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貴金龍魚

這年輕人 發佈 2020-01-31T22:22:48+00:00

之後又有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相繼在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印尼的蘇門答臘、班加島、婆羅洲和泰國發現了另外一些龍魚品種,於是就把龍魚分成金龍魚、橙紅龍魚、黃金龍魚、白金龍魚、青龍魚和銀龍魚等。

美麗硬仆骨舌魚(學名:Scleropages formosus):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屬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等地河流和湖泊。

成魚體長40-50厘米,壽命可達數十年。性情兇猛,主要獵食活魚蝦、水生昆蟲、青蛙等。成魚將魚卵產含於口中直至孵出幼魚,所以有「龍吐珠」的俗名。自20世紀中後被開發成為觀賞魚,因其泛閃金屬光澤如盔甲般的鱗被和鮮艷的光色(金色、紅色等)及威風凜凜的儀態而備受矚目,身價飄升到幣值數以萬計的程度,成為極名貴的觀賞魚之一,有過背金龍、紅龍、青龍等品種。由於資源過度開發造成瀕危,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名單附錄Ⅰ。


美麗硬仆骨舌魚因其體型碩大扁長,軀幹部覆蓋著碩大而排列整齊的閃耀著光芒的鱗片;口大,口唇角有兩條觸鬚,遊動時神態悠然,活像神話中的「龍」,故此得名「龍魚」。它至今仍保留著遠古時代的體型特徵,素有「魚類活化石」之稱,極具飼養與觀賞價值。下頜具須,體側扁,腹部有棱突的古老淡水魚種群。

幼魚時特徵為藍呈綠底淺紅帶點內金色細框,成長後淺經的鱗框會轉變成金黃色,且金黃色藍或綠底的鱗槓會達到鱗片的第五排,越過整個墨綠色的背部,其中與紅髮憤金的差別除了鱗片外,就是發憤部及臀鰭的差異,背及尾鰭的上半部則應呈現出深藍色。

渾身金色,是五層鱗片,類似於金條,大受華人商業家的歡迎,主要取其吉利。此外金龍魚有幾個不同顏色的變種:「紅龍魚」、「綠龍魚」、「黃尾龍魚」等。


龍魚有須,胸鰭似龍爪,加上渾身金鱗(或紅鱗),因而形似神龍。加上其盤旋靈動,華貴端莊,靜時安若處子,動時迅如脫兔,所以其神更似神龍。而且,其緩而大方的游姿,更顯出一種高貴、祥和的王者之氣。龍魚作為華人龍情結的最佳寄託對象,走進了千家萬戶。龍魚飼養由此風靡,逐漸形成一種文化——龍魚文化,並成為了中國龍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深受中華文化薰陶的整個東亞文化圈內,龍文化都有著廣泛而深厚的影響力。二十世紀,當與龍形神皆似的魚種——龍魚出現時,便迅速在東亞文化圈內諸國水族市場上掀起了一陣風潮,尤其在東南亞、日本、台灣等地。固然,這種風潮的出現與傳統的龍文化影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呢?答案是肯定的,龍魚本身的觀賞性及良好寓意也是其能夠迅速風靡東方世界的一個因素。

首先,龍魚是一種大型魚類,體型霸氣,游姿迷人,加上一身熠熠生輝的「盔甲」,就像即將出征的統帥,體現出一種王者之氣。因此,無論從體態還是從氣勢來說,其都是極具觀賞性的魚類,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由於龍魚自身的特點,其本身具有很多良好的寓意。如其壽命很長,有「長命百歲,壽比南山」之寓意;其諧音為「余」,暗含聚財、富貴之意;其形神似龍,是無上權力、尊貴地位的象徵等等。龍魚寄託了如此多的美好願望,因此被人們看做最佳風水魚而請進了千家萬戶。

