持續健康的組織》,也可和拆書家一起將一本書拆為更多的文章、課程,讓更多的人受益。讓自己學以致用的同時,跟人分享價值,不斷地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