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了還不知道如何分辨烏鶇公母?把握3個變化,準確區分雌雄鳥

鶇龜先生 發佈 2019-12-19T20:31:55+00:00

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天寒地凍,並非所有人都喜歡。但對於飼養烏鶇的朋友們而言,這又是一個耳朵開始享受的季節。到了冬季,也就意味著到了烏鶇的鳴叫期。從冬天一直持續到來年春夏季,我們的耳邊總能縈繞著烏鶇那優美動聽的鳴叫聲。

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天寒地凍,並非所有人都喜歡。但對於飼養烏鶇的朋友們而言,這又是一個耳朵開始享受的季節。到了冬季,也就意味著到了烏鶇的鳴叫期。從冬天一直持續到來年春夏季,我們的耳邊總能縈繞著烏鶇那優美動聽的鳴叫聲。不論是當年的雛鳥,還是養了多年的老鳥,此時每天的大部分時間,烏鶇都應該一展歌喉,在放聲歌唱。

當然,以上有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那就是養的必須是一隻公鳥。因為烏鶇母鳥不會叫、不願意叫。關於烏鶇公母的辨別方法,鶇龜先生曾在上個月底的入冬前,寫過一篇文章,名字叫《都冬天了烏鶇還不愛叫?它或許是只母鳥,換羽後烏鶇公母分辨方法》。文中對換羽後烏鶇公母辨別方法做了詳細介紹,全方位對比了公母烏鶇頭部(頭型、眼睛、嘴)、羽毛(飛羽、尾羽、腹部和背部羽毛)、腿腳、體型和鳴叫等各方面的不同點。文章發出後至今,仍陸續有不少朋友留言或私信,問及烏鶇公母分辨問題。其實鶇龜先生倒是建議有此困惑的朋友們,能浪費點時間,認真看下那篇文章。雖然內容有點長(鶇龜先生文章的通病),不符合現在流行的「快餐文化」,但仔細通讀全文,相信還是多少能有些收穫的,基本可以做到分辨烏鶇公母不求人。

現在已經到了12月下旬。入冬以後,烏鶇無論是在外表還是鳴叫等方面,與前期相比,也都發生了一些變化。準確把握這些變化特點,也有助於我們區分烏鶇公母。今天鶇龜先生就來談談,如何根據從入冬後烏鶇的變化特徵,來判斷所養的是不是只公鳥,供感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一、外表最大的變化是嘴巴和眼圈

從體型大小上來說,烏鶇雛鳥在出殼後的2個月大時,基本就長成型了,體型不再發生大的變化。但在換羽前,烏鶇雛鳥是一身黑白相間的花羽毛(指腹部);到了深秋和初冬,就會褪掉舊羽毛,重新換上一身純黑色的羽毛,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黑鳥。此時的烏鶇,單純從體型和羽毛上來看,和成年鳥已經基本無異了。

根據以上烏鶇羽毛的變化特點,可以總結出辨別烏鶇公鳥的方法:冬季換羽後,公烏鶇的羽毛應該是全身純黑色,否則可考慮為母鳥。與換羽前相比,公鳥最大的變化是腹部和背部的羽毛,由黑白相間(或棕白、黑灰相間)的花色羽毛,換為純黑色。如果發現所養的烏鶇,腹部和背部羽毛,換羽後顏色不黑,為偏紅色或棕色或褐色,總之只要腹部和背部羽毛不是純黑色,那就要考慮可能是只母鳥(外表僅是輔助,最終還需要結合其他特徵綜合判斷)。

入冬後,烏鶇在外表上最大的變化是嘴巴和眼圈的顏色,分別簡述如下:

(1)鳥嘴顏色的變化

在雛鳥期,沒有換羽前,烏鶇鳥嘴越黑越可能為公鳥,最好是黑的發亮;此時雌鳥的嘴是深灰色(褐色),表現為公鳥比雌鳥嘴黑。但到了換羽完成後的冬季,隨著公鳥體內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多,鳥嘴開始發生明顯變化,顏色逐漸變淺,黑色逐漸褪去,黃顏色逐漸出現,直至到了第二年春季,嘴顏色變為橙黃色。