最後,也與商人為利益而將其推向商業化的行為有一定影響。任何東西,有了需求就會帶來市場,有了市場就會帶來規模化生產,就會走向商業化,最終形成一個產業。龍魚的風靡也是如此。剛開始時,龍魚只是一種瀕臨滅絕的自然魚類,「物以稀為貴」,加上其似龍的外形,受到一些水族愛好者的追捧。隨著追捧者的不斷增加,市場擴大、需求增加,龍魚貿易變得有利可圖。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催生了東南亞一批養殖場出現。有了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龍魚這一產業也就隨之形成了。當龍魚成為了一種穩定的產業,其市場自然也就會被不斷的推廣與擴大,龍魚作為這一產業的「核心產品」,也就隨之開始風靡東亞及東南亞。有龍魚自身的魅力為保證,有分布全球的華人為使者,有這一產業從業者的大力推廣為驅動,龍魚未來風靡全球不是夢。


龍魚在吃食時用力過猛會撞到缸里的某一個角度以導致受傷,餵食時最好在魚缸的中間來投食。龍魚屬於肉型性動物,大部分龍魚的食譜為,青蛙、泥鰍、板球、金魚、螞蚱、小蝦等等。在餵食有一個加色的問題,比如說紅龍,餵食紅箭或小蝦就對紅龍的增色起到一定的作用,因為紅箭和小蝦體中含有紅色素。

12厘米以下的幼魚剛剛開始吃生餌,這時你可以投餵剛剛脫殼的白色麵包蟲、小蝦(一定要去掉頭尾,最好是剝成蝦球投餵以免硬殼傷其腸胃)、血蟲等較適口的餌料。要少吃多餐一天投餵四次。

15厘米左右的小龍魚可餵食正常的麵包蟲和小蝦(小蝦最好去掉蝦劍)、也可以投餵1.5厘米的小魚。此時的龍魚生長迅速,食量驚人。可適當增加投餌次數和投餌量。

20厘米以上的龍魚可以投餵較大型的魚、蝦、泥鰍、肉塊等餌料。還可以投餵各種昆蟲等活餌,這些都是龍魚喜歡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讓這些餌料受到污染。

另外,內臟,尤其是肝臟是不合適餵養龍魚的,其較多的脂肪會造成龍魚的疾病。活餌中金魚並不是一種好的餌料,研究顯示專吃金魚的龍魚飼養在狹小的水族箱裡所染上的傳染病或寄生蟲幾乎全是金魚傳染的。 人工餌料最好是使用脂肪含量較少的牛肉,當然有條件的話,可以買成品的龍魚專用餌料。不過剛開始投餵人工飼料的時候龍魚會很不習慣,需要人工馴餌。


遠在三百五十萬年以前的太古石炭紀,隸屬Osteoglossidae科的龍魚便已經開始存在了。骨咽魚科是華萊士線兩側發現的唯一的淡水魚家族。在1.4億年前,龍魚遷移到亞洲和印度次大陸,地球地殼的移動逐漸地把它們分布到世界各大陸去。

龍魚,原產地稱之為「Arowana」,華人的發音為『亞羅娃娜』,中文名稱」硬仆骨舌魚「,音譯來自西班牙語「Pez lengüihueso malayo」。」Pez(仆)「在西班牙語中是」魚「的意思,「lengüihueso」是「長舌」的意思。其學名「Scleropages」是舌頭、硬咽狀的意思。

龍魚,屬於骨舌魚科,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早在遠古石炭紀時就已經存在。該魚的發現始於1829 年,在南美亞馬遜流域,當時是由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國魚類學家卑魯告藍博士在越南西貢又發現紅色龍魚。1966年,法國魚類學家布藍和多巴頓在金邊又發現了龍魚的另外一個品種。之後 又有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相繼在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印尼的蘇門答臘、班加島、婆羅洲和泰國發現了另外一些龍魚品種,於是就把龍魚分成金龍魚、橙紅龍魚、黃金龍魚、白金龍魚、青龍魚和銀龍魚等。真正作為觀賞魚引入水族箱是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的美國,直至80年代才逐漸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

龍魚全身閃爍著青色的光芒,圓大的鱗片受光線照射後發出粉紅色的光輝,各鰭也呈現出各種色彩。不同的龍魚有其不同的色彩。例如,東南亞的紅龍幼魚,鱗片紅小,白色微紅,成體時鰓蓋邊緣和鰓舌呈深紅色,鱗片閃閃生輝;黃金龍、白金龍和青龍的鱗片邊緣分別呈金黃色、白金色和青色,其中有紫紅色斑塊者最為名貴。這一科龍魚的主要特徵還有它的鰾為網眼狀,常有鰓上器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