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世界經典的椅子,竟然都是出自建築師之手

設計聯 發佈 2020-01-13T11:02:21+00:00

01Arm chair不論是哪個時期的設計對於建築師而言每一個作品都是某一側面的他自己椅子剛好就像是一塊實驗地快速得呈現著建築師背後的設計思維- E N D -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造一把好椅子」

這是包浩斯(Bauhaus)傳下來的優秀傳統

設計椅子,是所有設計師

尤其是建築設計的基本功

椅子,又簡單,又複雜

考慮材質,衡量力學,優化造型

造好一把椅子,跟蓋好一間房子

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椅子就像一個微縮的建築

其中濃縮了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思想

成為了傳播設計理念的完美載體

因此,想要走近一位建築大師

不妨從一把椅子開始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1950 - 2016

應該沒有人沒聽說過扎哈吧,這位伊拉克裔英國女設計師被稱為「建築界解構主義大師」,一生未婚的她在世間留下無數讓人過目難忘的作品。北京銀河Soho、廣州大劇院...... 她的建築是主角、是俾睨眾生的神、是不可一世的霸王,承載著無盡的想像力。

自從2004年成為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師,扎哈於這個世界的意義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她那些天馬行空的建築,更是一個時代女性力量的代言,如明燈照亮無數女性建築師、設計師的夢想。

「夢之城」酒店大樓

Z-CHAIR是扎哈三年的研究結晶,看似一個簡單的三維物件,卻將美學與實用巧妙合二為一,簡單之處隱藏著設計師的獨有匠心。Z-CHAIR視覺上給人很強的科技感,因為它本身採用的是拋光不鏽鋼材料,加之在設計上的Z字造型,柔和的幾何線條讓椅子有一種流動之美,和扎哈的建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Z-Chair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不需要過多的表述,弗蘭克·賴特、流水別墅,每一個設計師的設計啟蒙都了解過的經典。雖然後期證明有現實問題,但仍不能否認流水別墅這座曾經「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建築物」對於設計史的價值。「有機建築」的理念,對於設計界有著無盡的意義。

流水別墅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生活里賴特也是個把審美貫穿到每個細節的人,連燈的開關都會親自設計。1946年他為自己設計了這把Taliesin West Chair。這把看起來像摺紙藝術的椅子由幾片板材穿插構成,表面覆蓋藍色海綿軟墊,簡明優雅又有著嚴謹的幾何結構,堪稱賴特建築語言的延續。

taliesin west chair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1887-1965

朗香教堂、薩伏耶別墅、馬賽公寓....... 只要隨口提起他的作品,大家就肯定會想起來這位「功能主義之父」。勒・柯布西耶,他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是現代建築的「先鋒旗手」。

薩伏耶別墅

馬賽公寓

他設計過很多座椅,其中他設計的扶手椅(Le Corbusier -LC2)更是椅子裡的藝術品,賈伯斯都是它的粉絲。LC2傳承了柯布西耶設計理念的精髓,堅固的金屬框架包裹著柔軟的皮質椅墊,「功能至上」不帶任何無意義的修飾,堪稱現代家具藝術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LC2扶手椅

賈伯斯和Le Corbusier -LC2

安東尼·高迪

Antoni Gaudí i Cornet

1852 - 1926

「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建築大師很多,理念不同作品也各有特色,如果要找出最特別的那大概要數高迪了吧。米拉之家、巴特羅之家、聖家族大教堂...... 這位「上帝的建築師」的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複雜、新穎、獨樹一幟的建築表現,既蘊藏著高迪的浪漫主義思維也有著他關於建築現代性的思考。