從當年冬季到來年春季,公鳥嘴顏色有這樣一個基本的變化過程:純黑色→淺黑色→黑黃相間→黃顏色→橙黃色。現在的季節,公鳥嘴的顏色應該是處於「淺黑色」、「黑黃相間」和「黃顏色」這三個階段(視頭窩、二窩鳥而有所不同,越早鳥嘴的顏色越鮮艷)。此時的雌鳥烏鶇,鳥嘴顏色雖然也在變淺,但不如公鳥那麼明顯。這階段,從視覺上看,雌鳥嘴要比公鳥黑,也就是與前期相反,此時鳥嘴越黑越可能為母鳥。

從上述鳥嘴顏色的變化特徵,可以總結出一個判斷烏鶇公鳥的方法:入冬後,烏鶇公鳥嘴的顏色是由黑色逐漸變淺的,黑色慢慢消退,黃色及橙色比重逐漸增加,直至全部變為橙黃色。如果到了冬季以後,鳥嘴顏色一直偏黑,看不到明顯變化,那就要考慮是否為母鳥。

(2)眼圈顏色的變化

除了鳥嘴,眼圈也是一個變化明顯的地方。未換羽的雛鳥,公鳥和雌鳥的眼圈很難分辨,都差不多。但是到了冬季,區別就十分明顯了。公鳥眼圈的直觀變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眼圈在逐漸增厚、變寬,越來越明顯;二是顏色逐漸變鮮艷,由淺黃色慢慢變為橙黃色。而此時母鳥的眼圈,仍然很薄,不明顯,顏色也不鮮艷,仍為淺黃色。

從以上眼圈的變化特點,可以總結出烏鶇公鳥的判斷方法:到了冬季,公鳥的眼圈在增大、增厚,顏色也越發明顯,變得鮮艷。如果發現所養的烏鶇,眼圈和換羽前相比,一直沒什麼大的變化,就要考慮有母鳥的可能。

二、頭部(含脖子)和腳底板皮膚顏色的變化

嘴巴和眼圈的變化,非常好觀察,一看便知。其實到了冬季以後,特別是到了來年春季,烏鶇身上還有兩處變化也非常明顯,雖然大多數朋友並不會注意,但掌握了這些變化特徵以後,也能快速判斷烏鶇公母,這就是頭部(含脖子)和腳底板皮膚顏色的變化。

隨著體內雄性激素的增多,入冬以後,烏鶇公鳥不僅嘴巴和眼圈顏色發生變化,因為羽毛覆蓋,我們平時不注意的皮膚,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正常情況下,烏鶇皮膚的顏色是青色的(青灰色);但當烏鶇上性時(冬季至來年春季),扒開頭部及脖子的羽毛,我們會發現皮膚顏色是黃色或橙色的。抓住烏鶇,讓其腹部朝上,觀察它的腳底板,顏色也是黃色或橙色。而此時對應的雌鳥,無論頭部還是腳底板,膚色仍是青灰色。

根據以上這種膚色變化的差異,也可以判斷烏鶇公母,即頭部(含脖子)和腳底板皮膚顏色黃或橙色者為公,青灰色者為母。注意這種顏色的變化,同樣也是逐漸進行的,以春季最為典型,公鳥多為橙黃色。

三、冬季最重要的變化是鳴唱

相對於外表和膚色等方面的變化,入冬以後,公烏鶇最大的變化,還是表現在鳴叫和學口上。從鳴叫上來看,進入冬季的一個明顯變化是愛叫了。我們從每天早六點到晚六點算,12個小時當中,除了基本的飲食時間,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在鳴叫的(指在鳥籠中,放出來自由活動不愛叫)。當然,目前是12月份,基本還都是以小叫或中叫為主,並不會大叫。但不管是小叫、中叫還是大叫,它們只是音調高低和花腔多少的問題,並不影響鳴叫頻率,愛唱是公烏鶇冬季最大的變化之一。

