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加用戶體驗 健身房越來越重視教練培養

中國商網 發佈 2020-01-17T19:13:43+00:00

資料圖 中國商網唐硯/攝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投訴持續增長、社會信任度持續下滑、新興健身平台和各類健身教練良莠不齊、有不少健身品牌退出了市場……2019年,健身行業經歷了「寒冬」。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作為健身房的核心資產,健身教練的職業規劃引發了業界的關注。

資料圖 中國商網唐硯/攝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投訴持續增長、社會信任度持續下滑、新興健身平台和各類健身教練良莠不齊、有不少健身品牌退出了市場……2019年,健身行業經歷了「寒冬」。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作為健身房的核心資產,健身教練的職業規劃引發了業界的關注。近日,運動健身網際網路平台樂刻運動發布了「健身教練新十年」計劃,對健身教練的職業生涯進行了更為精細的規劃。此外,超級猩猩、Keep等健身房企業同樣非常重視健身教練的培養。

重視培養

據悉,「健身教練新十年」計劃主要是為健身教練設計職業發展路徑,樂刻運動宣布今年計劃投入1億元,未來每年投入增加20%,搭建健身教練職業發展的良性產業生態。此外,樂刻運動為健身教練設計了職業發展路徑,包含培訓師、課程研發、門店合伙人、管理運營、健身網紅等。樂刻運動表示,希望未來十年與健身教練形成命運共同體,讓健身教練有更高收入的同時更加專業。

不只是樂刻運動,超級猩猩也非常重視健身教練的培養。據悉,超級猩猩設立了超猩學院,專門培養健身教練。超猩學院的培訓內容分為三大模塊:勝任力、影響力和驅動力,在超級猩猩內部,負責人將其稱為「三力輪」。此外,超猩學院研推出了「45天封閉訓練營」,除了讓超級猩猩的健身團體課的培訓師參加,還讓超級猩猩不同城市的教練經紀人、門店運營和用戶運營參加,幫助接受培訓的准超級猩猩教練們更快地成為一名合格的全職健身教練。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目前市面上較為普遍的培訓主要針對的是健身教練的勝任力和影響力,其課程內容包括基礎運動科學、團課技術、教授方式、課堂表現力和影響力。而超猩學院更看重健身教練的驅動力,也就是「自我驅動、團隊驅動以及榜樣力量「。

Keep旗下的Keepland也有一套健身教練培訓體系,Keepland負責人李金一表示,在健身教練管理方面,Keepland不僅考慮了薪酬體系及福利制度,而且設計了更為職業化的健身教練管理體系。在教練服務方面,Keepland將為健身教練提供運營、內容、產品和宣傳支持,構建服務者生態閉環,Keepland可以準確統計滿課率、復購率、客戶卡路里消耗量、課時量等數據;同時,來自於用戶的可穿戴設備中的數據,還能為教學工作提供更多的參考指標。此外,Keepland將依靠健身教練經紀人和專業的宣傳團隊,利用Keep豐富的線上宣傳經驗,對健身教練團隊進行全方位的包裝與宣傳,以增加健身教練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職業成就感。

提升素質

為什麼健身房經營者如此重視健身教練的職業生涯規劃?健身行業投資人士王懷遠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現在健身房更加重視用戶體驗,而決定用戶體驗的一大關鍵性因素就是健身房中健身教練的素質。一個優質的健身教練,可以帶來很多會員;相反,一個素質不高的健身教練,足可以讓這家健身房的口碑變得越來越差。

不可否認,目前健身教練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健身行業進入門檻較低,行業里甚至有一些打著七天拿證旗號的培訓機構,大量的跨行業人員以健身教練的身份快速進入健身行業,導致了健身教練群體行業素質良莠不齊。

與此同時,健身教練職業榮譽感也制約著他們的職業發展。傳統健身房盈利模式單一,以販賣年卡和售賣私教課為主要的營收方式,導致健身教練收入以銷售提成為主,業績壓力較大,收入很不穩定。健身教練王亮(化名)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一些健身教練為了多拿提成,不斷向消費者推銷辦卡,而健身房管理者也沒有進行有效的制止,導致這個行業用戶體驗不盡如人意。

王懷遠認為,以上種種原因讓健身教練的職業發展受到了制約。對於健身房而言,培養優質教練,讓健身教練「人盡其才」是在行業中取勝的關鍵。

規範管理

王懷遠表示,在國外,健身教練是一項規範的職業;而在國內,相關部門對這一職業的保護和規範還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健美協會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的相關法律明顯落後於時代發展,對於私人教練這樣的新興職業並沒有相關的保護,更談不上職業評價體系。

上述專家認為,健身教練的培養有以下問題。首先,目前我國的勞動部門還沒有將健身教練確立為一個正式職業,國家還沒有制定健身教練的職業標準和配套的管理體制,更沒有出台激勵這一職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沒有政府的引導,健身教練職業還處於一種無序的自然發展狀態。

其次,目前健身教練資格認證缺乏統一的審核機構和審核標準,認證審定缺乏可信度,證書發放和資格認證混亂。健身教練培訓機構更是良莠不齊,培訓的質量問題越來越突出。健身教練培訓基本處於無管理、無鑑定、無保障的「三無」狀態。

此外,目前人們對健身教練這一新興職業的認識還較為模糊,對健身教練在健身企業中的角色定位和價值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對於私人教練應具備的職業素質缺乏深刻認識,健身教練對於健身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價值還沒有真正得到理解。

上述受訪專家建議,我國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規範好健身教練市場,讓健身教練職業的發展有法可依。健身機構也應制定更為細化的標準,篩選綜合能力更為突出的教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