聖家族大教堂

米拉之家

巴特羅之家耗時2年,米拉之家耗時6年,聖家族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工。一生未娶的高迪生活也過的清簡,幾乎所有時間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除了建築,高迪還負責建築內的裝潢和家具設計。下面這把padouk armchair就是高迪的經典作品之一,優雅的造型也詮釋著他的浪漫主義設計思維。

padouk armchair

弗蘭克·蓋里

Frank Gehry

1929

弗蘭克·蓋里,1989年普利茲克獎得主,有人說他的設計毫無意義丑到爆炸,也有人稱讚他是建築界的畢卡索。他的建築作品具有不規則曲線造型,雕塑般外觀,設計風格源自於晚期現代主義。

迪士尼音樂廳

雪梨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學樓

我們對於這位後現代主義大師作品的最大印象大概就是扭曲、雕塑般不規則的曲面造型。但蓋里設計的椅子雖然充滿曲線,但實現的方式卻大不相同。瓦楞紙系列的椅子是做減法,將粘合在一起的多層紙板削減成需要的形態。

Wiggle Chair

安藤忠雄

Andou Tadao

1941

從拳擊手到「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或許是當代最傳奇的建築大師。從住吉的長屋到光之教堂、水之教堂、風之教堂「教堂三部曲」,憑藉充斥著詩意的設計風格,安藤完美逆襲。

光之教堂

夢想椅是安藤特別為丹麥知名家具品牌Carl Hansen&Son設計的,為了表達了他對丹麥建築大師漢斯·J.威格納的致敬。安藤的夢想椅也確實展現出了,與威格納典型設計相同的簡約與和諧。

夢想椅

托馬斯·赫斯維克

Thomas heatherwick

1971

還記得象君曾經寫過的這位設計師嗎?托馬斯·亞歷山大·赫斯維克是英國當代最著名設計師之一。滾橋、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外灘金融中心...... 無數天馬行空的設計成就了托馬斯「設計鬼才」的大名,Wallpaper* 雜誌還曾把托馬斯和特斯拉造火箭的馬斯克一起稱為當今世界的顛覆者。

滾橋

上海世博會英國館

鬼才設計師設計的椅子自然也是與眾不同,陀螺椅就是他的作品,拒絕普通座椅的單一無趣,坐在上面轉幾下輕輕鬆鬆就是半天,而且塑料一體成型投入流水線生產也極為便利。

Spun Chair

隈研吾

Kengo Kuma

1954

「建築自身存在的形體是可恥的。我想讓建築的輪廓曖昧化,也就是說,讓建築物消失。」

—隈研吾

說起我們熟悉的日本建築師,除了安藤第二個想到的應該就是隈研吾了吧。這幾年隈研吾的「負建築」理論在國內可謂火的一塌糊塗,以與自然景觀融合為特色,運用木材、泥磚、竹子、石板、茅草等天然建材,結合水、光線、空氣,創造外表看似柔弱,卻更能讓人感覺到傳統建築的溫馨與美的「負建築」。

GC Prostho Museum Research Center

建築作品充斥著和風美學和東方禪意的隈研吾,對於椅子的把控同樣體現了他的設計理念。他設計的The GC chair沒有任何浮誇的造型,只是在傳統椅子的基礎上做了減法,普普通通的外形反而帶給我們一份內心的平和。

The GC chair

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1944

雷姆·庫哈斯這個名字聽起來可能沒那麼熟悉,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央視「大褲衩」大家肯定知道,那就是庫哈斯的作品。憑藉現實主義式的建築哲學,他更是獲得2000年的普利茲克獎。除了他的作品,庫哈斯更是「當代建築教父」,他在OMA培養了許多當代傑出的建築師,扎哈也是他的學生。

CCTV央視大樓

Casa Da Musica

混凝土、皮革、電動裝置,庫哈斯的椅子顯得與眾不同。01 Arm Chair是一個旋轉式休息座椅,造型走了經典路線。庫哈斯更重視功能,他給這把扶手椅裝了一個電動系統,可以通過按下柱形機械底座上的按鈕來調節高度。

01 Arm chair

不論是哪個時期的設計

對於建築師而言

每一個作品都是某一側面的他自己

椅子剛好就像是一塊實驗地

快速得呈現著建築師

背後的設計思維

- E N 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