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比利時未來女王的一天曝光,讓圍觀群眾瑟瑟發抖:終於明白差距在哪裡了

insight視界 發佈 2020-06-14T03:47:50+00:00

王儲伊莉莎白·特蕾莎·瑪麗·海倫娜,於英國大西洋世界聯合學院正式畢業。據說,今年8月底,伊莉莎白公主就將入學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為將來成為真正的女王做準備。

文| 七七

From Pinterest優選

微信號:Pintchina

前不久,比利時王室宣布:

王儲伊莉莎白·特蕾莎·瑪麗·海倫娜(Élisabeth Thérèse Marie Hélène),於英國大西洋世界聯合學院(UWC Atlantic College)正式畢業。

據說,今年8月底,伊莉莎白公主就將入學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為將來成為真正的女王做準備。

所以這段時間,她每天都在積極地進行體能訓練。

雖然在童話故事裡,公主想得到幸福的結局,總離不開王子的幫助。

但在現實生活里,真正的公主卻並非如此。

想知道作為比利時的王儲,伊莉莎白的日常畫風是怎樣的嗎?

讓小IN帶你來了解一下吧!

伊莉莎白出生於2001年10月25日,是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和王后瑪蒂爾德的第一個女兒。

由於比利時在1991年時,修改了王位繼承法,取消了只有王室男性才能繼承王位的規定,加入絕對長子繼承制。

國王菲利普和王后瑪蒂爾德

因此,在伊莉莎白降生後,所有人都知道:

這個重達2.93公斤的女嬰,未來將成為比利時的第一位女王。

她出生那天,比利時按照王國的傳統,在王宮對面的花園鳴放了101響禮炮慶祝,炮聲響徹整個布魯塞爾。

作為比利時國王的法定繼承人,伊莉莎白從小一舉一動就備受矚目。

她的童年,幾乎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比利時是一個多語種國家。

因此,小公主從會叫「媽咪爸比」開始,就要學習法語、荷蘭語和德語。

當10歲的我們,還在為乘法的結合律和分配律腦殼痛時。

伊莉莎白已在熟練掌握法語、荷蘭語、德語的情況下,開始接觸中文。

據說,小公主12歲時,就能用中文和人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

雖說這年頭,誰家孩子還沒個外語、特長傍身,但像伊莉莎白這樣從小就學習十八般武藝的,並不多見。

除了語言,她還要學習鋼琴、芭蕾、繪畫,等等。

這給公主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她從小的氣質就很出挑。

學藝術、音樂之餘,體育也是培養貴族的必選項。

伊莉莎白的父母就是在一場網球比賽認識的。

所以,小傢伙路還沒站穩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揮網球拍。

比利時國王一方面很注重自己長女的教育,引導她喜歡上閱讀。

另一方面,也很呵護公主的天性。

生性好動的伊莉莎白,在父母的支持下,興趣愛好也多得一隻手都數不過來。

她不但會打網球、高爾夫,還喜歡騎自行車、游泳、玩滑雪和帆船,等等。

隨著小公主長到12歲。

她爺爺阿爾貝二世正式退位,父親菲利普宣誓成為比利時第七任國王,伊莉莎白便繼承了「布拉班特女公爵」的爵位。

伊莉莎白與父親菲利普(左一)、爺爺(右一)

隨著和父母出席的公眾場合越來越多,她開始明白:

時刻保持自己的得體和精緻,也是王室子女的一門必修課。

伊莉莎白的母親瑪蒂爾德王后出身名門,祖上三代都是身份顯赫的貴族,擁有家族族徽。

自1999年嫁給大她13歲的菲利普王儲(當時尚未繼位)後,無論瑪蒂爾德出席什麼場合,舉止穿著都很得體。

她一向被視為比利時集優雅與時尚於一身的王后。

跟在這樣的母親身邊,大公主的穿搭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

伊莉莎白雖不是流行審美上的大美女,但有著從小培養的氣質加持,她看上去端莊大氣。

可能王室成員對身材管理的要求一向嚴格。

即便伊莉莎白從小錦衣玉食,可她卻擁有完美的S型曲線,加上目測不低於170cm的身高,簡直堪稱行走中的衣架。

跟瑪蒂爾德王后外出訪問時,一件簡單的白色襯衫+素色長裙,再束上棕色腰帶,看起來青春靚麗又不失活潑。

帶著弟弟妹妹在國民面前現身,一件簡簡單單的黑色碎花裙,也偷偷遵循著身上顏色不超過三種的色彩搭配原則。

無論是束起腰身顯瘦的紅色腰帶,還是讓她整個人看起來更有氣場的紅色高跟,都跟她的碎花裙搭配得恰到好處。

而她最令人矚目的一次出場,還要屬18歲生日被菲利普國王授予利奧波德勳章那天。

當天,她雖然穿的只是一件簡單的白色外套裙,但寬度恰好的翻領+A字裙擺搭配,讓她顯得優雅精緻又不失女人味。

在她生日之前,王室發布幾張公爵的「成人禮」照片,也展示了伊莉莎白逆天的身材比。

穿上藍色無袖連衣裙時的成年公主,溫婉氣質被一覽無餘,舉止頗有王室風範。

誰不希望自己的18歲,能像公主一樣穿上美美的禮服留下紀念呢?

作為國王的長女、未來的比利時女王,伊莉莎白接受的教育也非同一般。

她15歲時,通過入學考試申請到英國威爾斯的UWC大西洋學院後,便一個人前往英國求學。

她預科就讀的學校由德國教育學家庫爾特·哈恩於1962年創建,現任學院院長是著名國際人權運動活動家——約旦的努爾(Noor)王后。

學校創立的時間並不悠久,也不是什麼貴族學校,但它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方式在教育界稱得上獨樹一幟。

UWC大西洋學院裡,有來自全球九十多個國家的三百多名學生在此求學。

他們有的是難民或者政府推薦的優等生,有的是王室後裔。

不管大家各自的經濟背景如何,在這裡,所有學生都是平等的。

學校的宗旨,在於教導學生「通過在校的學習生活,理解世界各國的不同文化、宗教及價值觀」。

所以伊莉莎白除了每天上午要學習各種基礎文化知識,下午還要花大量時間參加戶外拓展運動或社會服務。

有時,她會去監獄與服刑犯人的家屬面對面攀談,撫慰他們;

有時,也可能是和同學一起為身體有缺陷的孩子組織戶外活動,或為當地其他學校做義工。

每當放假,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難得的放鬆時刻。

然而對伊莉莎白來講,除了要跟著父母外出訪問他國,

她還要參加公益活動、在公眾面前演講,承受了太多18歲的年紀不該有的壓力。

兩個月後,伊莉莎白就要進入他的父親菲利普就讀過的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

據說入學後,她先是要參加四周新訓。

然後將學習射擊、架設野戰帳篷、戰術訓練和駕駛飛機、跳傘等種種軍事課程。

光是看看伊莉莎白的課程安排,就可以想像她未來的軍校日子有多艱苦了。

小時候覺得公主光芒萬丈,因為她們永遠容顏精緻衣著華麗,

而越長大越發現,所謂公主,同樣要在背後付出無數汗水,才能保持頭顱高昂的姿態。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莫過於起點比你高的人,還比你努力。

沒有誰的人生是容易的。

如果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吃瓜的我們,真的還要繼續放鬆嗎...

圖片 /gettyimages、

FB@ReineElisabethdeBelgique

本文系授權發布,By 七七,From Pinterest優選,微信號:Pintchina,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