另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學口,入冬以後,公烏鶇愛學口了。基本頭天聽到的鳥叫聲音,第二天差不多就能唱出來,難學點的聲音,基本在三天以後也多少能分辨出來點。

以上這種冬季鳴叫的變化特點,鶇龜先生認為是判斷烏鶇公母「第二準確」的一個方法(生鳥不適用)。因為外表確實有迷惑性,一隻擁有十足公鳥相的烏鶇,最後可能會以產蛋的方式,告訴你它其實是只母鳥。外表可以騙人,但烏鶇的聲音不會騙人,愛叫、會唱的才是公鳥。不過這裡要更正一個說法,烏鶇母鳥並非不會鳴叫,它是會叫的。但是和公鳥相比,烏鶇母鳥不愛叫,幾乎就是個啞巴一樣,偶爾「甲甲」叫兩聲。同時,在學口花叫方面,也和公鳥沒法比,母鳥叫聲多單調,花腔不行。

也就是說,如果所養的烏鶇,不管它頭型、眼睛、鼻子、嘴巴、腿腳、羽毛、體型等方方面面,多麼像一隻公鳥,也別管多少「高手」告訴你它就是「包公」或「鐵公」,只要它一不願意叫,二不愛學口和花叫,那十有八九就是只母鳥,這是女漢子烏鶇。相反,不管這隻鳥外表多麼像母鳥,也不管多少人說它是母鳥,只要它愛唱、愛學口,到了冬季以後會花唱,那它其實是一隻公鳥,只是長得有點娘而已,但終歸是純爺們。

有朋友也許會有疑問,你說的這麼有信心,為何說這是第二準確的判斷方法呢?嗯,這是因為第一準確的判斷方法,沒人能撼動。那是判斷烏鶇公母的終極方法,即看是否會產蛋。是公是母,下個蛋就知道了。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說,養到第二年或第三年,如果下蛋了,那就是100%母鳥,反之為公。朋友們,你們說這個方法是不是極為準確?

當然,以上辨別方法,都是建立在正常飼養、不忍飢挨餓、不缺營養的基礎上的。因為烏鶇的鳴叫,本質上是一種繁殖求偶行為,吃飽喝足了才有這個「雅興」。缺乏營養(比如只餵劣質雞飼料),烏鶇也是不願意鳴叫的。關於冬季烏鶇的養護方法,請參考鶇龜先生之前發表的文章,《烏鶇冬天在籠子裡怕冷嗎?籠養怎樣過冬?詳解冬季百舌鳥飼養方法》,這裡不再贅述。

四、結語

進入冬季以後,烏鶇在外表和鳴叫方面,與前期相比都有所變化。把握這些變化特點,有助於我們判斷所養的烏鶇到底是公鳥還是母鳥。一般來說,進入冬季以後,如果發現腹部和背部羽毛不是純黑色、嘴巴顏色偏黑、眼圈不明顯、頭部和腳底板膚色不為黃顏色,就要考慮是否為母鳥。當然,更準確的判斷方法還是聽鳴叫。進入冬季以後,也就進入了烏鶇一年當中的鳴叫期,公鳥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應該是在鳴叫的,且也開始了花唱,聲音多變。如果發現一直不叫,就如啞巴一樣,或者偶爾單調的叫兩聲,不管外表如何,那就可以認為是母鳥。

【特別說明】:鶇龜先生,溯本正源,堅持分享簡單快樂的烏鶇、烏龜和原生魚實操飼養方法與心得體會,歡迎關注。本文原創首發於頭條,歡迎以轉發的形式分享,但請勿搬運抄襲,謝謝理解。

更多關於烏鶇公母分辨的方法和信息,鶇龜先生建議大家,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烏鶇公母分辨」,點擊搜索,即有大量詳盡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分辨方法。

關鍵字: