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最窮省:歷史上學習漢字的人才輩出,現今淪為偷渡者的故鄉

知越南 發佈 2020-05-03T01:20:19+00:00

2019年英國一起偷渡者陳屍貨車案,讓經濟蒸蒸日上越南成為全球新聞焦點,而這起偷渡案的偷渡者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越南北中部的是發生在河靜省,其實歷史上河靜省曾是人文之鄉,許多越南的著名儒者都是該省人士,在農業社會書香門第比比皆是,然而近現代工業時代,此省是越南最窮的幾個省份。

2019年英國一起偷渡者陳屍貨車案(39具屍體),讓經濟蒸蒸日上越南成為全球新聞焦點,而這起偷渡案的偷渡者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越南北中部的是發生在河靜省,其實歷史上河靜省曾是人文之鄉,許多越南的著名儒者都是該省人士,在農業社會書香門第比比皆是,然而近現代工業時代,此省是越南最窮的幾個省份。


秦漢至唐朝是中國的郡縣

河靜省在上古時代是越裳之地,此地部落首長曾進獻貢品給周天子。在秦漢時期,此地被納入中原王朝管轄。漢滅南越趙氏在南越國故地設置十郡,河靜省屬於九真郡。三國吳在河靜地方分設九德郡。隋朝時改為日南郡,唐朝改為驩州。

五代十國丁部領建立封建王朝,其家鄉就是驩州。越南自立之後,河靜省長期和乂安省屬於同一行政單位管轄,屬明時期其地設南靖州,這是河靜地名淵源之一。

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時期,越南阮帝明命分省治理,在明命十二年(1831年),設立河靜省,下轄河華府和德壽府;河華府轄奇華縣、石河縣二縣;德壽府轄干祿縣、羅山縣、香山縣和宜春縣四縣。當時的河靜省是戰略要地,地位十分重要,管轄羈縻鎮定府、鎮靖府和樂邊府,這些羈縻府曾是寮國之地,在明命時期被郡縣化,這些羈縻府直到19世紀90年代,法屬印度支那政府劃定寮國與越南邊界時劃分給寮國保護國。


封建時代的人文勝地

封建時代河靜不光是戰略要地,還是人文勝地。在越南封建王朝,河靜是農業重要之地,科舉時代富裕的農民重視科舉崇儒學,使得河靜之地有著許多的書香門第。如莫朝狀元阮倩是德光仙田阮氏,後黎朝時期,著名的潘氏家族,在西山朝和阮朝及近代都有著名影響的潘輝家族都是出自河靜德光府天祿縣(今屬河靜省祿河縣)。

可以說在封建時代,農業發達的河靜省是書香門第遍布,科舉世家處處的地方。越南許多著名的儒家的文學家都是出自這裡,越南歷史上最著名的《金雲翹傳》就是宜春縣「鴻山文派」阮攸的大作。


現代經濟貧窮淪為偷渡者之鄉

1954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結束,越南按照北緯十七度劃分為南北兩部分。河靜省屬於越南民主共和國管轄。河靜進入現代化建設,在越南戰爭時期,由於這裡距離越南共和國很近,屬於前線,經濟發展緩慢,農業也受到影響。

河靜省5,990.7 平方公里,人口130餘萬。工業經濟十分不發達,民眾的收入並不高,普通家庭年收入很低,屬於越南貧困省份名單之列。為了改變生活狀態,過更好的日子,河靜省民眾在1990年代越南革新開發後就出國投靠親友或者偷渡打工。

許多偷渡者在賺到錢後回國蓋房,這使得當地民眾一波波的找蛇頭偷渡出國打工賺錢。

現如今的河靜省為了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對於許多污染企業也打開大門,2016年台塑投資的越南河靜鋼鐵就因為污染問題導致越南社會討論。

曾經的人文之鄉,到現今環境污染和偷渡困擾,河靜可謂是命運多舛之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